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8)
2023(8899)
2022(7224)
2021(6501)
2020(5632)
2019(12613)
2018(12325)
2017(24489)
2016(12954)
2015(13972)
2014(13965)
2013(14091)
2012(12628)
2011(10917)
2010(11165)
2009(10745)
2008(11085)
2007(10203)
2006(8890)
2005(8528)
作者
(37259)
(31285)
(31277)
(29442)
(20073)
(14920)
(14129)
(11959)
(11581)
(11326)
(10597)
(10352)
(10182)
(9959)
(9738)
(9386)
(9271)
(9191)
(9067)
(8846)
(7714)
(7572)
(7551)
(7134)
(7066)
(6947)
(6944)
(6832)
(6246)
(6177)
学科
(77596)
(74308)
企业(74308)
(62818)
经济(62756)
管理(58412)
方法(28736)
业经(25950)
(24629)
数学(20863)
数学方法(20714)
(20655)
财务(20643)
财务管理(20630)
(19949)
企业财务(19668)
技术(16705)
农业(15280)
(13186)
(13116)
(12658)
理论(12295)
企业经济(12263)
(11811)
中国(11769)
经营(11543)
技术管理(11074)
(10717)
(10025)
贸易(10020)
机构
学院(196555)
大学(190865)
(86496)
经济(85092)
管理(84299)
理学(72736)
理学院(72125)
管理学(71314)
管理学院(70941)
研究(56731)
中国(46078)
(42146)
(38295)
财经(33763)
科学(32447)
(32033)
(30630)
(29796)
(27959)
业大(26988)
中心(26012)
经济学(25768)
商学(25600)
商学院(25387)
农业(25262)
财经大学(24971)
研究所(24930)
(23520)
经济学院(23414)
北京(23405)
基金
项目(125617)
科学(102529)
基金(95523)
研究(91109)
(82063)
国家(81328)
科学基金(73221)
社会(61313)
社会科(58346)
社会科学(58331)
基金项目(50612)
(49404)
自然(48285)
自然科(47337)
自然科学(47324)
自然科学基金(46604)
教育(40745)
(39786)
资助(38636)
编号(35148)
(32884)
(29895)
(28128)
重点(27244)
创新(26902)
成果(26695)
(25944)
国家社会(25801)
(25162)
人文(24855)
期刊
(97858)
经济(97858)
研究(54540)
(37738)
管理(37208)
中国(33313)
(30136)
科学(26153)
学报(25641)
农业(20806)
大学(20195)
学学(19582)
(18674)
金融(18674)
技术(18648)
业经(17917)
财经(17694)
经济研究(15494)
(15268)
(13743)
技术经济(13212)
问题(12547)
财会(12305)
教育(12241)
现代(10840)
商业(10552)
(10351)
世界(9975)
会计(9373)
经济管理(9369)
共检索到288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黎波  吴勇志  柳钢  
本文从专用性投资、博弈扩展的角度对企业网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由于企业网络中的成员不可收回的专用性投资形成的可置信承诺使得每一个成员都形成一个自我实施的单边协议,于是成员企业的收益也随着网络的扩大而递增。在自利原则与理性决策的条件下,企业交易的博弈扩展使得企业网络形成并发展起来。另从可置信承诺、重复博弈的角度对企业信任建立过程中关键的两个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企业信任机制是"内生"的观点。最后,提出了企业网络形成与企业信任机制建立同一性的说法,表明这两个事物的根本作用因素是一致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波  
企业规模扩张的动力根源在于政府和企业两个行为主体对企业边界的认知态度趋同,期望通过企业扩张战略的选择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此过程中,为防止和抑制政府及企业的非理性行为,需采取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激励国有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路径的市场化;健全企业家市场,提倡企业家精神;完善法制法规,加强企业监管;引导企业制定谨慎扩张的组织发展规划等5项措施,构建公平型政——企网络关系,为企业成长和适度扩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维阳   唐可欣   刘雨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深化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金融企业不断完善全球战略布局。金融企业通过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为其他行业的全球扩张提供了金融支撑,推动了国际业务往来与资本流动,建构起了城际联系网络。论文以中国金融企业全球布局的时空演化为切入点,基于城市网络的分析方法,探究1979—2019年中国金融企业链接全球城市的网络塑造过程。研究发现:(1)中国金融企业全球扩张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明显;(2)随着全球分支机构数量和扩张范围的增加,扩张由主要世界城市延伸到全球范围的中小城市,亚太地区、离岸金融中心、欧美主要金融中心等成为网络中重要节点;(3)城际联系主要是通过金融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式、“总部—区域中心—分支机构”式和收购式扩张等3类扩张模式塑造而成。最后,探讨了国家经济战略与地缘关系、企业性质差异、节点城市或国家的特点等对企业扩张路径和城际联系形成的影响,为金融企业全球扩张及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广永  唐成伟  杨凤鲜  
企业网络形成的外部动因有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文章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分析层次,以企业为分析单元,深入剖析企业网络形成的外部动因,然后运用企业网络形成外因的剖析结果,以华为公司企业网络构建的外部动因为实证案例加以验证,证实企业网络形成的三层面外部动因的理论建构,最后结合考虑企业网络形成的内部动因,总结企业网络形成外部动因的理论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松荫  
企业网洛是对地域生产体系急剧变化提出的挑战的独创性的回答,其形态则取决于城市体系的形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恕立  刘文武  胡宗彪  
企业投资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为目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过程,但不同的扩张方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本文基于范围经济理论,对企业范围扩张的投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将范围扩张界定为企业在多个行业即经营范围上的投资扩张,主要包括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扩张两种方式。企业范围扩张的投资效率除受到一般投资效率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影响外,还会受到范围扩张的协同效应与协同成本的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企业资源理论,探讨了范围扩张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基于作业成本法,分析了范围扩张的协同成本构成。最后,构建了企业范围扩张的边际投资效率理论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业坤  李维安  
地方政府以行政方式推动民营企业投资扩张是造成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以2004—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分析了地市级政府面临的政绩压力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政治关联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政绩压力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地区固定效应后,地方政府政绩压力影响辖内民营企业投资,政绩压力特别是经济增长压力越大时,辖内民营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政治关联弱化了政绩压力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政绩压力特别是经济增长压力时,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地方性政治关联对政绩压力推动民营企业投资扩张的弱化作用更为显著。政绩压力特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  
部委与地方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所衍生的政治地理因素是地区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角度考察政策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文献以及从部委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不同,文章主要从各部委及其官员角度研究政治地理影响微观企业的机理与渠道。文章以2007~2014年上市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与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地理因素越突出,企业投资规模和过度投资越严重,这一正相关关系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换届年份,政治地理因素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有所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的影响不同;制度效率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弱化了政治地理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文章有助于人们理解政治地理影响微观的经济基础,也为深入剖析政治地理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经济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认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宏亮  敖华  
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合意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企业规模扩张的特殊合意性在于微观上利用规模经济,宏观上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可行性分析则表明,市场竞争的强化促使资源向优势大企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张具备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企业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正在逐步得到满足。文章提出,企业规模扩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关键是要消除阻碍企业规模扩张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利用产业组织政策保护和引导企业专业化扩张。具体而言,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化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壁垒的限制;二要鼓励不同类型企业优化重组,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三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融资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张骁  杨忠  
虽然国际化扩张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情境性和边界条件,但过去很多学者都将目光集中在对企业国际化扩张与绩效之间主效应关系的研究上,忽略了对边界条件的探索。文章分别从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连带出发,通过对江苏省115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商业连带和政治连带是如何调节企业国际化扩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连带正向调节企业国际化扩张与绩效之间关系,且它的调节作用要高于商业连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界对企业国际化扩张对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解,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壮雄  董洁妙  郑童  
基于2007—2013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和Aid Data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网络和对外援助对企业出口目的国边际扩张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以往的出口网络会引导企业新进入出口目的国的方向,而政府的对外援助能放大出口网络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那些与其出口网络相近的受援国。区分不同类型的出口行为发现,出口网络和对外援助对存在边际扩张的企业的持续性出口和试探性出口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但在网络和援助的协同作用下,企业更倾向于在市场中建立持续性的出口关系。最后,本文发现,出口网络的导流作用会促使新出口商以更低的价格和更低的质量进入目标国,但对外援助可以部分缓解出口网络的负面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科  
规模经济、"行政权威"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边界是决定企业交易成本节约程度的三大核心要素,而企业内部的知识扩张与学习成本是决定上述三大核心要素作用大小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扩张机制,包括知识的"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学习效应"、"替代效应"和"群力效应"则是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知识转化与学习成本节约的主要动力,也是引致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单位学习成本递减以及企业能力异质性的根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元国  
集群的演进升级是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区域层面的集群企业网络演进与微观层面的龙头企业集团组建结合起来,分析了集群演进升级中的组织结构变化问题。集群企业网络"竞合"机制中的竞争和合作属性随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组合方式,其演进方向为"联合式"企业网络格局,该格局中形成的龙头企业集团是我国传统集群升级的重要组织载体。根据集群企业网络类型的不同,龙头企业集团的形成机理有"合作.竞争.联合"、"合作.联合"、"竞争.联合"和"综合式"四种主导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清华  刘海虹  
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常选择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增长方式,但持续增长的企业并不多。哪些因素决定了企业增长的差异?怎样的扩张战略能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本文试图对企业增长的理论做点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许多国有企业成功地进行了改组,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是企业改革的显著成绩;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苦无出路,这是企业改革的突出难点。对于严重亏损企业,正常的对策是实行破产或兼并。《企业破产法》(试行)自1988年11月1日实施(1986年12月2日公布)以来,始终处于试行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债务损失大,特别是大量银行贷款无望收回;二是破产企业的设备厂房大都陈旧过时,拍卖清偿困难;三是待业职工安置困难重重,社会问题比较尖锐。相比较而言,兼并的方式(1986年初几部委曾制订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众所周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