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0)
- 2023(8952)
- 2022(7492)
- 2021(6609)
- 2020(5208)
- 2019(12020)
- 2018(11733)
- 2017(22283)
- 2016(12136)
- 2015(13456)
- 2014(13514)
- 2013(13515)
- 2012(13012)
- 2011(12267)
- 2010(12695)
- 2009(11741)
- 2008(11804)
- 2007(10529)
- 2006(9628)
- 2005(8931)
- 学科
- 济(62266)
- 经济(62203)
- 管理(32959)
- 业(31927)
- 企(24596)
- 企业(24596)
- 中国(22122)
- 地方(21308)
- 方法(19014)
- 农(15872)
- 数学(15689)
- 数学方法(15536)
- 业经(14427)
- 学(12679)
- 发(11663)
- 地方经济(11526)
- 农业(11194)
- 财(10732)
- 环境(10618)
- 融(10084)
- 金融(10082)
- 贸(9776)
- 银(9771)
- 贸易(9766)
- 银行(9748)
- 行(9515)
- 制(9341)
- 易(9278)
- 和(8924)
- 理论(8845)
- 机构
- 学院(184182)
- 大学(183154)
- 济(75176)
- 经济(73397)
- 研究(70383)
- 管理(66514)
- 理学(56354)
- 理学院(55491)
- 管理学(54478)
- 管理学院(54136)
- 中国(51566)
- 科学(43837)
- 京(41241)
- 所(36484)
- 财(33775)
- 研究所(33034)
- 农(31289)
- 中心(30167)
- 江(29455)
- 范(29055)
- 师范(28807)
- 北京(26521)
- 财经(26369)
- 业大(25961)
- 院(25582)
- 农业(24223)
- 州(24042)
- 经(23773)
- 师范大学(23449)
- 经济学(22881)
- 基金
- 项目(118683)
- 科学(94588)
- 研究(86747)
- 基金(85420)
- 家(74804)
- 国家(74133)
- 科学基金(63243)
- 社会(56642)
- 社会科(53546)
- 社会科学(53533)
- 省(46956)
- 基金项目(45504)
- 划(40095)
- 自然(40015)
- 自然科(39096)
- 教育(39093)
- 自然科学(39084)
- 自然科学基金(38371)
- 编号(34207)
- 资助(33612)
- 发(31841)
- 成果(28481)
- 重点(27332)
- 发展(25759)
- 部(25535)
- 课题(25441)
- 展(25330)
- 创(24516)
- 国家社会(23109)
- 创新(22859)
共检索到291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彬
研究表明,世博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演化关系贯穿了整个世博会的举办历史。世博会作为交流、展示和传播城市文化科技成果的平台,关注的焦点总是追随着城市创新的演化轨迹。当代城市创新以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融合为主要特征,为满足价值活动的创新需求,世博会也在积极酝酿新一轮的功能转变。反过来,世博会的功能演化同样深刻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当全球竞争重心向城市和区域转移时,世博会的地方化色彩逐渐浓厚,并被视为区域开发和城市增长的"战略工具"。然而,由于城市追逐资本的传统竞争模式因其不可持续性而饱受诟病,从而要求人们在全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当代世博会对于城市转型的价值意义。现身说法地践行世博会主题倡导的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本文首先总结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三种模式,随后分析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效应,以期揭示世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世博会 区域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洁 路秉杰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世博会自举办以来对主题公园的启发和二者之间互动影响的脉络,发现世博会的主题公园化趋势将持续,但二者存在本质差异,以期对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
世博会 主题公园 互动影响 发展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铁鸣
城市转型,需要有一个更高意义的目标、终极价值追求。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不仅是面向全球的人类共同命题,也应是正经历着重要转型期的中国众多城市现在与将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因而应充分认识、挖掘上海世博会及其主题对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影响力,扩展世博会的举办价值,推动中国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转型期 城市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资本论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资本论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鑫 王巧玲
文章从先秦时期教师的资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的修养和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儒、道、墨家重要教育家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先秦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精华,并重点论述这一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当代的人文教育、科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人格教育以及直觉领悟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教师专业发展 当代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友金 胡黎明 赵瑞霞
本文通过考察创意产业的经典定义,分析了创意产业的三大特点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探讨了其耦合演化过程,指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并由此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互动关系 耦合演进 城市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蓉
列宁执政时期,始终把农业问题作为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列宁提出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推广农业新技术、设立农业发展资金、积极制定农业法令和任用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等思想。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深化农业改革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列宁 农业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蓉
列宁执政时期,始终把农业问题作为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列宁提出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推广农业新技术、设立农业发展资金、积极制定农业法令和任用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等思想。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深化农业改革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列宁 农业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张新宁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学说,从帝国主义的时代特点和俄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带入第二次飞跃,主要有三大贡献:深化一般商品经济规律的认识、揭示帝国主义基本矛盾和发达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初期利用市场关系。我们要排除一切否定列宁主义的谬论,认真学习列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盛誉 袁淳
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策实施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经典作者从唯物史观的立场深刻阐明,只有奠基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类追求共享发展提供先决社会条件。同时,他们又理性地指出必须把这一条件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对具体的政策实施体系做出合理安排,充分体现公共制度的公平性、导向性和效率性,推动共享不断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趋近。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发展思想中的制度意蕴,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制度逻辑和政策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莫文希
绿色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崭新发展理念。从战略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探究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阐述绿色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意义,并从培育绿色思想、发展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新绿色科技、完善绿色法制等方面,提出厚植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价值 实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云 孔祥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源自"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的时代背景,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加剧的现实。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为我们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深刻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机理提供了学理支撑。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资本论》对企业"脱虚向实"高质量发展、技术进步收益公共分享、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为实现国民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数量与结构、短期与长期的动态均衡发展,畅通优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循环,提供了现实启示,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当代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莫文希
绿色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崭新发展理念。从战略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探究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阐述绿色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意义,并从培育绿色思想、发展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新绿色科技、完善绿色法制等方面,提出厚植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价值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