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1)
- 2023(10652)
- 2022(9173)
- 2021(8714)
- 2020(7670)
- 2019(18147)
- 2018(17852)
- 2017(34519)
- 2016(18285)
- 2015(20488)
- 2014(20188)
- 2013(19900)
- 2012(18135)
- 2011(16170)
- 2010(15996)
- 2009(14734)
- 2008(14478)
- 2007(12841)
- 2006(10732)
- 2005(9300)
- 学科
- 济(77379)
- 经济(77307)
- 管理(50690)
- 业(48818)
- 企(40615)
- 企业(40615)
- 方法(39788)
- 数学(35589)
- 数学方法(35109)
- 财(19929)
- 农(18949)
- 中国(18139)
- 业经(15171)
- 贸(15016)
- 贸易(15013)
- 学(14663)
- 易(14617)
- 地方(13613)
- 务(12897)
- 财务(12849)
- 财务管理(12818)
- 制(12642)
- 农业(12389)
- 企业财务(12143)
- 和(11511)
- 理论(11496)
- 技术(10675)
- 银(10303)
- 银行(10278)
- 融(10215)
- 机构
- 大学(255453)
- 学院(253197)
- 济(105800)
- 经济(103786)
- 管理(101080)
- 理学(88145)
- 理学院(87241)
- 管理学(85570)
- 管理学院(85100)
- 研究(80439)
- 中国(60645)
- 京(52371)
- 科学(49047)
- 财(47352)
- 农(40866)
- 所(39431)
- 中心(39038)
- 财经(38576)
- 业大(37899)
- 江(36651)
- 研究所(36009)
- 经(35097)
- 经济学(32972)
- 农业(32299)
- 北京(32203)
- 范(32187)
- 师范(31861)
- 经济学院(29897)
- 院(28962)
- 州(28929)
- 基金
- 项目(174788)
- 科学(138109)
- 基金(128345)
- 研究(126387)
- 家(111514)
- 国家(110644)
- 科学基金(95767)
- 社会(80747)
- 社会科(76611)
- 社会科学(76584)
- 基金项目(67981)
- 省(67853)
- 自然(62729)
- 自然科(61334)
- 自然科学(61313)
- 自然科学基金(60189)
- 教育(59161)
- 划(57330)
- 资助(52770)
- 编号(51530)
- 成果(41143)
- 部(39276)
- 重点(39237)
- 发(36636)
- 创(36555)
- 科研(34424)
- 创新(34145)
- 课题(34093)
- 教育部(34054)
- 国家社会(33681)
共检索到35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辉
文章以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世俗主义与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拥有较高程度世俗主义的国家通常伴随着较低程度的腐败。我们还尝试从理论上对世俗主义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首先,世俗主义为建立规则和程序导向的现代官僚体系奠定了基础;其次,世俗主义还与建立清晰的公—私界限有关,现代公共领域的形成源自宗教信仰逐渐转变到私人领域中去,现代人对于自身公民身份的想象源自对时间和空间理解的世俗化过程。我们的研究还暗示着,在对政治现象的解释中,微观的观念性因素与宏观的制度因素有同等重要的解释力,只是长久以来被研究者们所忽视。
关键词:
世俗主义 腐败 选择性道德解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冰洁
以国际商务的视角研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腐败行为首先就要确定哪些因素会促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从事腐败,本研究确定了子公司自身三类因素:制度结构因素、市场导向因素与组织能力因素会对子公司腐败行为产生影响;还考察了腐败程度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选取新兴市场国家178家跨国公司子公司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本研究结论表明子公司制度结构因素中的外资持股比例与东道国市场经验、组织能力因素中的产品质量与组织层面腐败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市场导向因素中的产品出口比例与组织层面腐败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还表明组织层面腐败的确会降低子公司绩效。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东道国 腐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树广 陈叶烽
腐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大毒瘤而普遍存在于各国的各个历史阶段,破坏社会正义且阻碍经济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腐败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滞后的,流行的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不足以为反腐败实践提供足够的指导。腐败本质上表现为一定群体的社会困境问题。在经典的贿赂博弈实验背景下,本研究使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当群体面临"集体失败"风险的腐败决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实验中普遍的腐败行为导致群体陷入平均收益低于无腐败收益的"腐败的悲剧"。本文还对性别、风险态度、信任水平、腐败信念、亲社会性等个体特征在腐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腐败 社会困境 集体失败 实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玉国
本文讨论了腐败和进入规制强度的具体内容和量化测度方法,建立了大容量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统计模型验证了腐败是进入规制强度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部分年份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具体测算了腐败对进入规制强度的边际效应,从时间、指标和分布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一效应的细部特征,并对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旭 魏姝
在关于腐败诱因的研究中,分权与腐败程度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一国的分权改革若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必须依赖于良好的问责机制。文章对45个国家在2000~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交互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后发现,分权对腐败的影响受到问责的调节,而问责对腐败具有抑制效果;在问责机制相对滞后的条件下,分权与腐败控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权力的增大会加剧一国的腐败程度;而在问责机制比较健全的条件下,增大地方政府权力则会减轻腐败程度。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在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同时着手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加强对腐败行为的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
分权 问责 腐败 交互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哲 孟天广 顾昕
文章采用2014年发布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民众腐败容忍度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如价值观、社会身份、经济状况等)的影响,而且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结构性因素有关。具体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不平等不仅提高了民众腐败容忍度的绝对水平,而且增大了个体间腐败容忍度的相对差异。这就导致民众对腐败问题的价值观呈现异质性,极有可能不利于反腐败施政。此外,文章发现,虽然公共部门从业者的腐败容忍度普遍低于其他部门从业者,但经济不平等状况使得两者之间的差异缩小了,这意味着经济不平等状况对职业间的腐败容忍度差异有均衡效应。总体而言,经济不平等的格局对于反腐败政治文化氛围的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杰 杨杰 程栩
已有关于腐败治理与政府支出的研究大多关注腐败治理与政府支出规模及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未考虑地区腐败治理可能存在空间效应。文章运用非主流的西方财政支出理论阐明腐败治理对政府支出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区腐败治理不仅可以影响本地政府的某些支出项目,还能够对相邻地区的政府支出水平产生影响。文章认为中央政府有必要对地方官员腐败进行统筹治理,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改善政府支出水平。
关键词:
地区 腐败治理 财政支出 空间计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富华 胡兵
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制度约束情境下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过一定的门槛水平时,腐败会对中国OFDI产生明显的负向效应;而低于特定门槛时,腐败对中国OF-DI的负向效应会逐渐减弱,甚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测算了影响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作用效应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因素,如法治水平、监管质量、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东道国较低的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OFDI企业选择腐败作为替代性激励源,而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对中国OFDI企业参与腐败行...
关键词:
腐败 制度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张广中 曲振涛
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对腐败问题的讨论 ,规避道德文化的思路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道德腐败的模型解释腐败活动猖獗的原因 ,并根据历史上成功经验和教训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个体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在社会中相互影响。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解释基于道德导致腐败规模变化的原因。本文最主要的结论是 :存在着一个“道德腐败陷阱”。从这一点出发 ,本文认为 ,从根本上有效抑制腐败单靠加强执法、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等传统的、事后的打击腐败措施是不够的 ,要制定和实施综合的反腐战略 ,其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事前监督、检举腐败的从国家到公民的“信誉机制”。
关键词:
道德文化 腐败 腐败陷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敏 孔凡柱
从效用的角度出发,建立腐败问题的效用分析模型,分析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偏好者的腐败行为选择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腐败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腐败 效用 代理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王远林
本文结合政治选举、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特征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采用二阶段寻租模型考察腐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作用机制,发现腐败易于诱发降低公共服务性支出、增加公共购买和公共投资支出的财政资源配置倾向。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增加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事务和教育的决算支出比重,反腐预期的提高将使这些领域的预算支出比重降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已成为近年来财政腐败的易发领域。为避免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应在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程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中央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寻租 公共支出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腐败 利益 机会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求知 韩冰洁
作为东道国投资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不但会对FDI流入总量产生影响,还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产生影响,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战略。本研究以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745家跨国公司子公司作为样本,运用MANOVA分析、判别分析、Logistic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东道国国家层面感知腐败、产业层面感知腐败会使跨国公司采用持股比例较低的合资(控股或非控股)进入模式;第二,东道国腐败程度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战略的影响会受到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战略动机的调节。
关键词:
腐败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 战略动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艳莹 夏一平
东道国腐败是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的腐败分为官僚腐败和政治腐败两种类型,从东道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入手,考察不同类型的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用2007年39个国家和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腐败都会使得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非股权进入模式,随着腐败程度的增强,其边际效应逐渐减小,并且官僚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影响的程度高于政治腐败。
关键词:
官僚腐败 政治腐败 跨国公司 进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