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6)
2023(3763)
2022(3207)
2021(3032)
2020(2555)
2019(5689)
2018(5352)
2017(10029)
2016(5602)
2015(6318)
2014(6255)
2013(6366)
2012(5841)
2011(4796)
2010(4921)
2009(4324)
2008(4522)
2007(3783)
2006(3178)
2005(2757)
作者
(15571)
(13070)
(12999)
(12422)
(8161)
(6202)
(6023)
(5022)
(4790)
(4706)
(4477)
(4360)
(4330)
(4053)
(4044)
(4026)
(3879)
(3874)
(3670)
(3620)
(3203)
(3163)
(3047)
(3031)
(2882)
(2851)
(2810)
(2809)
(2662)
(2586)
学科
(22565)
管理(20616)
(19436)
经济(19422)
(18113)
(15295)
企业(15295)
财政(11862)
方法(10718)
(9987)
财务(9986)
财务管理(9941)
数学(9929)
数学方法(9862)
企业财务(9580)
(9552)
中国(6113)
(6022)
(5949)
地方(4653)
(4470)
制度(4469)
(4364)
(4121)
(3866)
国家(3843)
体制(3738)
业经(3710)
(3703)
农业(3660)
机构
学院(74438)
大学(74253)
(30923)
经济(30372)
管理(27835)
(24898)
研究(24495)
理学(24289)
理学院(24029)
管理学(23699)
管理学院(23565)
中国(19729)
财经(15334)
科学(15267)
(14809)
(14072)
(13926)
(12910)
业大(11808)
(11466)
研究所(11287)
财经大学(11170)
中心(11105)
农业(11098)
经济学(9872)
(9080)
经济学院(9074)
北京(9067)
财政(8989)
(8432)
基金
项目(49833)
科学(38717)
基金(36563)
研究(35240)
(32167)
国家(31896)
科学基金(27301)
社会(23000)
社会科(21970)
社会科学(21961)
基金项目(19762)
(19620)
自然(17596)
自然科(17178)
自然科学(17172)
自然科学基金(16895)
教育(16561)
(16108)
资助(14954)
编号(13662)
成果(11414)
(11397)
重点(11222)
(10356)
科研(9927)
国家社会(9893)
(9884)
教育部(9852)
创新(9717)
(9623)
期刊
(32163)
经济(32163)
(25226)
研究(24517)
中国(16840)
学报(13430)
(11388)
科学(10524)
大学(10370)
学学(9942)
管理(8585)
财经(8186)
农业(7618)
(7521)
金融(7521)
(7080)
财政(7080)
(6929)
会计(6405)
财会(6335)
经济研究(6215)
教育(5989)
技术(4959)
(4369)
通讯(4347)
会通(4338)
问题(4074)
业经(3984)
(3955)
(3492)
共检索到114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代欣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在稳投资、稳增长及确保重大项目工程任务实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年初的预算,2021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可达181685.08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54.59%。2021年计划新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36500亿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据为41404.47亿元(决算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光   刘国华   魏世春  
自去年以来,为启动内需,遏制紧缩,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推行着积极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措施不少,力度不小,但效果至今尚未尽如人意。因此,在新的建议还在不断提出,新的措施还在不断出台的目前,很有必要探讨影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政府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至少有以下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吉续  
当政府经济部门的制度安排不能有效限制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收益最大化时,"官冗之患"就会发生,财政收支将因为权力所有者日益增长的法酬要求而处于自行扩张状态,这会使政府任何旨在紧缩财政的宏观调控政策失效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子远  杨义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长林  胡永刚  李艳鹤  
政府偿还债务是否会影响居民消费以及如何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将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反馈机制和税收对政府债务的反馈机制引入具有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从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借新债还旧债、增加税收和缩减支出这三类偿债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同的偿债方式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替代效应以及政策反馈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各有侧重。借新债还旧债和缩减支出这两类方式侧重于财富效应,增加税收的偿债方式则侧重于替代效应,政策反馈效应则放大了上述两种效应。结合我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发现各财政工具对目标变量的反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The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since 1998 in terms of its expansionary effects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The assessment suggests that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mor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an improving income inequalit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policy should orient more towards income equalization.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杰长  
当前,主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呼声很高,对于这一政策取向,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可以运用全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为我们尚不具备实施全面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能力与条件,也会因为盲目地扩张而使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付文林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未来将会更多地依赖创新、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经济要走集约化增长道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必须要更高,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在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复杂挑战中显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经济新常态下需防范财政支出过度扩张我国在过去各个发展阶段,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经济在面临1998年、2008年那两场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依然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前,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远  胡秋阳  张云  
研究目标:构建包含结构化资本市场的金融CGE模型,重点分析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债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反映国民经济各主体在市场上统筹性地筹措及运用资金的金融CGE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政策。研究发现:公债支持的财政支出扩张,无论是生产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会对民间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其生产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对生产投资的挤入效应将提高社会的资本形成速度进而提高经济增速。这是由于公债增发影响了资本市场结构,引导家庭为了保持其最优的资产组合而增加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令其金融投资曲线右移。这虽然导致家庭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支出下降,但企业得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推动其生产投资的增长。研究创新:在分析框架中引入了包括公债在内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市场中各类国民经济主体的统筹性的资金筹措及运用,考察了以公债所支持的财政扩张如何通过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影响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市场渠道”,对有关财政扩张是否挤入民间投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经典命题提供了补充性的讨论。研究价值: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市场渠道,拓宽了关于财政政策实施条件及其影响的分析视野,拓展了对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的认识宽度,为公债市场的建设完善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金融资本市场通路、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机制的战略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红  汪峰  
随着地方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地方政府预算内的债务融资受到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更大的群众监督压力。于是,地方政府也就更有动机通过预算外渠道利用城投债融资。本文实证分析发现:在财政透明度高的地区,城投债发债规模显著更大;在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城投债发债规模也显著更大。然后分组回归发现,只有在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才会导致城投债规模明显增大。进一步实证发现,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升,该地区的城投债券可以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但不会影响地区城投债券的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