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5)
2023(11848)
2022(10071)
2021(9220)
2020(8038)
2019(18697)
2018(18424)
2017(36372)
2016(19507)
2015(22176)
2014(22279)
2013(22105)
2012(20293)
2011(18181)
2010(17964)
2009(16508)
2008(16249)
2007(14323)
2006(11981)
2005(10118)
作者
(55169)
(46547)
(46169)
(44046)
(29488)
(22459)
(21202)
(18193)
(17523)
(16325)
(15731)
(15480)
(14622)
(14362)
(14320)
(14304)
(14150)
(13662)
(13293)
(13293)
(11292)
(11249)
(11050)
(10664)
(10490)
(10343)
(10203)
(10052)
(9301)
(9207)
学科
(87762)
经济(87595)
管理(57720)
(55588)
方法(47358)
(44729)
企业(44729)
数学(43236)
数学方法(42774)
(23422)
中国(22284)
(21952)
地方(16758)
业经(16039)
(15814)
贸易(15813)
(15335)
(14935)
(14923)
财务(14853)
财务管理(14814)
农业(14617)
(14201)
企业财务(14109)
环境(12662)
(11853)
技术(11852)
理论(11843)
(11650)
银行(11620)
机构
大学(283203)
学院(281752)
(119517)
经济(117097)
管理(115033)
理学(101187)
理学院(100130)
管理学(98444)
管理学院(97924)
研究(86821)
中国(64388)
(57203)
(53764)
科学(52273)
财经(44396)
(43281)
中心(42452)
(41655)
业大(41430)
(40558)
(39720)
经济学(38236)
研究所(38017)
(35232)
经济学院(35048)
师范(34884)
北京(34716)
农业(34256)
财经大学(33423)
(31655)
基金
项目(197896)
科学(158150)
基金(147762)
研究(141286)
(127787)
国家(126801)
科学基金(111337)
社会(93032)
社会科(88399)
社会科学(88375)
基金项目(79004)
(76277)
自然(73090)
自然科(71490)
自然科学(71470)
自然科学基金(70212)
教育(66160)
(64350)
资助(60871)
编号(55894)
(44970)
重点(43959)
成果(43555)
(41146)
(40812)
教育部(39313)
国家社会(39296)
科研(38644)
创新(38272)
人文(38153)
期刊
(116883)
经济(116883)
研究(75757)
中国(45253)
(42454)
学报(40958)
科学(38742)
管理(38184)
(37001)
大学(31574)
学学(30117)
农业(24974)
技术(24776)
(22713)
金融(22713)
教育(22558)
财经(21878)
经济研究(19367)
业经(19082)
(18666)
问题(17892)
统计(15881)
(14443)
技术经济(14346)
理论(13305)
商业(13301)
(13241)
决策(13113)
(12730)
(12640)
共检索到385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琴  
分税制改革在增强中央财政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及地区财力差异的问题。转移支付成为中央平衡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却没有起到应有的均等化作用。诸多学者将这一问题归咎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但专项转移支付仍以较大幅度增长。本文从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及专项转移支付特性出发来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基于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专项转移支付的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珺  李春根  
农村低保财政支出形成事实上以中央财政为主的支出模式,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既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又有利于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文章分析在财政共担机制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均等化情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公平性尚有较大改进空间;泰尔指数分析虽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改善了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地区公平性,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这一改善作用在减弱,两个分析为实现农村低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指明同一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煦   白永秀  
实施有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推进城市贫困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三期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中国城市低保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低保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低保政策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城市低保政策通过提高城市家庭资本积累与提升城市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两条途径发挥减贫效应。未来应当在建立全国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确保低保政策地方落实以及完善专项救助制度等方面提高低保政策的有效性,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亮  胡德仁  
本文构造了可以用于衡量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挤出效应的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证明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确实对样本县的教育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其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即上级政府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政策不合理及县级政府自身缺乏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冲  
近年来,政府间专项转移支付作为一项改善特定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促进公平的政策手段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一些资料也表明大量的专项转移支付并没有用在指定项目上,而是被转移到其他用途。文章从制度比较、行为分析的角度对转移支付漏损的成因、特征与影响进行了理论阐述,并以1998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旭穗  
我国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电梯系数"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市"低保"标准上升速度远远低于英国和美国的救助标准提升速度;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保"标准提升速度和幅度稍低于东部地区的提升速度和幅度;"低保"标准的提升速度远远低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提升速度。文章建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进行定期调整,提高速度逐步跟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参照国际救助标准的提高幅度,加大我国"低保"标准的提高速度与提高幅度;以相对贫困线来确定受助对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碧英  
本文根据我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各地主要经济指标,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应用贫困标准法测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比例系数的取值范围为20%~30%,提出各级政府在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关注“安全网”下的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丁霞霞  周金玲  
构建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目标实现的框架,以宁夏3个项目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为特例,实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转移支付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彭军  
学前教育转移支付是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促进公平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基于浙江省2009-2012年学前教育转移支付的数据调研,发现该项转移支付的主要受益者为人均收入最低地区居民,主要受损者为人均收入最高地区居民。整体而言,转移支付是公平的,但是,转移支付对整个学前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很小,而且笔者实证研究发现转移支付促进公平的力度随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出现减弱态势。完善学前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加并硬化省级学前教育转移支付总量、建立因素法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以及第三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考核机制,这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公平程度,缩小已有的学前教育投入差距。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美多  张彭  
社会保障作为基层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其支出的水平和辖区间均等化程度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分税制以后,中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可以同时测量上级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效应"和"均等效应"。2007年25个省的县级数据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对省内县级社保支出的"综合效应"在18个省表现为"均等-引致"型,而在其余7个省则表现为"均等-挤出"型。转移支付在各省对社保支出的优化作用不尽相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省情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光  李平  姜永华  
文章以教育、医疗、社保、环保与交通运输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这五大领域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作用,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项转移支付对上述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对环保与交通运输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科学确定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可以有效地矫正地方财政支出扭曲,从而有助于促进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涛  杨荣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的财政面板数据,把偏离趋势值变动的比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ais-Winsten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省级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省级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处于下降阶段时有较大的稳定效应,但是在财政收入处于上升阶段时转移支付仍然推动财政收入上升。所以,恰当的政策工具不是解决政府收入波动的"万能药",一个明智的财政政策可能被漠视,恰当的政策工具可能在使用时脱离正确的目标。因此,解决方案又回到基本的财政约束和政策纪律上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鲍曙光  
根据1993-2011年县级财税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我国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均等作用。研究发现: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在2004年以后起到财力均等化作用,但仍未打破固有分配格局,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不够;转移支付存在规模效应,规模是转移支付发挥较强均等作用的基础;专项转移支付均等效应不理想,但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效果较强,税收返还由于其自身分配机制设计而导致其均等作用也较强;一般性转移支付各项目财力均等效应普遍较强,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较大,因而也体现出较强财力均等效应;我国转移支付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整体分配均等效果有所优化,但向财力薄弱倾斜不够,因而转移支付制度需根本性改革,才能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陈思霞  
本文对分税制财政体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地方自有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分税制财政体制并没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但这一矛盾被大量的专项转移支付缓解了。专项转移支付属于相机抉择范畴,使地方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中央。因此,本文认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安排自动稳定机制应该是改革的方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泽宇  严新明  
基于制度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获得农村低保会显著提高个体的政府信任,使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反事实分析表明,相较于非低保户,农村低保更有助于提高低保户的政府信任;机制分析显示,农村低保通过提高个体对低保绩效和政府质量的评价进而提高政府信任;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低保的政府信任效应仅对低收入者、中青年人和西部地区显著,而且会随个体政府信任水平和政府层级的提高而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