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4)
2023(6428)
2022(5463)
2021(5222)
2020(4307)
2019(9549)
2018(9566)
2017(18222)
2016(10364)
2015(11547)
2014(11873)
2013(11202)
2012(10551)
2011(9606)
2010(10137)
2009(9298)
2008(9225)
2007(8587)
2006(7936)
2005(7091)
作者
(30053)
(24857)
(24709)
(23731)
(16122)
(11657)
(11314)
(9629)
(9575)
(9309)
(8419)
(8352)
(8276)
(8219)
(7980)
(7704)
(7419)
(7360)
(7349)
(7150)
(6443)
(6262)
(6152)
(5825)
(5755)
(5670)
(5651)
(5506)
(5214)
(5209)
学科
(32054)
经济(32004)
管理(30496)
(25554)
(20634)
企业(20634)
(12210)
(11638)
中国(11603)
(10832)
方法(9434)
(9284)
(8715)
地方(8245)
(7931)
银行(7911)
(7852)
数学(7705)
业经(7690)
(7666)
数学方法(7471)
农业(7365)
理论(7161)
及其(7111)
(6847)
金融(6840)
(6592)
(6531)
贸易(6528)
税收(6356)
机构
学院(139177)
大学(135611)
研究(52755)
(52680)
经济(51096)
管理(49806)
中国(41229)
理学(40907)
理学院(40411)
管理学(39627)
管理学院(39348)
科学(31912)
(30227)
(28946)
(27541)
(26191)
(24879)
研究所(24465)
中心(24368)
财经(20527)
农业(20355)
业大(20310)
(20288)
北京(19383)
(19249)
(19244)
师范(19014)
(18867)
(18450)
技术(18385)
基金
项目(86618)
研究(66768)
科学(66597)
基金(58955)
(51668)
国家(51158)
科学基金(42415)
社会(38671)
社会科(36429)
社会科学(36422)
(35366)
教育(31041)
(30152)
基金项目(29532)
编号(29435)
自然(26730)
成果(26249)
自然科(26059)
自然科学(26045)
自然科学基金(25559)
资助(25069)
课题(21991)
重点(19600)
(19215)
(18434)
(18080)
项目编号(17701)
(17584)
(17532)
创新(16324)
期刊
(66933)
经济(66933)
研究(46341)
中国(35609)
(24715)
(23080)
教育(22490)
学报(21933)
管理(19934)
科学(19181)
(17449)
金融(17449)
农业(16383)
大学(16322)
学学(15217)
技术(13075)
业经(11786)
经济研究(10522)
财经(9694)
(8401)
问题(8210)
(8025)
职业(7740)
图书(7536)
(7301)
论坛(7301)
(7076)
(6779)
现代(6656)
国际(6476)
共检索到23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安诣彬   徐小黎   黄诗婷  
本文梳理了我国专项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专项规划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构建专项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与原则,提出了构建“四级六域三类型”专项规划体系、加强专项规划体系建设与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一、以创新驱动作为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1.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产业,产品赢利能力强,产业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对经济的引领、支柱作用明显,但同时存在着增加值率较低、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提升作用不够等问题。在全球高技术产业结构与布局处于新一轮调整时期,要注重自主创新的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华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移土培肥工程及其专项规划编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借鉴相关规划理论与研究成果,研究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为继续深入开展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基础。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目标体系,具体包括总目标与分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剥离面积目标和新增耕地面积目标、改良中低产田面积目标和治理退化土地面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等若干方面,并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开发、土地生态建设、建设占用耕作层实际潜力与资金成本投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保险、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政策性银行等不同论述了制度设计和监管要求以及服务模式和产品提供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对如何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支持技术创新的银行服务体系、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重光  
住房建设与房地产业是不同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区别,具有不同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所以不能混为一谈。要研究构建完整的、科学的住房和土地制度和政策体系。在正确全面分析城镇居民住房的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长效机制和必要措施,促进城镇住房问题的解决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祥利  宋保平  白凯  
旅游发展规划评审是赋予旅游发展规划权威性和合法化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主要以定性为主,且存在"走形式"不规范现象。文章从旅游发展规划评审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4个层面构建了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系统由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主体系统、规划对象系统和管理系统3部分构成,旅游发展规划评审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②可行性指标权重最大,处于核心地位;科学性指标权重次之,成为评审工作重点审查对象;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佳萱  刘燕  马晓明  
深圳碳交易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是中国最早开始碳交易试点的城市。通过对纳管企业的实地调研,梳理了深圳碳交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以期为2017年建设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构建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结合资源禀赋和空间开发状况,重庆市主体功能区主要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其发展主要遵循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促进区县主体功能定位落实、促进产业特色发展、有效控制区县盲目扩张和无序开发的思路展开。在重庆市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过程中,分类政策和绩效考核是核心和关键,完善规划体系可强化执行力是重要保障。同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衔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川   李海燕  
本文围绕“编哪些”“编多深”“管到哪”“如何管”等关键问题,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范畴、形式和内容深度等,提出了衔接传导的技术体系设想,并从编制审批流程和实施监管等角度提出了保障机制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华  
移土培肥已成为我国下一步耕作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尤其是移土培肥专项规划涉及的相关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针对移土培肥工程的特点,运用理论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县级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应具有的目标与任务,并从正确处理剥离与客土需求的数量、质量与区位"三平衡"以及效益成本统筹兼顾等角度,研究了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弥补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相关技术与理论研究的空白,丰富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与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事权范围,确保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事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边界,体现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政府如果在竞争领域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但会干扰市场,更会在民生领域投入不足,致使该做的事做不好。因此,调整和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首先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伟   东野光亮   张凤荣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洪波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宏、微观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比微观因素显著;(2)宏微观因素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陈良彪  胡振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快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本文从基本原则、深刻内涵、矛盾关系、目标任务、制度创新、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深化对发展理念优先、制度创新优先、政策安排优先、保障措施优先的理解,处理好城乡融合和乡村优先、长期目标和阶段任务、总体要求和重点突破、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制度创新和政策体系等各类复杂关系,突出抓好农业、农民、农村发展面临的重点任务。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重点考虑以下十大方面:促使土地资源优先向农业农村配置;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带动小农现代化;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村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人才队伍优先向农业农村配备;保证财政税收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和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在贫困质态转轨、共同富裕理念导向以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背景下所产生的重要战略举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包括从顶层到基层的全方位巩固机制、贫困与非贫困统筹的全领域拓展机制以及从防贫到振兴的全过程接续机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安排则需要充分回应衔接政策体系设计、政策执行保障和政策调适创新的问题,只有建立基础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衔接政策体系、构筑内部风险防范和外部资源供给协同化的政策保障以及依托政策分类调适平抑衔接政策波动才能真正实现二者衔接的灵活性、顺畅性和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