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2)
2023(6748)
2022(5634)
2021(5037)
2020(4029)
2019(9235)
2018(8943)
2017(18200)
2016(9580)
2015(10494)
2014(10602)
2013(10551)
2012(10150)
2011(9369)
2010(9873)
2009(9346)
2008(8969)
2007(8275)
2006(7938)
2005(7446)
作者
(27206)
(22883)
(22751)
(21905)
(14884)
(10731)
(10270)
(8745)
(8740)
(8422)
(8078)
(7591)
(7445)
(7427)
(7285)
(7130)
(6800)
(6575)
(6565)
(6235)
(5926)
(5558)
(5485)
(5412)
(5354)
(5227)
(4871)
(4795)
(4609)
(4471)
学科
(64529)
经济(64486)
管理(27532)
(24443)
(17886)
企业(17886)
地方(17879)
方法(17670)
数学(16031)
数学方法(15864)
中国(15431)
(13961)
地方经济(12836)
(11168)
业经(10942)
(10076)
(9571)
农业(9561)
(9426)
(8611)
贸易(8605)
(8282)
环境(7966)
(7799)
(7712)
金融(7712)
及其(7617)
税收(7588)
(7544)
(7536)
机构
学院(145159)
大学(142933)
(77871)
经济(76469)
研究(55935)
管理(53597)
理学(44884)
理学院(44409)
管理学(43855)
管理学院(43561)
中国(42926)
(35107)
(29333)
科学(28598)
(28187)
财经(26800)
经济学(25648)
研究所(24853)
中心(24353)
(24197)
(23351)
经济学院(22682)
(19432)
财经大学(19429)
北京(19093)
(19013)
(18177)
师范(18090)
(17881)
科学院(16504)
基金
项目(84912)
科学(67978)
研究(65920)
基金(62313)
(52465)
国家(52046)
社会(44940)
科学基金(44907)
社会科(42710)
社会科学(42702)
(32014)
基金项目(31075)
教育(29057)
资助(26611)
(26280)
编号(26169)
自然(25695)
自然科(25085)
自然科学(25080)
自然科学基金(24650)
成果(22426)
(20714)
(19381)
国家社会(19032)
重点(18942)
课题(18881)
发展(17956)
(17692)
(17503)
(17255)
期刊
(97893)
经济(97893)
研究(54581)
中国(28745)
(25879)
管理(22078)
(18155)
(17784)
金融(17784)
经济研究(17247)
科学(16921)
学报(14910)
财经(14343)
业经(13491)
技术(13205)
(12580)
大学(12316)
问题(12277)
农业(11933)
学学(11793)
教育(11717)
(10135)
技术经济(9462)
国际(9173)
世界(8973)
统计(8756)
经济问题(7876)
(7542)
经济管理(7501)
改革(7224)
共检索到240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华磊  
本文采用动态优化模型,考察了人口世代更迭与人口政策调整对未来经济增速的影响。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2018—2050年间中国经济增速将呈现出与1998年以后出生人数阶梯式下降相类似的趋势性特征;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2018—2021、2022—2050和2018—2050年间平均经济增速分别为6.08%、3.30%和3.64%。在当前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之前,虽然生育政策调整轻微降低了经济增速,但是之后的提升效果极其明显;在短期内虽然降低企业缴费率和延迟退休等政策会轻微提升经济增速,但是长期效果有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态势,宏观政策与微观经营都应正视这种转变,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势的担忧不断升温,各种对策、建议也是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已经或者将要进入新的增长轨道,宏观政策、微观经营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出生低谷世代出生的1990后和2000后将于2015-2030年间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冰河期。该文采用动态规划的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发现,我国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2015-2030年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将出现断崖式下降,仅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提高劳动参与率,无法使得中国经济改变由人口因素引致的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性特征,中国经济无法逃脱人口峭壁的魔咒,必然进入冰河期。为打破魔咒,融化冰河,未来中国经济唯有依靠制度红利,左手改革财政和货币政策,右手改变人口和劳动政策,释放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使用效率,才有可能使得中国经济脱离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人口魔咒,迎来暖春。2015年,中国经济处在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颖  佟健  蒋正华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人口机会窗口,但人口机会窗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人口红利。与增加人口数量相比,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各年龄层次的人力资源、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则是我国经济增长更有效、更持久、可持续的人口动力和源泉。一些学者基于我国人口红利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只有保持大量廉价劳动力才能保证发展,因此必须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政策建议,显然没有认清严峻的人口形势,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背离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文章认为,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出发,不断完善人口政策是必须的,但这与人口红利无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增长阶段的变化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是经济结构要发生变化,增长动力要发生变化,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我们每年都在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但是每年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爬山,有时候是在山脚下,有时候在往上爬,有时候已经到了山顶上。到了山顶上以后,风光相当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龚六堂  
本文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中引入人口政策,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当生产技术表现为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知识的外溢性时,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结构的匹配程度。如果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比较小或者替代性比较高,那么适度放松生育率限制,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技能比,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入,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逐渐由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像许多其他经济理论一样,诸多的汇率理论模型告诉我们,经济增速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当前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理由之一是,中国经济仍存在明显的下行压力,在经济触底之前,人民币汇率都将持续走弱。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汇率也和股市一样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走强,汇率升值;经济转差,汇率贬值。但从理论和实际上看,经济增速和汇率的这种关系稳定吗?人民币汇率走势严格依赖经济增速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第三季度增长7.3%。引人关注的是,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创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对此,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看待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保持平常心,适应新常态。只要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没有突破上下限,只要经济稳中有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焕平  李泽成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增长率、M2增速及经济增长率的MS-VAR模型并选取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区制下,区制2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区制1中的作用效果,即货币扩张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而在货币紧缩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少暖  谢俊烨  
本文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主要分为我国人口制度的形成和演化、人口制度的执行成本和效益分析两部分。文章的主旨是在笔者研究我国人口结构发展时所衍生的,根本目的是探究我国现存人口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以推动我国人口制度的调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带来的人口总数削减效应已经为众人所熟知,故本文略过不提。正如正式制度往往需要非正式规则如社会氛围等加以推动和维持,笔者希望本研究为学者及实践者提供参考,以形塑社会上对此问题的关注氛围并进而影响上层思维。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左  
不当的GDP导向、财税收支、规制与垄断等问题导致GDP支出结构偏差,进而导致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偏差与GDP支出结构偏差相互强化,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思路应着力打破这些核心的体制机制瓶颈,选好切入点,特别要注重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偏差的体制机制设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二震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努力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然而,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却深陷"低迷泥沼"。这种变化引发理论和实践部门的极大担忧,因为在外贸是驱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共识下,中国外贸出现增速下降乃至负增长,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将随之下降。因此,厘清贸易增长的决定因素,准确揭示当前中国外贸增速变化的原因,明晰外贸增速变化历史纵向比较的绝对性和国际比较的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一、问题提出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0.86%、2.44%、0.25%和-13.23%,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8%和3.2%,即贸易增长仍将低于经济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恩铭  黎伟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外贸增速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站在国际比较视角来看,这一降幅相对较小。外贸增速逐渐下降主要受到技术变革和全球经济规则形成的分工演进动力机制衰竭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科技革命等方面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使得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无法进行新的经济规则普及,这是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中国外贸增速下降时期,中国外贸发展需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努力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安世  
自前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现形式、本质特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认为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多、质量提升与结构改善,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基于供需匹配的物质财富持续形成的过程,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本质。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认为中国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将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