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7)
2023(14878)
2022(13004)
2021(12310)
2020(10172)
2019(23511)
2018(23449)
2017(44272)
2016(24452)
2015(27691)
2014(27720)
2013(27243)
2012(25393)
2011(23125)
2010(23483)
2009(21249)
2008(20783)
2007(18519)
2006(16643)
2005(14895)
作者
(70249)
(57992)
(57599)
(54876)
(37195)
(27830)
(26466)
(22933)
(22230)
(21020)
(19819)
(19698)
(18482)
(18475)
(17873)
(17805)
(17172)
(17093)
(16657)
(16622)
(14565)
(14428)
(13952)
(13399)
(13224)
(13026)
(12960)
(12857)
(11836)
(11524)
学科
(98472)
经济(98282)
管理(63386)
(60671)
(49251)
企业(49251)
方法(38449)
数学(31277)
中国(31222)
数学方法(30870)
(27873)
地方(25661)
业经(23633)
(21871)
(21376)
理论(18935)
农业(18710)
(17567)
(17265)
教育(17224)
(17011)
贸易(16994)
(16379)
(15838)
银行(15792)
(15773)
金融(15770)
(15258)
环境(15100)
技术(15042)
机构
大学(343343)
学院(337600)
(130404)
管理(129589)
经济(127249)
研究(121336)
理学(110769)
理学院(109388)
管理学(107359)
管理学院(106724)
中国(89328)
(75914)
科学(75294)
(62012)
(60033)
(56176)
研究所(56170)
中心(53919)
(51290)
(50761)
师范(50331)
业大(49787)
北京(49207)
财经(46893)
(43924)
农业(43549)
(42492)
(42098)
师范大学(40725)
经济学(37525)
基金
项目(225026)
科学(175747)
研究(169199)
基金(159037)
(137826)
国家(136537)
科学基金(115950)
社会(104517)
社会科(98050)
社会科学(98019)
(88841)
基金项目(84170)
教育(78873)
(75208)
自然(73703)
自然科(71953)
自然科学(71938)
编号(71132)
自然科学基金(70602)
资助(65128)
成果(60495)
(51300)
重点(50598)
课题(50339)
(49306)
(46564)
项目编号(43705)
创新(43144)
大学(43060)
科研(42204)
期刊
(152865)
经济(152865)
研究(108713)
中国(75958)
教育(54559)
学报(54267)
(53075)
科学(49551)
管理(49222)
(43696)
大学(41746)
学学(37462)
农业(37356)
(30849)
金融(30849)
技术(29578)
业经(25370)
经济研究(23535)
图书(23335)
财经(22344)
(19704)
问题(19369)
(19062)
科技(17014)
理论(16388)
书馆(16160)
图书馆(16160)
技术经济(15538)
(15499)
(15380)
共检索到52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筱媛  苏竣  
本文选取了五所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几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产生背景、学科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以这些学校为代表的当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祁晓   史聪聪   罗红艳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以及加速社会的临近,人文社会学科在理工科大学内部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先后经历了国家逻辑主导下的“学科依附”、市场逻辑驱动下的“学科独立”、大学管理逻辑影响下的“学科整合”和学术逻辑作用下的“学科融合”四个阶段,呈现出学科组织目标由“依附”转向“融合”、学科组织结构由“分散式”转向“矩阵式”、学科组织功能由“单一教学”转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学科组织文化忠诚由“缺失”转向“回归”等演进特征。以此为镜鉴,我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应由国家逻辑和市场逻辑等外部驱动向大学管理逻辑和学术逻辑内部驱动转变,加强学科发展的顶层规划,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彰显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职能的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5期撰文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人文社会科学在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介绍本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文社会学科应该也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应该也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统一的国际评价标准,而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分校在世界各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国际声誉,受到教育输入国的青睐。本文选取世界前100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海外分校的目的、价值取向、办学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美国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梳理美国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出"持续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资助""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懈坚持教育国际化"三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优化经费资助模式""调整大学评价机制"和"改进教育国际化策略"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红林  
认为尊重学术的传统,与时俱进的改革,吸引与培养一流人才,追求个性与卓越,先进办学理念与使命的导引,激烈的竞争,缜密的制度及优秀的校长等因素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这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必须尊重大学的学术逻辑与相对独立性,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构建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及改革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庞青山  薛天祥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各大学还建立了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法虎  赵世奎  张彦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五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传统理工科优势大学。对五校文科发展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发现,它们在总体上呈现出发展方向个性化、结构非对称性、模式选择性、功能有限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文  
跨学科发展与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主导科技潮流的主要力量,人类正处在跨学科大力发展的变革时代。跨学科发展与创新必然会受到传统学科体制的制约,必须由政府出面加以调控,首先解决组织管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和日本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与成功经验,并在美日两国经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构建和相关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娄枝  
世界一流大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表征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进步的助推器,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世界一流大学贡献经验在于,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人类福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尊重人才,任人为"能",提升大学学术影响力;注重选拔,培养精英,发挥知名校友作用。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双一流"建设,厘清贡献理念并付出实际贡献行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重视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教育,分别通过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专门设置"与"课程超市"相结合的人文课程以及"超市型"人文课程模式来实施人文教育。其人文课程内容的共同特征是:丰富性、经典性、综合性、多元性和国际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承波  
在"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排行评估存在的方法论缺陷,需要确立大学学术品质是世界一流大学评估排行的共同基石,回归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学术品质导向。这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学的一些外在可操作性测量指标达到世界前列,较易实现,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品质,则是大学的长期追求。学术品质评估导向有助于大学在推进学校整体或学科建设中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质量进展和在世界一流大学方阵中的位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文村  
作者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表征入手 ,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是把各个学科专业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 ;为要建设好学科专业 ,学校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教育 ,重视博士点的建设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投入和支持 ,加强对重点学科的规划和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