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4)
2023(10266)
2022(9089)
2021(8683)
2020(7298)
2019(17105)
2018(17040)
2017(32596)
2016(18153)
2015(20614)
2014(20507)
2013(20289)
2012(18665)
2011(16732)
2010(16599)
2009(14876)
2008(14512)
2007(12380)
2006(10796)
2005(9180)
作者
(53483)
(44376)
(44133)
(41793)
(28459)
(21173)
(20022)
(17528)
(16913)
(15843)
(15311)
(14847)
(14143)
(13895)
(13645)
(13623)
(13484)
(13154)
(12616)
(12573)
(11199)
(10843)
(10655)
(10156)
(9948)
(9929)
(9858)
(9739)
(8973)
(8877)
学科
(67176)
经济(67091)
管理(50642)
(47942)
(40847)
企业(40847)
方法(33436)
数学(28434)
数学方法(28040)
(18201)
(17444)
中国(16817)
(16534)
业经(15188)
地方(13621)
理论(13325)
(12134)
农业(11760)
技术(11603)
(11477)
贸易(11471)
(11092)
环境(11024)
(11015)
财务(10950)
财务管理(10929)
(10865)
企业财务(10383)
教育(10333)
(9921)
机构
大学(258809)
学院(254781)
管理(102621)
(92590)
经济(90413)
理学(89944)
理学院(88879)
管理学(87147)
管理学院(86711)
研究(84925)
中国(59915)
科学(57195)
(55602)
(43590)
(43386)
(41516)
业大(41369)
研究所(40210)
中心(37454)
(35886)
(35798)
师范(35404)
北京(34883)
农业(34481)
财经(34194)
(31120)
(30839)
(29509)
师范大学(28891)
技术(28005)
基金
项目(182573)
科学(143102)
基金(131980)
研究(131471)
(115977)
国家(115013)
科学基金(98237)
社会(79392)
社会科(75061)
社会科学(75040)
(71765)
基金项目(71292)
自然(66646)
自然科(65074)
自然科学(65058)
自然科学基金(63867)
(61332)
教育(60679)
编号(54026)
资助(53798)
成果(44147)
重点(40803)
(39595)
(38238)
(38161)
课题(37133)
创新(35604)
科研(35449)
计划(34203)
大学(33913)
期刊
(97403)
经济(97403)
研究(72084)
学报(45562)
中国(45125)
科学(41040)
(39121)
管理(35891)
大学(33356)
教育(31477)
学学(31174)
(29985)
农业(27734)
技术(21420)
(17222)
金融(17222)
图书(16052)
业经(15942)
财经(15632)
经济研究(14779)
(13818)
科技(13653)
理论(13186)
(13111)
(12680)
问题(12658)
实践(12411)
(12411)
业大(12165)
技术经济(11890)
共检索到35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磊  主持  
学科能力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复杂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理论和研究都只是对这个复杂系统基于特定角度的有限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的学科能力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能力活动,建立知识经验与能力表现的实质性联系,寻找可测评和可调控的能力要素,贯通关联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能力,构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导向的学科能力活动表现、内涵构成及其发展水平的多维整合模型。提出了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了9个学科的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水平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磊  支瑶  
本研究构建了化学学科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其活动表现与的系统模型;确立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导向的化学学科能力要素及其表现指标,基于Rasch模型开发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获得高中生化学学科能力表现的大样本数据,诊断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导向的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水平现状,明确在当前课程教学条件下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化学教学改革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曹一鸣  刘晓婷  郭衎  
从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造迁移三个维度,九个子维度构建了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测试框架。针对中学生开发了数学学科能力测试工具,通过对B市H区8~12年级(测试内容为7~11年级)的2 571名学生分层抽样测试,研究发现:(1)学生总体数学能力表现呈递增趋势,但基础能力在高年级出现下滑;(2)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民  高翠微  蔚东英  杨洁  
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我国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等构建地理科学能力框架并进行内涵阐述,依据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确定学科内容主题,依据地理学科能力框架及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开发地理学科能力测评工具。经过对北京市两个区的学生进行抽样测查并采用Rasch模型进行测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学科能力分能力之间、不同的内容主题之间存在差异;从7、8年级到10、11年级,学生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并呈现不同的提高速度;学生之间在不同的年级、特定的能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蔷  胡亚琳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导向,解构英语学科能力的九大关键要素,建立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并利用项目反应理论下的Rasch模型开发了学科能力测试工具,应用于L市十年级学生大规模抽样测试,经过数据分析划分出五个层次的学生能力表现水平。研究表明,学生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各要素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揭示了学生学科能力的薄弱项,为诊断英语教学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细致的实证依据。此外,L市十个区的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水平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间接反映出区际间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玉英  张玉峰  姚建欣  
核心素养发展重在关键能力的提升。聚焦物理学科能力,基于理论研讨和多轮实证测评检验,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一级指标的物理学科能力表现框架。通过大样本跨年级测评探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表现,划分了学生物理学科能力表现的7级水平,从关键能力的角度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诊断性描述,为核心素养的分级评价提供了实证资料。在物理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针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测评中发现的薄弱点,引导学生关联整合知识、建构物理观念,在科学实践中培养能力,并基于系统评价改进教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健  王聪  刘志爽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和比较PISA、TIMSS、NAEP三个大型的国际科学测评项目,基于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型,构建了由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三个能力要素构成的生物学科能力体系模型,并将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表现划分为五个水平。经过实证检验,可见生物学科能力体系模型是成立的。测评结果显示,从7年级到12年级,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能力表现逐渐上升。这对科学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科能力评价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元祥  马友平  
学科能力表现是指中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可观察的和外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学科能力表现是学生学科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科能力表现具有不同类型和水平层次的要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采用问卷测查法,本研究考察了32名小学数学专家与非专家教师①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果表明,除了教学设计思想这一维度外,两类教师在理解学生思维、诊断学生错误想法与所采用教学策略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与非专家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错误想法与难点,所采用的策略倾向于从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入手,而非专家教师则直接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本研究也就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磊  
学科能力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复杂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并进行大样本学生能力表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相应学科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表现较好,应用实践能力表现有待提高,迁移创新能力表现水平较低。学科能力表现及发展水平与学科领域、知识经验、学科能力活动及问题情境有关,知识经验的结构化和功能化程度是核心。学科能力的发展对课程和教学具有敏感性。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应着力于基于学科能力要素设计丰富多样且有梯度的学习任务活动,加强教师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和引导;同时,协同提升学科能力影响因素的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重视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陈雨晴   杜蕾   江润杰   刘文科   高守宝  
科学推理作为科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综述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评工具与影响因素,构建学习品质、科学认同、学习行为、资源支持、家校氛围、教师教学对科学推理能力的影响路径模型。以科学推理的八个关键技能即问题识别、问题提出、假设生成、实验设计与搭建、证据生成、证据评价、得出结论、沟通与审查作为维度,构建初中生科学推理能力测评框架,并将各维度划分为四级水平,以初中物理知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内容,编制科学推理能力测试题,对初三学生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测评,阐释现状和影响路径,并对基于科学推理的高阶思维课程实践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楠  杨连生  
认为大学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软实力",学科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研究习惯、规范体系与学科文化场域作为学科的文化要素通过对学科成员的凝聚、传统知识的承接、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生产环境的保障等手段对学科文化主体的知识生产实践施以影响,从而实现学科文化的知识生产功能。同时,学科文化的知识生产过程由于受文化惰性等因素的影响还会表现出必然的功能障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光珍   杨向东  
引导学生建构科学解释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基于NOSE框架,以真实问题情境为研究任务,依次探索在提供结构性支架前后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表现。研究发现:被试多使用因果链、推断、一般规律性陈述、知识、必要条件和大观念等解释要素;教师群体中知识和一般规律性陈述的相对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学生群体,因果链和推断的相对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学生群体;共出现了因果机制演绎律、因果、演绎律、因果机制和因果演绎五种解释类型;提供科学规范的结构性支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科学解释的质量。本研究为理解和测量科学解释能力表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提升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敏  张志坤  
审视学科德育的教学实现过程,我们发现,如何透过课堂教学来认识学科德育、学科德育的教学实现又受到哪些德育观的影响等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思考和澄清。为此,笔者首先探讨依托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可否实现学科德育,之后对比分析了"附加式"、"灌输式"两种学科德育的教学表现样态,并揭示隐藏其后的德育观,试图寻求和发展一种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寻求道德对话的"表达式"学科德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宏翔  熊庆年   顾云深  
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其创新素质有密切关系。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具体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