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4)
2023(6002)
2022(5073)
2021(4407)
2020(3831)
2019(8635)
2018(8361)
2017(16145)
2016(8734)
2015(9223)
2014(9138)
2013(8956)
2012(8130)
2011(6872)
2010(7325)
2009(6605)
2008(6386)
2007(5471)
2006(4657)
2005(4228)
作者
(25761)
(21378)
(20904)
(20142)
(13415)
(10300)
(9553)
(8057)
(7866)
(7654)
(7250)
(7245)
(6677)
(6610)
(6597)
(6579)
(6449)
(6193)
(6184)
(5894)
(5286)
(5107)
(5067)
(4741)
(4712)
(4681)
(4634)
(4549)
(4321)
(4217)
学科
(33076)
经济(33046)
(24485)
管理(24124)
(20102)
企业(20102)
方法(18829)
数学(16581)
数学方法(16436)
审计(12128)
(10917)
中国(8403)
(8086)
(7888)
财务(7876)
财务管理(7808)
企业财务(7585)
(7414)
(6993)
业经(6614)
技术(6384)
(6100)
银行(6076)
(5892)
金融(5892)
各类(5867)
(5672)
农业(5537)
环境(4988)
地方(4921)
机构
大学(120017)
学院(119215)
(48654)
经济(47678)
管理(45932)
理学(40320)
理学院(39864)
管理学(39185)
管理学院(38963)
研究(38503)
中国(29682)
(25221)
科学(24568)
(24545)
(24212)
业大(20627)
财经(20152)
(19941)
农业(19354)
(18475)
中心(18201)
研究所(17936)
(17730)
财经大学(15383)
经济学(15342)
北京(14515)
经济学院(13997)
(13741)
(13688)
(13660)
基金
项目(85331)
科学(67665)
基金(64050)
研究(57915)
(57578)
国家(57131)
科学基金(48949)
社会(38583)
社会科(36942)
社会科学(36926)
基金项目(34392)
(33530)
自然(33052)
自然科(32240)
自然科学(32232)
自然科学基金(31730)
(28216)
教育(26967)
资助(25882)
编号(21202)
重点(19690)
(19324)
(18005)
科研(17308)
(17193)
创新(16945)
国家社会(16771)
成果(16669)
计划(16638)
教育部(16520)
期刊
(45997)
经济(45997)
研究(33452)
中国(26712)
学报(22763)
(21445)
(20130)
科学(19387)
大学(16944)
学学(16359)
管理(14764)
农业(13630)
(11021)
金融(11021)
财经(9963)
审计(9432)
教育(9261)
经济研究(8880)
(8514)
技术(8418)
财会(7534)
(7371)
业经(6940)
(6697)
会计(6414)
业大(6280)
问题(6047)
统计(5792)
技术经济(5601)
科技(5551)
共检索到169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敏  袁天荣  
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审计收入,相应地,审计运营效率表现为审计质量和收入均衡的组织效率。事务所的资产具有很高的专用性,资产配置取决于组织治理。本文从分析专业性资产经济特征入手,在组织自主治理框架下,假设注册会计师个人努力为帕累托最优,研究专用性资产中准公共物品和注册会计师人数的配置效率,即审计质量和收入均衡的分布状态,以及运营效率的帕累托改进。研究表明,专用性资产中的准公共物品要素,对运营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同时提高审计质量和收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巍  陈丹  王海蓉  
要素拥挤问题是企业效率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backward bending)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的非经济区域,泛指所有生产要素,包括非流动性资产或非实物生产要素配置不当形成处置能力降低的“拥挤”现象。本文通过等产量曲线和总产量曲线比较,分析了生产要素拥挤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同时采用新古典微观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对其内涵进行研究,首次提出资产闲置是要素拥挤的基本表现形态,资产的专用性是产生拥挤进而形成企业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缪仁余  
要素相对价格左右着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TFP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劳动要素细分为普通劳动与人力资本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计31个省市TFP的变动,据以观察要素配置效率对TFP的影响,模拟要素价格在其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2003年以来要素配置效率呈负增长,是TFP增长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东部地区TF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趋于扩大,与此相伴随的是东西部地区之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以更快的速度趋于扩大,进一步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对TFP增长的制约;3要素价格是影响要素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要素价格的扭曲在现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物质资本要素价格相对偏高;4分别模拟物质资本价格下降、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价格上升,结果均显示改善了要素配置效率并相应地实现TFP增长,其中物质资本价格下降起着最显著的改善作用。为此,要重视市场环境建设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从要素配置效率上推动TFP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斌  
文章构建随机边界模型对我国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研究,并探讨要素价格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增长率2011年后出现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资本配置效率下降,劳动配置效率多年来则保持稳定;生产要素价格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显著,我国要素相对价格存在一定扭曲,劳动价格相对较低,资本价格过高。提高劳动价格适度降低资本价格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明  冯连勇  李波  林承耀  
文章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经典TOPSIS模型改进为PFHWD-TOPSIS模型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σ收敛与β收敛模型对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分布动态演进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各省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差异的σ收敛特征并不显著,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GDP、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开放水平对全国及三大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本文基于WIOT2016和ADB—MRIOT构建了我国2000—2020年分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在估算各行业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整体和分行业的要素配置效率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农、林、牧、渔业的配置效率持续改善,而金融业的配置效率持续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是导致我国2000—2015年要素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主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明显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及最优配置水平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反事实分析表明,配置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生产率效应,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时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分别提升28.02%和25.23%,处于最优状况下可提升约37.3%。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在市场间自由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本要素在行业间的错配程度;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扭转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增速普遍下滑的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福柱  王鑫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关于要素配置效率项的分解,采用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2008-2017年全国及分区域包含资本、劳动力及能源投入的服务业要素配置效率。结果表明,全国服务业要素配置效率大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其中,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对其促进作用最显著,能源要素配置效率次之,而数值为负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是拖累其提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服务业要素配置效率差异与地区内服务业省际平均产值规模相似,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递减态势,其三种要素的配置效率也因区域服务业经济运行特征相异而表现出异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渝琳  周桥  
面对单一的投资渠道以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目前养老金缩水严重,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单指数市场模型,RAROC理论以及VaR理论基础,构建风险调整后的均值-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部分市场化运营模式下的最优资产配置效率。结果表明,部分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更能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克服通货膨胀压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市场化模式下的资产配置原则,应该以无风险资产为主,适当的引入稳健收益型的风险资产,同时持股比例应该根据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有弹性的调整,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然  孟奇勋  余忻怡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探讨知识产权运营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联性。在梳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政策、关联政策和专门政策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系统、大数据金融产品、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应用联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第一,我国知识产权运营领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要存在3大瓶颈:数据要素产权界定不明、交易流转不畅及安全监管不易;第二,知识产权运营领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需从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数据汇聚共享、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数据产业化应用和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数据安全治理3个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彦英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在企业资源中的价值逐渐展现,数据要素在市场中日趋活跃,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文章基于宏微观一体化的视角,从数据资产提出的必要性入手,梳理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于数据资产概念的界定,构建数据资产的形成机制,深入探讨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并从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基于会计价值管理过程的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路径。最后,通过对数据资产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以数据资产要素市场价值管理需求为目标,定义数据资产的概念,并以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为出发点,构建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模式,为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提供理论参考,为数据资产在市场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李国珍  田红宇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