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9)
2023(2610)
2022(2149)
2021(1966)
2020(1693)
2019(3865)
2018(3772)
2017(6875)
2016(3921)
2015(4509)
2014(4336)
2013(4550)
2012(4340)
2011(4170)
2010(4166)
2009(3931)
2008(3948)
2007(3590)
2006(3375)
2005(3072)
作者
(15245)
(12576)
(12564)
(11752)
(8102)
(6260)
(5640)
(5039)
(4977)
(4548)
(4471)
(4429)
(4332)
(4303)
(4252)
(3912)
(3900)
(3861)
(3756)
(3744)
(3347)
(3285)
(3130)
(2997)
(2905)
(2888)
(2853)
(2799)
(2737)
(2581)
学科
(14531)
经济(14508)
管理(11912)
(8776)
(7035)
企业(7035)
(5866)
方法(5844)
数学(4857)
资源(4822)
数学方法(4774)
中国(4322)
(4008)
(3955)
环境(3369)
(3075)
地方(3034)
人事(3031)
人事管理(3031)
业经(2983)
(2924)
(2882)
农业(2855)
理论(2725)
及其(2308)
(2211)
(2189)
生态(2112)
(2080)
贸易(2078)
机构
大学(62319)
学院(60314)
研究(27275)
(21200)
经济(20633)
科学(20516)
管理(19932)
中国(19835)
(17661)
理学(16676)
理学院(16430)
(16229)
管理学(15973)
管理学院(15888)
(15227)
研究所(15064)
农业(14362)
业大(12761)
中心(11534)
(10409)
(10365)
(10034)
北京(9790)
科学院(9385)
(9263)
(9254)
农业大学(8879)
(8401)
实验(8332)
(8194)
基金
项目(43274)
科学(32179)
基金(30544)
(29985)
国家(29773)
研究(26142)
科学基金(23337)
自然(17629)
自然科(17049)
自然科学(17037)
(16900)
自然科学基金(16747)
基金项目(15703)
(15277)
社会(14904)
社会科(14027)
社会科学(14018)
资助(13488)
教育(11343)
重点(10593)
计划(10477)
科技(10155)
(9847)
编号(9813)
(9021)
科研(8775)
(8469)
成果(8109)
创新(8024)
(8000)
期刊
(24437)
经济(24437)
学报(17732)
研究(16201)
中国(16179)
(15394)
科学(14363)
大学(11546)
学学(10751)
农业(10595)
管理(8098)
(6525)
(6276)
教育(5816)
资源(5789)
图书(5514)
业大(4971)
书馆(4124)
图书馆(4124)
农业大学(4109)
技术(4088)
(4017)
金融(4017)
林业(3968)
(3788)
经济研究(3744)
财经(3571)
自然(3559)
科技(3449)
业经(3387)
共检索到96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辉清  
"天上神仙洞,地上苏里南",这是苏里南华侨送给我驻苏里南大使的一副对联。来苏里南之前,笔者从来就不知道,在工业革命两百多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几十年之后还能有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95%。作为世界上最大森林国家之一,苏里南属热带雨林气候,四季花开,几乎所有村落都在杂花绿树遮掩之中。而对于笔者来说,最吸引人的并非是随处可见的美景,而是鲜活富氧空气洗涤身体的感觉——我把它叫着"空气浴"。苏里南绝大部分国土都为原始森林所覆盖,人与自然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志红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作为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早在GATT时代就确立了其合法地位,制定了相关的规则,以规范引导此类协议的签订和发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GATT/WTO相关规则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RTAs的迅猛发展,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和经济全球化一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益  
对于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对比研究,揭示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和世外桃源两个景区的案例对比分析表明,空间地理环境、产权体制和开发模式是造成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是解决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呈阶段性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顾钢  
一、上海旅游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世界的旅游业,在近十年中,越来越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商务旅游在国际旅游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商务旅游通常包括商务洽谈、投资考察、商务视察、贸易展览、商务会议等内涵,也包括广义的公务旅游在内。商务旅游的比例,在中国、尤其是上海与日俱增,并未因世界经济的不景气而有所降低,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稳步增长而大幅上扬。商务客人的比例,在北京已达50.3%,在上海更达56.6%,而且这一势头仍在迅速增长。二是休闲旅游在国际旅游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过去来中国的旅游者,以观光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李伯德  
"资源诅咒"论最早形成于19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即使从国内省级层面来讲也是如此。这一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自然资源的丰度衡量指标设计存在缺陷;二是相关文献也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作出具体的说明,即多少为快,多少为慢;三是假设能源价格是合理的,或者接近于市场价格,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四是相关文献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分析也令人难以信服;五是忽视了区域的异质性、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交通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复明  
山西是"乌金墨玉"之乡,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和劳动地域分工的任务要求,使山西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籍此,煤炭成了山西的表征物,资源型经济成了山西经济的本质特征。山西的经济,兴于煤炭。山西的问题,生于煤炭。煤炭支撑和成就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新加坡参加一个商业晚宴,一位挪威船东即席致辞:"我敬佩中国的造船企业,工人都那么努力地工作。而我所在的国家,由于北海油田的发现带来了巨大财富,很多人都不用工作了。我家所在的区有二十几户人家,妇女基本都不工作,我夫人也在家里,她们每天一起聊天和购物,很难再干什么了。我希望她们都来中国看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鑫  傅春  杨剑波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有关"资源诅咒"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厘清。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这一研究主题的发展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利平  王中亚  
在回顾国内外"资源诅咒"命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层面验证了"资源诅咒"命题。归纳概括了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荷兰病"的反工业化效应、制度缺失的寻租效应、资源对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生态环境的恶化效应和区位交通因素的限制效应,并据此提出摆脱"资源诅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学锋  
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资源诅咒"论在实证检验、传导机制说明和政策建议上都存在重大缺陷。由于测量指标存在误配和样本选取存在偏差,"资源诅咒"论并没有得到真正验证,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解释值得商榷,它给出的政策建议也并不可行。"资源诅咒"论混淆概念、颠倒因果、掩盖本质,它的流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滥用计量分析带来的严重后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奉军  
经验研究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同时,经济学家还就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总结了若干政策性建议,它们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仍不乏可借鉴之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文行  顾江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资源诅咒"问题研究的新进展,重点对学界提出的导致"资源诅咒"产生的诸如人力资本形成、经济类型、冲突管理能力、政治和制度等原因及其作用机理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简单的述评。最后,提出一些针对我国资源型地区防止"资源诅咒"的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景普秋  
矿产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有"诅咒"也有"祝福"。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亦有正、反两方面观点,分别对"资源诅咒"现象进行经济学阐释与质疑。近20多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方两方面观点,似乎都离不开资源行业出现的巨额收益。矿产开发中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或许是资源丰裕区域规避或陷入"资源诅咒"的关键,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方颖  纪衎  赵扬  
本文利用中国95个地级市或地级以上城市的横截面数据研究了"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的问题。检验结果表明,当以人均概念衡量自然资源丰裕程度时,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城市层面上不成立。通过设置反映资源丰裕程度的省级虚拟变量,在控制了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以后,我们仍然发现资源丰裕城市对省内其他城市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通过对传导途径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资源丰裕城市可以显著促进省内其他城市的工业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