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4)
- 2023(9410)
- 2022(8563)
- 2021(8293)
- 2020(6928)
- 2019(16244)
- 2018(16325)
- 2017(31590)
- 2016(17125)
- 2015(19318)
- 2014(19267)
- 2013(19090)
- 2012(17361)
- 2011(15648)
- 2010(15391)
- 2009(13823)
- 2008(13141)
- 2007(11383)
- 2006(9698)
- 2005(8314)
- 学科
- 济(66464)
- 经济(66386)
- 管理(49824)
- 业(46121)
- 企(38964)
- 企业(38964)
- 方法(31781)
- 数学(27308)
- 数学方法(26989)
- 农(17498)
- 中国(15981)
- 财(15169)
- 学(14789)
- 业经(14554)
- 地方(13222)
- 理论(11910)
- 农业(11808)
- 和(11546)
- 贸(11167)
- 贸易(11160)
- 制(11150)
- 技术(11068)
- 易(10784)
- 务(10150)
- 环境(10132)
- 财务(10093)
- 财务管理(10076)
- 企业财务(9558)
- 教育(9513)
- 划(9500)
- 机构
- 大学(239290)
- 学院(236149)
- 管理(99877)
- 济(89428)
- 理学(87670)
- 经济(87268)
- 理学院(86718)
- 管理学(85258)
- 管理学院(84844)
- 研究(76319)
- 中国(54373)
- 京(50934)
- 科学(48844)
- 财(38746)
- 所(37438)
- 农(37205)
- 业大(36860)
- 研究所(34497)
- 中心(34356)
- 江(32562)
- 北京(32093)
- 财经(32001)
- 范(31713)
- 师范(31435)
- 经(29190)
- 农业(28920)
- 院(28002)
- 州(27184)
- 师范大学(25660)
- 商学(25068)
- 基金
- 项目(169139)
- 科学(133192)
- 研究(124548)
- 基金(122819)
- 家(106432)
- 国家(105523)
- 科学基金(91303)
- 社会(76416)
- 社会科(72234)
- 社会科学(72216)
- 基金项目(66729)
- 省(65741)
- 自然(60883)
- 自然科(59466)
- 自然科学(59454)
- 自然科学基金(58383)
- 教育(57311)
- 划(55636)
- 编号(52086)
- 资助(50250)
- 成果(41702)
- 部(37206)
- 重点(37030)
- 创(35186)
- 发(35002)
- 课题(34830)
- 创新(32661)
- 科研(32573)
- 项目编号(32251)
- 教育部(31971)
共检索到330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专题前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科学研究的活力与效力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随着大科学时代到来及科学技术的全球化,科研合作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科研合作行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科研合作成为创新产生的重要途径。互联网逐
关键词:
学术社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春辉 梁远亮 魏温静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思想碰撞以及产生新知识的重要科研合作平台,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场所,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人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梳理,提取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7个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愉悦性、互惠、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激励机制、促成因素共同影响科研人员合作,或为核心条件或为辅助条件均对科研人员合作产生影响,触发科研人员合作形成的组态共有6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均能驱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以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优化虚拟学术社区平台的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和知识共享意愿进行变量测量,构建研究模型,接着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科研人员对成员的情感信任、对成员品行的信任、对成员知识共享能力的信任、对学术社区的系统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而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信任则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曾奕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学术社区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科研人员基于虚拟学术社区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对成员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文章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划分为任务角色倾向型、关系角色倾向型和自我角色倾向型3种类型;利用三方博弈理论,对这3类成员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的三方博弈结果依赖于各参数取值,反映出结果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类型的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发挥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战平 刘雨齐 谭春辉 朱宸良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的建立阶段直接影响到合作的形成与成效,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相关理论,归纳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列表;提取及整理丁香园新站友成长版的用户数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其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识别出包括3个主范畴、14个副范畴在内的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社区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立合作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仙雅
分析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顺应新时代科研合作发展需要,对于了解科研人员合作心理和探索互联网情境下促进科研合作的路径十分有益。以小木虫和人大经济论坛中的资深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程序化编码并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因素和作用路径。结果发现,社区吸引力是外部驱动因素,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是社区互动因素,体验感提升是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既可以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也可以通过依次影响社区互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美凤 叶继元
基于已有研究中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视角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将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分为3种:单纯浏览、发帖(发起话题)、回帖(参与讨论),构建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并对学术社区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学术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模型 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力 张嫄
本文对JCR(2001~2005年)的主要计量指标,如总载文数(Total Articles)、总被引数(Total cites)、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等,从学科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从JCR各项指标出发探讨研究人员在学术交流和利用科研成果行为方面存在着学科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同时对学科发展越成熟,各个指标的稳定性越好,自然科学研究导向性越明显,各个指标的数值相对越高的规律进行揭示。
关键词:
JCR 期刊 信息计量学 交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占南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建构相关理论模型,为开发设计有效的个人学术信息管理工具,并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取理论饱和抽样的方法对17位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包含开放性问题的半结构化访谈,通过编码分析归纳出影响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组织行为的4个主要因素,并建构了个人学术信息组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个体因素、情境因素、信息因素和个人态度是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组织行为影响因素的4个主要方面,其中个体因素和个人态度属于内部归因,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属于外部归因。[局限]未来还会扎根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传清 毕强
介绍了泛在学术(UA)环境及其特点,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分析UA环境下科研人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知识质量对UA环境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对科研人员参与UA环境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对UA环境信任有显著负向影响,进而对科研人员参与UA环境知识共享行为有负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枫林 周莎莎
信息分享是信息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社会交换行为,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基于Trian-dis的人际行为模型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的和社区的感知结果、情感是影响信息分享意向的重要因素,而习惯、自我效能和资源有利条件对信息分享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最后,对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信息分享 人际行为理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鹏 姚楚晖
随着数字工具在人文研究中日益普及,人文学者的数字工具使用行为已成为数字人文的关键议题之一。文章以特定的人文学术虚拟社区为场景,探讨人文学者的工具交流行为特征,尤其是他们在数字工具获取与使用方面的困难。作为一项探索研究,论文以GX社区的XL版块为数据来源,通过爬虫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人工标注,辅以访谈素材展开分析。研究发现6个基本结论,包括:(1)人文研究者的“工具观”有一定的模糊性;(2)人文学者最常使用且存在问题最多的数字工具包括办公软件、电子书等;(3)数字工具获取是最常见的困难;(4)人文学术虚拟社区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字工具困难解难途径;(5)需要关注人文研究者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6)以图书馆、档案馆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人文学术虚拟社区中的存在感较低,但仍然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的工具和信息获取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涛 姜亦珂
文章基于回答特征将学术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为两类(复制型、创作型),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知识贡献行为决策模型,分析内外在激励政策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在激励能够大幅度提升用户复制型回答的数量,但会减少创作型回答的数量;内在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创作型回答,提高学术虚拟社区的回答质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东 曲久龙 刘国亮
从虚拟学术社区的快发表、易共享和交流便捷的特点出发,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的学术质量的基本属性,分析社区编辑和同行专家两类评价主体与被评价对象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社区学术质量评价的特殊性、流程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颖 郑瑜
研究旨在发现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结果变量的影响,探求组织支持感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行为变量(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从三个科研单位收集了320份科研工作人员的问卷,并对主管和科研工作者的数据进行了配对。层级回归发现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并在领导-成员交换与有利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领导-成员交换 组织公民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