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3)
2023(5557)
2022(3720)
2021(2969)
2020(2053)
2019(3984)
2018(3836)
2017(6785)
2016(3409)
2015(3688)
2014(2952)
2013(2797)
2012(2497)
2011(2231)
2010(2277)
2009(2187)
2008(2168)
2007(2121)
2006(1857)
2005(1571)
作者
(9819)
(8230)
(8006)
(7357)
(4996)
(3838)
(3555)
(3100)
(2986)
(2734)
(2726)
(2619)
(2553)
(2447)
(2413)
(2393)
(2365)
(2298)
(2228)
(2189)
(1939)
(1842)
(1830)
(1828)
(1773)
(1734)
(1707)
(1703)
(1590)
(1583)
学科
(16552)
经济(16547)
管理(16106)
(15662)
(14608)
企业(14608)
技术(10004)
业经(9799)
技术管理(8528)
产业(8292)
信息(8007)
总论(7874)
信息产业(7810)
中国(5613)
(4152)
银行(4145)
(4047)
(3717)
金融(3717)
(3518)
(3391)
方法(3135)
(3065)
图书(2840)
理论(2678)
书馆(2522)
图书馆(2522)
农业(2512)
工作(2504)
地方(2478)
机构
大学(49352)
学院(49124)
(21230)
管理(21183)
经济(20856)
理学(18133)
理学院(17950)
管理学(17748)
管理学院(17616)
研究(15513)
中国(12104)
(9985)
(9467)
科学(8536)
(7593)
财经(7328)
中心(7270)
经济学(6843)
(6662)
(6529)
(6522)
(6484)
师范(6481)
(6202)
经济学院(6155)
北京(6090)
商学(6007)
商学院(5914)
研究所(5901)
业大(5641)
基金
项目(35322)
科学(29201)
研究(28073)
基金(25645)
(22158)
国家(21956)
科学基金(19887)
社会(19879)
社会科(19021)
社会科学(19016)
(14498)
基金项目(12916)
(11260)
(11211)
编号(11143)
教育(11126)
创新(10690)
自然(10509)
自然科(10332)
自然科学(10329)
自然科学基金(10141)
国家社会(9334)
成果(8935)
(8546)
(8177)
资助(8085)
(7938)
项目编号(7748)
重点(7568)
课题(7165)
期刊
(22310)
经济(22310)
研究(15013)
中国(11308)
管理(9540)
图书(7385)
(7188)
教育(6170)
学报(6080)
科学(5893)
书馆(5738)
图书馆(5738)
技术(5079)
(5056)
金融(5056)
大学(4977)
科技(4537)
(4451)
经济研究(4252)
学学(4238)
业经(4188)
(3576)
论坛(3576)
财经(3512)
技术经济(3486)
(3098)
(2879)
农业(2874)
情报(2682)
商业(2603)
共检索到7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晞  
数字阅读是社会发展潮流,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则是数字阅读的主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晞  
一、奥巴马的故事2005年6月,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后来的美国总统,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上,发布了以"隐私与自由"为主题的著名演讲。奥巴马在演讲中指出,每当科学和真理不断遭到政治议程、意识形态和伪科学的挑战时,"总是图书馆在提醒我们,真理并非就是最响亮的声音,而应该是最正确的信息"。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如何界定数字阅读时代的一些数据和事实,从多个维度论述了数字阅读对纸本阅读的颠覆,分析了数字阅读具有前沿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数字阅读的伦理和道德及其显性与潜在功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昊苏  
周春《阅红楼梦随笔》体现出乾嘉时期藏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生态。围绕在《阅红楼梦随笔》周边的早期读者多系周春同乡亲戚、学友,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通俗小说阅读、品鉴群体。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周春将治经、治史之法折射入小说,形成其独特的索隐范式。而同乡学友间的交流与书籍传播,使浙西成为《红楼梦》阅读、研究的重镇,索隐方法蔚然成“派”。透过考察其索隐方法、观念之来源,辨析其治学理念之得失、文学思想之倾向,可以进一步挖掘本时期藏书家、考据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研究方式,以及通俗小说对本时期学术、文学诸核心问题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随着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当今已进入数字化阅读的新时代,阅读资源随着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入数字化的转型。阅读资源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纸质图书,为了方便存储,通过影印技术将纸质图书数字化存储,再到后来的数字文本的普及,如今的阅读资源几乎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变革,几乎所有发布的阅读物都有数字化技术的参与。随着阅读资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也随之进行着数字化的演变,阅读资源的数字化如果是信息发展的根本,那么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人类接收信息方式的革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树青  
随着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建立在互联网、电信网基础上的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的"三合一",已经宣告"数字阅读时代"已全面到来[1]。那么,在这个数字阅读时代,云计算又将给数字阅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涌  裘珏馨  
国际数字阅读素养进展研究——一项基于计算机的在线阅读测评首次出现在PIRLS2016之中,为数字阅读素养的测评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其试题呈现以下特点:情境创设巧妙生动,追求模拟真实;指示用语亲切友好,提升测试情感体验;答案来源丰富多样,着力跨界提取;界面设计合理美观,暗含深层交互。其测试重点主要为信息定位能力、源评价能力、多文本处理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意义建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以及问题生成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启示为:指向契合数字阅读需求的阅读能力;设计以问题生成为导向的阅读任务;模拟真实情境以彰显数字阅读特点;引导学生在测评中发展阅读与研究能力;营造激发个人独特感受的测试氛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妙  吴瑶  
媒介环境学视角下,媒介不再是中性的传播介质,而是信息环境的塑造者。媒介固有的传播特性产生不同的传播偏向,继而对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催生阅读革命。在由纸质印刷媒介向数字化阅读媒介变革后,媒介的具象偏向性产生参与式阅读;媒介的空间偏向性鼓励阅读的大众化;媒介的延伸性创造社交型阅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礼志   洪星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池塘  
7月15日,记者从"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了解到,由我国科研人员历时四年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联讯读报4.0"取得新突破,将为中国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认为,这一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了手机报刊的看、听、评、搜、存等数字阅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亚军  何凤毅  
介绍数字阅读的特点、发展现状、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提出图书馆适应数字阅读的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曦临  王骏  刘禄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图2。表3。参考文献12。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婷  史滋福  尹霖  谢云天  
文章探讨不同媒介条件下阅读效果差异的产生原因,以认知地图理论为指导,寻求提升数字阅读效果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方法,选取110名大学生读者,设计纸本书阅读及其等效电子书阅读、弱化背景信息线索的Word数字阅读,对比3种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效果和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纸本书组和等效电子书组的阅读理解成绩、沉浸感得分均显著高于Word组,疲劳感均低于Word组;男女生在3种阅读条件下表现无显著差异。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非使用何种媒介,而是文本呈现形式能否促进认知地图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阅读是一个对于文字和语言的信息加工与反馈活动。阅读脑即指"阅读中的大脑"。在网络数字阅读过程中伴随阅读行为的持续改变,脑的神经结构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重塑,产生新的神经联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数字阅读过程中大量的网络检索、屏幕阅读和快速浏览等阅读行为,会导致阅读加工模式发生一定改变,产生碎片化知识加工和非线性协同思维模式。进而,对于认知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1)网络数字阅读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负荷;(2)发展出一种快速浏览、降低记忆量和记忆强度的"浅阅读"形态,以降低认知成本;(3)对读者的元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数字阅读行为正在改变"阅读脑",导致读者逐渐从书本知识的耕耘者向网络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