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37)
- 2023(20692)
- 2022(17701)
- 2021(16547)
- 2020(13949)
- 2019(32069)
- 2018(31434)
- 2017(59670)
- 2016(32663)
- 2015(36844)
- 2014(36549)
- 2013(36037)
- 2012(33095)
- 2011(29971)
- 2010(29674)
- 2009(27479)
- 2008(27206)
- 2007(23764)
- 2006(20336)
- 2005(17792)
- 学科
- 济(130178)
- 经济(130037)
- 管理(91653)
- 业(87017)
- 企(71521)
- 企业(71521)
- 方法(61888)
- 数学(54278)
- 数学方法(53613)
- 中国(35327)
- 农(35263)
- 财(33394)
- 学(30145)
- 业经(28287)
- 贸(25916)
- 贸易(25905)
- 易(25206)
- 地方(24076)
- 农业(23576)
- 制(22944)
- 务(21406)
- 财务(21325)
- 财务管理(21281)
- 理论(20718)
- 企业财务(20158)
- 环境(20134)
- 和(20062)
- 技术(19671)
- 银(19394)
- 银行(19310)
- 机构
- 大学(470146)
- 学院(468328)
- 济(186347)
- 经济(182512)
- 管理(179799)
- 研究(159736)
- 理学(157123)
- 理学院(155283)
- 管理学(152308)
- 管理学院(151487)
- 中国(117086)
- 科学(102807)
- 京(99403)
- 农(84746)
- 财(82741)
- 所(81544)
- 业大(75666)
- 研究所(75227)
- 中心(72127)
- 财经(67716)
- 农业(67301)
- 江(66208)
- 北京(62408)
- 经(61728)
- 范(61523)
- 师范(60798)
- 院(57656)
- 经济学(56930)
- 州(53539)
- 经济学院(51569)
- 基金
- 项目(326966)
- 科学(254995)
- 基金(236920)
- 研究(231084)
- 家(210034)
- 国家(208325)
- 科学基金(176682)
- 社会(145461)
- 社会科(137738)
- 社会科学(137699)
- 省(127477)
- 基金项目(125480)
- 自然(117350)
- 自然科(114631)
- 自然科学(114593)
- 自然科学基金(112545)
- 划(108495)
- 教育(106962)
- 资助(97901)
- 编号(92734)
- 成果(74559)
- 重点(74018)
- 部(71639)
- 发(69378)
- 创(67503)
- 课题(64355)
- 科研(63473)
- 创新(63086)
- 计划(61367)
- 教育部(60700)
- 期刊
- 济(194764)
- 经济(194764)
- 研究(130463)
- 学报(84511)
- 中国(82779)
- 农(76495)
- 科学(73650)
- 财(63118)
- 管理(62495)
- 大学(62466)
- 学学(59269)
- 农业(52691)
- 教育(48868)
- 技术(38780)
- 融(35687)
- 金融(35687)
- 财经(32741)
- 经济研究(32686)
- 业经(32042)
- 经(28106)
- 业(27945)
- 问题(25708)
- 版(24325)
- 科技(23096)
- 图书(22133)
- 技术经济(22010)
- 业大(21771)
- 贸(21417)
- 统计(20969)
- 资源(20604)
共检索到66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薪喜
文章从文化论角度分析了世俗价值观与自我解放价值观对中国政治信任的影响。在维泽尔"自我赋权"的理论框架下,"物质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通过自我解放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影响着政治信任。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2012年中国区的调研数据,文章发现个人生活条件对政治信任的直接效应更加明显,但通过自我解放价值观的中介效应仍近似存在;受教育程度通过两个价值观变量的部分中介效应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现代信息获取方式直接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传统信息获取方式通过世俗价值观的中介效应对政治信任产生正向作用。世俗与自我解放价值观均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其中,世俗价值观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
关键词:
政治信任 制度主义 文化主义 中观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上官莉娜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江禄 胡涤非
政治信任水平是一国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依据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1989—2007年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印度政治信任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这18年间,印度第一个世代的政治信任水平比较高,第二、三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持续下降,第四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又回升;就部门而言,印度"国土防御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高,"国家治理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低,各政治组织的政治信任也存在着差异。研究还发现,社会信任对印度政治信任世代变迁的影响力弱小,主观幸福感、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态度、国民背景等变量对印度政治信任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世代其...
关键词:
印度 政治信任 世代变迁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振华 黄外斌
民众使用互联网对政治信任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政治信任感会显著地更低。这一现象可以从互联网使用对价值观影响上得到解释。互联网使用使得民众趋向于自我表达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公平感、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会越强,更强调政府责任,更能宽容、平等对待他人的行为等等。自我表达价值观增强是互联网使用降低政治信任的中间机制,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增强降低了政治信任。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互联网使用 自我表达价值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新动向崔之元近年来,海内外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有不少新成果。本文不拟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综述,而是从四个方面有选择地将若干重要进展介绍给读者。这四个方面依次是:高层政治,基层政治,现代史反思和政治哲学。(1)高层政治近来研究中国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晟景 周宏
[目的]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1-2019年29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情况,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贡献,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得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来推动生产效率增长,后续则表现为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的共同影响。[结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应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适度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美田
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融合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培育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凝练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体系建设和日常教学;校企合作共同参与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吸引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加入核心价值观培育队伍;发挥新媒体在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银 余升国
税收竞争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多集中在两者的直接关系上,鲜有单独的间接渠道研究。文章从税收收入和支出角度分析中介路径,并构建多重中介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税收竞争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税收竞争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直接效应不显著,税收竞争主要通过中介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为正的中介效应;就路径而言,税收竞争通过改变要素的空间配置显著抑制经济增长,通过集聚机制和公共支出机制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另外,不同税种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忠
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差序格局"特征决定了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研究不能采用西方"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二元对立的理论架构,而应采用体现中国学术传统的连续统视角。本研究基于信任研究的连续统视角,通过对2020年最新发布的第7波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大陆地区数据(2018)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依旧呈现出"从家人到熟人再到生人"的差序格局状态,对家人的信任极高,对熟人的信任较高,对生人的信任依然很低,且生人信任水平与第6波WVS数据(201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呈现出明显的"连续统"特征,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虽然家人信任对生人信任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熟人信任有显著性影响,且熟人信任对生人信任存在显著性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的生人信任水平依旧很低,人际信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但由于熟人信任对生人信任的显著性影响,因此重建熟人社会理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人际信任建设的重要参考路径之一。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人际信任 信任连续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权
"就事论事"的政治信任指的是公众在某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对于政府(系统)的信任态度,其形成与变化遵循一套与"泛泛而论"的政治信任不尽相同的因果逻辑。作为一种以中央高层领导的人格信任为基准的制度信任,它的形成与变化随事件发展同步发生,分别与公众根据过往记忆的判断与对政府立场的理性计算,以及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政府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务勇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发生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就是政治制度的供给过程,而政治制度的供给主体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政府,政治制度供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提供政治制度安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政治制度的引进与吸收;二是政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奠定根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其特殊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为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依旧还存在许多困境,在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完善治理机制,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岩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扬弃了中外政治哲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性超越、革命性本质与政治性导向深刻鲜明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从政治人性预设到科学人学观研究基点、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分立互补、政治价值诸范畴主体架构和政治正义崇高遵循的基本研究图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哲学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等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明明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科际整合的体现之一,既吸纳了政治学与历史学两大学科的学理资源,又经历了新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历史与政治、规范与经验、文化与权力、时间与结构、逻辑与证据五个方面讨论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脉络、研究视角和问题意识。
关键词:
政治史 文化 权力 时间 结构 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