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3)
2023(14246)
2022(12158)
2021(11305)
2020(9677)
2019(21789)
2018(21672)
2017(41921)
2016(22667)
2015(25290)
2014(24615)
2013(24542)
2012(22208)
2011(19800)
2010(19702)
2009(18382)
2008(18251)
2007(16086)
2006(14176)
2005(12643)
作者
(63741)
(52832)
(52612)
(49724)
(33831)
(25174)
(23827)
(20553)
(20025)
(18954)
(18124)
(17794)
(16981)
(16618)
(16134)
(16084)
(15782)
(15518)
(15078)
(15041)
(13105)
(12903)
(12649)
(12151)
(11909)
(11841)
(11787)
(11632)
(10495)
(10417)
学科
(95170)
经济(95059)
(92896)
(85468)
企业(85468)
管理(81301)
方法(42426)
数学(32888)
数学方法(32518)
业经(31706)
(29643)
(28852)
中国(22733)
(22599)
财务(22539)
财务管理(22516)
企业财务(21342)
技术(21341)
农业(20549)
理论(18887)
(18437)
(17994)
地方(17331)
(16792)
(16748)
(16066)
(15689)
贸易(15679)
(15188)
(14015)
机构
学院(319554)
大学(316677)
管理(134816)
(129714)
经济(127083)
理学(116323)
理学院(115158)
管理学(113525)
管理学院(112938)
研究(101093)
中国(77891)
(67526)
科学(61315)
(59728)
(50106)
(49826)
财经(47688)
(47209)
业大(46245)
中心(45451)
研究所(44996)
(43366)
北京(42531)
(39386)
农业(39164)
师范(39078)
(38236)
经济学(37383)
(37042)
商学(36563)
基金
项目(214551)
科学(170315)
研究(160344)
基金(156001)
(134090)
国家(132851)
科学基金(116522)
社会(101160)
社会科(95905)
社会科学(95881)
(85025)
基金项目(83369)
自然(75413)
自然科(73702)
自然科学(73685)
自然科学基金(72411)
教育(72100)
(69607)
编号(65787)
资助(63139)
成果(52015)
(48397)
重点(46974)
(46740)
(45771)
创新(44476)
课题(44071)
(42623)
项目编号(41348)
国家社会(41066)
期刊
(146685)
经济(146685)
研究(94858)
中国(59050)
管理(54895)
(48375)
(46402)
学报(44689)
科学(43578)
大学(34620)
教育(33916)
农业(32592)
学学(32517)
技术(30341)
(26647)
金融(26647)
业经(26309)
财经(23117)
经济研究(22434)
(19816)
(19329)
问题(18463)
技术经济(18333)
现代(16473)
科技(16455)
图书(16099)
理论(15441)
商业(15201)
财会(15113)
实践(13896)
共检索到47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宪聚   曾凯   任慧   曹春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征,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并能够提供差异化优势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在中国本土乃至全球细分领域获得“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双重引领地位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和强化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仍停留在实践观察、经验梳理和碎片化研究阶段,亟需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而已有长期研究的隐形冠军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参照。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已发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文献。首先,分析对比了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的特征内涵与重要异同;其次,在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机制过程、绩效表征、系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主题基础上,吸纳隐形冠军研究现状构建了整合分析框架。最后,从宏观政策环境层面、中观区域与网络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以及如何链接宏微观层面提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未来研究议题。本文有助于在专精特新企业“实践富矿”与“研究洼地”并生共存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理论,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启发和经验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宪聚   曾凯   任慧   曹春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征,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并能够提供差异化优势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在中国本土乃至全球细分领域获得“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双重引领地位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和强化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仍停留在实践观察、经验梳理和碎片化研究阶段,亟需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而已有长期研究的隐形冠军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参照。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已发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文献。首先,分析对比了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的特征内涵与重要异同;其次,在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机制过程、绩效表征、系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主题基础上,吸纳隐形冠军研究现状构建了整合分析框架。最后,从宏观政策环境层面、中观区域与网络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以及如何链接宏微观层面提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未来研究议题。本文有助于在专精特新企业“实践富矿”与“研究洼地”并生共存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理论,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启发和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峻质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是当下中小企业中的翘楚,相较于大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往往专注深耕于某一个细分领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整个国家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坚固基石。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本文参考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首先,总结学者们关于高科技企业成长性内涵的界定;然后,从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绩效、竞争能力、外部环境支撑、核心竞争力与信用风险等研究视角,以及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两个维度,全面梳理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对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进一步提出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设计框架的研究构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新朋   鲍菁铭   关昊   刘天森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创新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提升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情境—配置—能力”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外部支持、数字平台、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吸收能力、数字协作能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识别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及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两类企业数字创新形态,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创新。结果表明:第一,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构成企业数字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第二,从结果等效性视角出发,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两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配置主导—均衡型”和“配置主导—能力型”;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3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情境—配置共同主导型”“配置主导—能力型”“配置—能力共同主导型”。第三,比较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发现,其组态路径迥然不同,但资源柔性是通用核心要素。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平台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的关键,而非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依靠协调柔性和外部支持开展数字创新。结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创新提供路径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振铎  李新春  
资源是新创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但由于"新生弱性"与"小而弱性"导致资源约束无处不在。本研究聚焦于快速发展的创业资源拼凑理论,对资源拼凑的三个关键构念进行解读与拓展,分析其在突破创业约束中的关键作用,对比资源拼凑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关联与异同,梳理资源拼凑的驱动因素、测量与功效及其多元化运用的研究演化,给出资源拼凑在社会网络关系利用、企业成长等实践中的管理启示,并结合拼凑对创新的影响、互联网时代拼凑实施等方面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资源拼凑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就如何突破约束实现新创企业成长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侯伟凤  李健  
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规模、渠道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金融创新,以金融所能夯实科创基础、满足国之所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重要金融主体,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肩负着重要时代使命,也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应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部署,
关键词: 专精特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由雷  
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企业技术创新愈加重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制约与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因素,即根本因素、直接因素、关键因素和调节因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预测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厘清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层突破壁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路径选择。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化解重大危机、技术封锁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夯实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重要力量,打通经济双循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由雷  
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企业技术创新愈加重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制约与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因素,即根本因素、直接因素、关键因素和调节因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预测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厘清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层突破壁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路径选择。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化解重大危机、技术封锁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夯实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重要力量,打通经济双循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文江  钟春平  
风险投资通常与新兴高科技产业以及企业创新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风险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对于风险投资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观点之间存在较多分歧和争议。通过聚焦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研究的主要观点,总结提炼了风险投资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文献评价及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少佳   严方圆   崔白洁  
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水平成为决定专精特新企业能否跨越式成长的重要因素。专精特新企业因技术与发展路线的“专”“精”“特”“新”,业务发展迅猛,前途一片光明。在市场业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其内部管理运营能力的成长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水平成为决定专精特新企业能否跨越式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层级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创新型中小企业注重“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彤梅  李倩云  张玥  张克勇  戈童言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从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和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两方面探析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进一步地,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呈倒U型;数字化转型与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创新绩效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绩效,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春爱   沈志慧  
“专精特新”企业不同技术战略选择与实施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差异性影响。以2019—2021年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专利信息将企业技术战略划分为自主型—连续型技术战略、自主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合作型—连续型技术战略以及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实证检验了企业实施不同技术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对提高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效果更显著;当企业处于竞争激烈行业时,实施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更能有效提高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随着企业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实施合作型—连续型技术战略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更显著。研究对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建设意义,同时对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战略制定,进一步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