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1)
- 2023(2566)
- 2022(2240)
- 2021(2109)
- 2020(1415)
- 2019(3308)
- 2018(3148)
- 2017(5794)
- 2016(3257)
- 2015(3580)
- 2014(3680)
- 2013(3643)
- 2012(3511)
- 2011(3258)
- 2010(3335)
- 2009(2984)
- 2008(2871)
- 2007(2369)
- 2006(2163)
- 2005(1949)
- 学科
- 济(16436)
- 经济(16417)
- 中国(7934)
- 地方(7019)
- 管理(6862)
- 城市(5891)
- 业(4580)
- 方法(4493)
- 学(4301)
- 城市经济(4211)
- 数学(4137)
- 数学方法(4084)
- 环境(3594)
- 农(3135)
- 地方经济(3104)
- 发(2883)
- 企(2665)
- 企业(2665)
- 业经(2537)
- 方城(2499)
- 农业(2252)
- 资源(2117)
- 土地(2093)
- 生态(2059)
- 划(1844)
- 贸(1822)
- 贸易(1820)
- 财(1804)
- 制(1799)
- 和(1756)
- 机构
- 大学(48268)
- 学院(48214)
- 研究(22117)
- 济(18358)
- 经济(17732)
- 管理(15890)
- 科学(15657)
- 中国(15377)
- 理学(13534)
- 理学院(13167)
- 管理学(12876)
- 管理学院(12770)
- 京(12140)
- 所(11749)
- 研究所(10999)
- 中心(9040)
- 院(8752)
- 农(8748)
- 范(8415)
- 师范(8348)
- 业大(7731)
- 江(7578)
- 北京(7486)
- 科学院(7435)
- 师范大学(7229)
- 农业(6956)
- 财(6952)
- 研究院(6691)
- 环境(6620)
- 资源(6253)
共检索到71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赫 张梦新
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且对有效推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世博会给"长三角"城市会展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形成新的分工格局等方面,提出制约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各种因素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会展格局 世博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赫 张梦新
世博会不仅对上海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而且对有效推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迅速摆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世博会给"长三角"城市会展格局所带来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分工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制约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会展格局 世博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必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全球功能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由此,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应从三个方面提升功能:一是核心城市上海的高端国际化功能,二是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的深度一体化功能,三是长三角城市群向长江下游延伸的空间拓展功能。三个功能的提升互为关联,开拓长三角城市群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长三角城市群 功能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琪 曹卫东
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
关键词:
泛长三角地区 城市效益 时空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立锋 夏艺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圈"之一,发挥其在我国内外双向大开放中战略节点的作用,亟需强化亚太开放门户、制造业创新中心、海陆统筹发展等功能特色,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空间构架,加强与上海和周边都市圈外联对接,强化区域内在融合发展,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宁波都市圈 融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
关键词:
人居环境适宜度 空间格局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立锋 夏艺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圈"之一,发挥其在我国内外双向大开放中战略节点的作用,亟需强化亚太开放门户、制造业创新中心、海陆统筹发展等功能特色,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空间构架,加强与上海和周边都市圈外联对接,强化区域内在融合发展,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宁波都市圈 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方文婷
以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为衡量指标,运用ESDA和GWR等方法,刻画2005—2014年城市群创新产出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域间创新产出绝对差异波动上升,相对差异波动缩小;创新产出水平相似的市域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波动增强,而两极分化现象呈减缓态势;苏锡常都市圈与环杭州湾地区的崛起造成长三角创新活动的核心区域逐步突显;市域创新产出表现出收敛趋同的迹象;创新产出高增长型市域沿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呈"Z"字型分布;各因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政府支持和产业集群环境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陈奇放
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基于1994—2019年"杰青"、1999—2017年"长江学者"以及1955—2019年"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通过履历分析法构建共计1 878名人才履历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城市尺度展现区域内部高端人才社会空间演变规律,探究人才集聚机制。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空间分布遵循行政等级秩序,逐渐沿长江连绵化,空间格局从"一主两副"演变为"一带两点"。(2)一线城市"辐散",新一线城市"辐合",且中心集聚度下降,外围集聚度上升。(3)高端人才社会特征分异显著。女性"高端缺席"现象突出、女性比例打破行政等级秩序;两院院士"年轻化",长江学者与杰青"年长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学科领域丰富度最高;高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最强,空间分布格局与高校分布格局相似。
关键词:
高端人才 人才集聚 时空格局 长三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方文婷
以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为衡量指标,运用ESDA和GWR等方法,刻画2005—2014年城市群创新产出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域间创新产出绝对差异波动上升,相对差异波动缩小;创新产出水平相似的市域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波动增强,而两极分化现象呈减缓态势;苏锡常都市圈与环杭州湾地区的崛起造成长三角创新活动的核心区域逐步突显;市域创新产出表现出收敛趋同的迹象;创新产出高增长型市域沿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呈"Z"字型分布;各因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根据不同区域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缩小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居环境适宜度 空间格局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红
长三角人才共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人才补缺的重要途径,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长期战略与重要内容。本文全面分析了世博会人才的特征,以及长三角人才共享在世博人才战略中的多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对世博会可提供的人才共享内容,指出了区域世博人才共享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关键性问题: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柔性流动与刚性流动、整体推动与局部优先等。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长三角 人才共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国岩
以长三角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13年会展场馆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会展场馆分布和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场馆分布密度的变化是从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向区域副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向非区域副中心城市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所属的县级城市扩散。2未来一段时期,将呈现区域中心城市会展场馆"大型化+阶梯式"、副省级城市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会展场馆"一大+多小"、地市级城市会展场馆"均衡分布+查缺补漏"、县级城市会展场馆"综合体+常年展配套设施"等特征。3城市地位、展贸经济、产业政策、交通设施、地理位置、重大活动是影响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月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关键词:
长三角 会展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金丽 张落成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格局演变表现出"四化"特征,即重型化、高新技术化、集群化、相似化。1999-2010年间,长三角地区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58%上升到71.4%,霍夫曼系数下降趋势明显;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明显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结构中的比例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产业出现相似化,但如果从制造业产品结构分析,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明显;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形成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采用区位熵研究发现,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应该做大做强具有传统优势的先进制造...
关键词:
长三角 格局演变 制造业 优势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