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8)
- 2023(17643)
- 2022(14806)
- 2021(13805)
- 2020(11690)
- 2019(26297)
- 2018(25728)
- 2017(49129)
- 2016(26716)
- 2015(29298)
- 2014(28406)
- 2013(27754)
- 2012(25350)
- 2011(22388)
- 2010(22330)
- 2009(20645)
- 2008(20385)
- 2007(18013)
- 2006(15697)
- 2005(13704)
- 学科
- 济(104588)
- 经济(104459)
- 业(98197)
- 管理(93634)
- 企(92469)
- 企业(92469)
- 方法(49340)
- 数学(40150)
- 数学方法(39653)
- 财(36276)
- 业经(30137)
- 农(26805)
- 中国(26594)
- 务(25166)
- 财务(25120)
- 财务管理(25076)
- 企业财务(23881)
- 技术(22059)
- 制(21985)
- 贸(19938)
- 贸易(19924)
- 策(19798)
- 学(19665)
- 易(19476)
- 理论(19256)
- 划(18706)
- 和(18132)
- 农业(18040)
- 地方(17519)
- 银(16867)
- 机构
- 学院(367520)
- 大学(364284)
- 济(151808)
- 管理(149249)
- 经济(148936)
- 理学(129234)
- 理学院(127928)
- 管理学(125827)
- 管理学院(125155)
- 研究(117893)
- 中国(92109)
- 京(75012)
- 财(72932)
- 科学(72224)
- 农(62105)
- 所(58053)
- 财经(57098)
- 江(56173)
- 业大(55993)
- 中心(55685)
- 研究所(52737)
- 经(51993)
- 农业(49044)
- 北京(46046)
- 经济学(45762)
- 州(43609)
- 院(43531)
- 范(43255)
- 师范(42644)
- 财经大学(42416)
- 基金
- 项目(251195)
- 科学(200406)
- 基金(185565)
- 研究(178968)
- 家(163363)
- 国家(161933)
- 科学基金(140845)
- 社会(115718)
- 社会科(109823)
- 社会科学(109795)
- 省(99121)
- 基金项目(98040)
- 自然(94098)
- 自然科(92095)
- 自然科学(92064)
- 自然科学基金(90532)
- 划(83288)
- 教育(82854)
- 资助(75173)
- 编号(70140)
- 创(57113)
- 重点(56367)
- 部(55197)
- 成果(54902)
- 发(53109)
- 创新(52683)
- 科研(48736)
- 课题(48515)
- 国家社会(48031)
- 业(47751)
- 期刊
- 济(164219)
- 经济(164219)
- 研究(103081)
- 中国(71333)
- 管理(62012)
- 财(60899)
- 学报(58642)
- 科学(55209)
- 农(54096)
- 大学(45147)
- 学学(43213)
- 农业(36173)
- 融(35669)
- 金融(35669)
- 教育(35527)
- 技术(33575)
- 财经(28665)
- 业经(27434)
- 经济研究(27214)
- 经(24719)
- 业(21488)
- 问题(20602)
- 技术经济(19637)
- 科技(18540)
- 版(17797)
- 财会(17470)
- 贸(17201)
- 现代(16991)
- 商业(16905)
- 策(16132)
共检索到541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吴小萌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易受到专精特新政策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西部和东北地区尚未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放大效应,同时构建企业融通生态体系,加大对特定地区的政策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红
本文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激励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而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创新政策激励增大逐步减弱并呈现非线性的影响特征。从机制作用分析来看,环境规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在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方面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本文提出加强创新政策与环境规制的衔接,强化区域差异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共享绿色创新资源,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建立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明
政策制定者在设计创新政策时,应留意与研发资助紧密相关的学习效应及其积极的溢出效应。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研发资助引致的投入增量和产出增量,却严重忽略了研发资助的间接影响,例如企业管理实践的变化。创新主体与创新政策工具间的互动会在政策实施过程(或过后)作用于创新主体的行为,引发创新主体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此即行为增量。不同于投入或产出增量,行为增量重视企业内部的过程性变化。财务冗余指标对企业行为增量并无实际影响,而企业网络对行为增量有积极的影响。研究发现,投入增量与行为增量之间密切相关。这意味着那些想要改变管理方式的企业愿意在研发上进行持续投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谢晓锋
以是否获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单位为基本条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推动辖区内的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其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集聚度、提高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强度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资等途径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激励与保障作用。非试点城市应该借鉴这些先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推出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企业创新 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睿昕 李姚矿
本文选取2015—2020年沪深A股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归纳企业年报中政府补贴部分的创新关键词,精确科学地度量政府创新补贴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政府创新政策如何影响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实证结果表明,创新补贴对数字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呈现U型效应,而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交叉效应结果表明,两类政策工具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形成相互抑制的效应。渠道机制表明,政府创新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对数字企业的正面预期,缓解数字企业融资约束同时提升数字企业价值,从而影响数字企业创新活动。本研究丰富了关于数字企业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实证检验,为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精准施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华 王婉君
本文以企业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创新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基于浙江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供给政策和环境政策对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需求政策对创新能力不显著。不同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存在差异:产品创新能力对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有促进作用,工艺创新能力对财务绩效有促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与企业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对政策绩效有影响,产品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随着规模扩大而提高,中小企业工艺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滕旭东 苗红 吴菲菲 王小丽
创新激励和负责任创新是创新政策中的两种重要理念,其平衡态直接影响着创新政策质量。本文阐述了负责任创新与创新激励理念及基本关键词,并用基本关键词与语义相似词共同构建了表征创新政策理念的词库,在此基础上对2014-2016期间的创新政策理念平衡态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首先,该期间创新政策中这两种理念处于非平衡态,但有其阶段合理性。其次,自2016年以来,负责任创新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但关注"创新质量"、"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社会利益"等仍显不足。最后,创新激励理念中,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需要加强。本研究为分析评估创新政策理念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并证明具有可行性,其实践意义有助于厘清我国创新政策改进方向,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永友 叶倩雯
为实现创新驱动,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政府对创新型企业投入大量财政补贴。那么,政府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会带来企业创新行为吗?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部公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微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政府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证实,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财政补贴并没有激励企业更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产出。研究发现,获得科技补贴的创新型企业实际上有两种类型行为反应,一种类型反应是,获得补贴的企业没有实施任何创新活动,这部分所谓科技型创新企业更多是通过虚假"创新信号"骗取科技型创新企业认定和财政补
关键词:
R&D补贴 创新激励 两步决策 机制识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久灵 汪建康
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制定与实施了创新与能力券政策,这种政策以赠券的形式对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领域给予各种补贴,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新加坡政府实施的创新与能力券政策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主要内容、辅助计划的分析,促进对这一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同时探讨创新与能力券的运作机制及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创新券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与能力券 技术创新政策 中小微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生 柯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较强,如何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组织搜寻与知识管理理论,引入知识重构作为中介变量,战略柔性与激励型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知识搜寻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27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知识搜寻与技术知识搜寻均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知识重构在市场知识搜寻、技术知识搜寻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战略柔性正向调节知识搜寻对知识重构的影响;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知识重构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文章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为研究样本,探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税激励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区分财政激励政策和税收激励政策依然发现两者均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进行检验,发现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在高科技行业中更显著;同时,在区分企业融资约束差异后,发现在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学文 田华 陈劲
阐述了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的内涵和基本逻辑,构建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架构。研究强调: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打破了市场失灵理论的局限性,强调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型,主动投资、干预创新的全过程;做好国家创新战略方向的引领;主动决策和承担创新的重大风险;创造新的市场或机会等。构建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使命与战略、普适性政策、专项政策和产业政策四大层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实证研究政府创新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研发加计扣除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国企业私人性质的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从混合效应来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造成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不同分位区间的企业中,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从交叉效应看,总样本中,政府创新补贴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及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均形成相互抵消的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之间,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形成相互补充的挤入效应。这些交叉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的不同分位区间中,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上述经验证据既为创新政策领域研究增添了重要的中国经验,也为中国政府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楠楠 钟昌标
中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关键期,能否成功转换增长的"发动机"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政策在创新行为中通过改变竞争水平或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需要成本,先行国家的经验可以降低后发国家的探索成本。文章以美国和日本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政策比较为轴线,以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美国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和日本追赶美国时期推行的创新政策,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来指导我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企业创新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