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6)
2023(8109)
2022(6557)
2021(6112)
2020(4964)
2019(11176)
2018(10999)
2017(22042)
2016(11737)
2015(12187)
2014(11764)
2013(11626)
2012(10545)
2011(9612)
2010(9690)
2009(9040)
2008(9083)
2007(8310)
2006(7234)
2005(6515)
作者
(31747)
(27636)
(26659)
(25691)
(16833)
(13115)
(11832)
(10486)
(10167)
(9617)
(9406)
(8951)
(8524)
(8478)
(8414)
(8054)
(7996)
(7774)
(7686)
(7647)
(6733)
(6641)
(6628)
(6314)
(6306)
(6082)
(5988)
(5971)
(5588)
(5444)
学科
(50921)
经济(50875)
(48580)
(42226)
农业(32446)
管理(26160)
(20682)
企业(20682)
方法(18672)
业经(18420)
数学(16911)
数学方法(16795)
(12405)
农业经济(12297)
中国(12239)
(11836)
(10096)
银行(10088)
地方(9914)
(9893)
贸易(9891)
(9857)
(9749)
(9570)
(9386)
农村(9368)
(9150)
金融(9150)
(8523)
发展(8518)
机构
学院(161706)
大学(155130)
(71350)
经济(70082)
管理(62304)
理学(54474)
理学院(53958)
管理学(53153)
研究(52929)
管理学院(52872)
(51699)
中国(45382)
农业(39214)
(31890)
业大(31790)
科学(31767)
(30411)
中心(27100)
(26616)
财经(25555)
(24507)
研究所(24049)
农业大学(23715)
(23466)
经济学(21853)
经济管理(20389)
经济学院(20058)
(19816)
(19365)
(19081)
基金
项目(111229)
科学(88659)
基金(83159)
研究(81689)
(72770)
国家(72019)
科学基金(62165)
社会(55278)
社会科(52160)
社会科学(52147)
基金项目(44586)
(44458)
自然(38845)
自然科(37944)
自然科学(37934)
自然科学基金(37313)
(35606)
教育(35013)
编号(32845)
资助(32485)
(30508)
(25314)
(24901)
成果(24823)
重点(24352)
国家社会(23878)
(23423)
(22963)
(22354)
(22039)
期刊
(81689)
经济(81689)
(58944)
研究(44628)
农业(39472)
中国(31971)
学报(27713)
(26042)
金融(26042)
科学(25483)
(23591)
大学(22088)
学学(21665)
业经(21364)
(17524)
管理(17120)
农村(14587)
(14587)
农业经济(14367)
财经(12352)
问题(12180)
(11278)
经济研究(11078)
技术(10658)
(10494)
教育(9916)
世界(9879)
经济问题(9229)
业大(9121)
农村经济(9121)
共检索到237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李宇豪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贷款模式,互联性贷款能够借助于自我履约机制而有效缓解农户道德风险,并因此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发展。一个待解之谜是:其自我履约的微观机理是什么?本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增加声誉资本损失和减少当期收益,专用性资产可以双管齐下强化声誉效应、促进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基于交易特性和农户禀赋异质性,不同专用性资产在促进自我履约的作用强度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按照指定性、交易性和物质性专用资产的顺序,它们在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方面的功能是依次下降的。此外,按照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李宇豪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贷款模式,互联性贷款能够借助于自我履约机制而有效缓解农户道德风险,并因此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发展。一个待解之谜是:其自我履约的微观机理是什么?本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增加声誉资本损失和减少当期收益,专用性资产可以双管齐下强化声誉效应、促进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基于交易特性和农户禀赋异质性,不同专用性资产在促进自我履约的作用强度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按照指定性、交易性和物质性专用资产的顺序,它们在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方面的功能是依次下降的。此外,按照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畜禽品的顺序,随着专用性的提高,产品专用性资产强化声誉效应、促进自我履约的效果则渐次提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廖祥乐  石晓敏  曾泽莹  
在农村,声誉固然可以促进信贷契约的自我实施,但其效果却随博弈期限的临近而趋于衰减。动态激励机制的引入,便显得必要。以个人而非小组为客户且贷款额随时间推移而递进的机制设计,使得互联性贷款可以通过克服声誉效应随时间而衰减的弱点并促进了契约的自我实施。但是,对此重要现象,并未有理论深究其内在作用机理,更鲜见来自于计量检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数理模型和计量检验表明:通过纵向预期递增的收益和横向比较的相对收入两个渠道,使得互联性贷款在无需抵押品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于动态激励来增加声誉资本、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曾泽莹  何璟  
"公司+农户"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互联性贷款,既是一种内生性的市场化农户贷款模式,也是依赖声誉效应的自我履约机制。从声誉视角,本文为其存在逻辑与自我履约机制提供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并深入阐述声誉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在声誉外部性的农村,产品市场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声誉,通过信号功能而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并使追求合作剩余与声誉租金最大化的交易双方选择互联性贷款;通过交易功能,声誉资本能使贷款者在产品市场上对信贷违约者施加可置信的私人惩罚。政策寓意是:基于非审慎的功能监管理念,监管部门应引导互联性贷款的健康发展,以释放它在促进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方面的巨大潜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  吕杰  
本文利用博弈方法,对农户土地流转履约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双方约定的惩罚额度、专用资产投资、声誉机制对农户履约选择有重要影响作用。当考虑专用资产投资因素及声誉因素时,农户土地流转履约条件的范围有所扩大,农户更倾向于履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其更接近所谓的纯粹自我履行契约。本文在理论上论证了资产专用性沦落沉没成本和声誉资本的贬值是对财务契约违约者的私人惩罚机制,同时也构成了缔约者的私人履约资本。因此财务交易包含的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主体的声誉是构成财务契约自我履行的基础,也是决定财务契约自我履约范围的关键因素。随后,本文以由MBA和MPAcc学员为被试对象进行一项实验,检验了资产专用性、交易主体的声誉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财务契约自我履行促进作用的理论假说,同时也检验了在相同条件下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促进财务契约自我履行。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财务契约自我履行的机制提供进一步的检验证据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国企业财务契约履行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钱文荣  
在法律还未解禁、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自我履约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研,按制度推动方向,将我国农地产权抵押贷款归纳为以贵州凤冈县为代表的政府供给推动型、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供给推动型、以宁夏同心县为代表的农户需求推动型三种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自我履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不同贷款信用设定,导致了自我履约结构和范围的差异。与政府供给推动型模式相比,金融机构供给推动型和农户需求推动型模式的自我履约结构更强调资产专用性和声誉成本,自我履约范围更大,模式更具有稳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泽双  潘丽丽  申飞鹏  
声誉价值损失量的大小是决定科研人员是否履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科研人员违约时影响声誉价值损失量的因素及其与声誉价值损失量相关关系;建立了声誉价值损失量模型,提出提高科研契约履约率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宗毅  李莉  
运用Florence Littauer的性格分类法,将农户户主性格分为:力量型(C型)、完美型(M型)、活泼型(S型)以及和平型(P型)四类,并构建考虑户主性格变量的Logistic模型,基于"农分期"9 253份农户贷款数据考察了户主性格对农户信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性格显著影响农户借贷履约行为,性格类型中违约倾向按照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力量型(C型)、完美型(M型)、活泼型(S型)、和平型(P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传辰  邢衍栋  
青年创业项目的弱质性、高风险以及有效抵押担保的缺失造成了其融资难题。山东省枣庄市形成的政府主导、团委和人民银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模式,通过信用评价、信用档案建立等公共金融服务的提供,降低了青年创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多层次的金融创新产品有利于其贷款风险的有效防控和声誉机制的形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宋新红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涉及的当事人多,法律关系复杂。虽然该险种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出现的纠纷非常多。处理这种复杂的纠纷时,在实体法上要分清各个合同性质,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然后根据实体法上的法律关系解决诉讼法上的问题,依法保证该险种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海燕  杨良  杨鹏  
本文发展了一个包括成员筛选在内的基本框架,对农户组成借款团队时可能存在"匹配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户小组贷款的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基于这一研究,我们认为,在正向匹配效应下,通过提供信贷合约选择,贷款机构的小组贷款模式能够解决农村信贷市场抵押物缺失导致的失灵问题。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以及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已经改变了曾经成功推行的小组联保模式的适用性,尤其是越需要小组贷款的欠发达地区,越缺乏小组贷款的社区基础。这样的悖论,意味着我国的农户联保贷款模式需要做较大的思路调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额度小,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和消费性资金需求。对客户信贷分层研究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声誉机制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钰  宋坤  
在农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为放宽对土地融资的限制性规定,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全国展开。成都温江实施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引入了花乡农盟合作社作为第三方处置企业,成功将贷款违约率降至零。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结合花乡农盟合作社参与放贷的案例研究了成都温江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履约机制,为该项贷款在其他地区推广提供创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法律参与的第三方实施机制和信任、声誉、奖惩等自我实施机制相结合时能促进不完全契约的履约。此外,有效的评估机制和市场化处置机制能为契约的正常履行提供基本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红  刘兆征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包括信息和信任机制、重复博弈和信誉机制、严厉的惩罚机制、灵活的担保机制、女性市场定位机制等。以湖北农村非正规金融为例,对它的履约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性。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压制、取缔非正规金融的行为不可取,强制性地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行为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放松管制,引导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