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2)
2023(9859)
2022(8062)
2021(7684)
2020(6482)
2019(15014)
2018(15013)
2017(29337)
2016(15391)
2015(17026)
2014(16889)
2013(16435)
2012(14916)
2011(13335)
2010(13515)
2009(12493)
2008(12376)
2007(11261)
2006(9787)
2005(8819)
作者
(43759)
(36309)
(36245)
(34734)
(23294)
(17475)
(16383)
(13971)
(13728)
(13232)
(12383)
(12360)
(11720)
(11690)
(11215)
(11143)
(10940)
(10611)
(10593)
(10395)
(9151)
(8923)
(8857)
(8396)
(8296)
(8137)
(8132)
(7961)
(7336)
(7190)
学科
(63794)
经济(63749)
管理(53789)
(53696)
(47558)
企业(47558)
方法(32585)
数学(28593)
数学方法(28025)
(17930)
技术(17757)
中国(16714)
业经(14995)
(14637)
理论(13195)
(12982)
(12841)
(12822)
财务(12793)
财务管理(12776)
技术管理(12415)
企业财务(12359)
(11087)
银行(11075)
(10605)
金融(10604)
(10540)
地方(10156)
农业(9942)
产业(9916)
机构
大学(221604)
学院(220891)
管理(91717)
(89427)
经济(87661)
理学(79743)
理学院(78956)
管理学(77446)
管理学院(77016)
研究(67611)
中国(51802)
(45418)
(42211)
科学(41545)
财经(34247)
(32917)
(32278)
中心(31804)
(31562)
业大(31203)
(31117)
研究所(30053)
北京(28149)
经济学(27683)
(26733)
师范(26410)
(26278)
财经大学(25768)
经济学院(24897)
商学(24801)
基金
项目(150992)
科学(121394)
基金(111646)
研究(108532)
(97502)
国家(96762)
科学基金(85081)
社会(70488)
社会科(67067)
社会科学(67053)
(59941)
基金项目(58629)
自然(56201)
自然科(55076)
自然科学(55064)
自然科学基金(54172)
教育(51381)
(50027)
资助(46408)
编号(42628)
(36798)
成果(34725)
重点(33804)
创新(33461)
(33161)
(30987)
国家社会(29485)
课题(29449)
教育部(29028)
科研(28730)
期刊
(91691)
经济(91691)
研究(61056)
中国(42392)
管理(36332)
(33848)
学报(33406)
科学(31670)
(27181)
大学(25528)
教育(24128)
学学(23954)
技术(21619)
(19778)
金融(19778)
农业(18316)
财经(17387)
经济研究(15905)
(14966)
业经(14769)
技术经济(12773)
(12750)
统计(12669)
图书(12627)
科技(12373)
问题(11411)
(10768)
决策(10448)
理论(10178)
商业(10117)
共检索到31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信息结构两个企业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间合作动机的调节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以我国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产品发展阶段和产业地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信息结构以横向为主导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反之,人力资本专用性弱及纵向信息结构与外部创新相对应。并且,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德俊  赵曙明  唐翌  
由谁观察信息 ,观察什么信息 ,怎样传递信息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结构。一般而言 ,企业的信息结构分成横向信息结构和纵向信息结构两种。横向信息结构与专用性人力资本 ,纵向信息结构与通用型人力资本相互匹配。相对应地 ,企业要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必须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以纵向信息结构为主的企业应该采取外部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而对以横向信息结构为主的企业应该采取内部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崔成  
人力资本结构对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章首先将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分解为构思形成、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四个阶段,在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分类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分为研发型、技能型、管理型和营销型人力资本四类,并且依据受教育年限将宏观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同时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下每一个技术创新阶段所对应的人力资本类型,得出结论:对于自主创新起作用的主要是高级人力资本,而对于模仿创新,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都对其产生重要作用;初级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荣  陈敬良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非均衡性。我国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以强制性为主导,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海杰  张喜珍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特征 ,其与企业的非人力资本间的合约需有严格的保护。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现实情况下 ,应对西方通行的委托代理式的企业治理模式进行超越 ,构建企业家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专用性的非人力资本所有权一体化的抵押式企业治理模式 ,解决因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竞争不充分而造成的对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失灵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一力  
区域创新模式和人力资本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由于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而使区域创新模式大不相同。按照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区域创新模式表现为制度创新密集模式、技术创新密集模式、双密集模式和创新双陷阱等四种类型。通过对温州、西安和深圳创新模式的实证比较,本文认为,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模式要补足与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俊杰  钟昌标  
文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双重视角,利用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融资模式对区域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直接影响及交互影响。直接影响的研究表明,信贷相对股权规模更大的融资模式在抑制区域创新数量的同时激励创新质量提升,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忽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牵制作用;基于融资模式与人力资本结构的交互研究进一步发现,信贷主导的融资模式通过阻碍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加剧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两个渠道挤出区域创新数量和质量,且两个渠道对创新数量的挤出效应远大于对创新质量的挤出效应;分区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维度,上述挤出效应均呈西高东低态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正银  
企业的存在、发展、成熟与衰退的演化过程蕴含着不同特征的任务。本文运用过程与效果两因素将任务的复杂性分成 5阶 (包括 0阶 ) ,深入地剖析了这 5阶复杂性任务与资产的专用性 ,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专用性、专有性及通用的专有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指出复杂性任务与人力资本的不同组合其治理成本存在着差异 ,其选择的治理模式也应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 ,推断出相应的理论命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长明  赵景峰  
如何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有效弥补“供给缺口”,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基于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从理论和经验层面考察了与技术环境相匹配的创新模式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显著的持续驱动效应,模仿创新则无显著影响,且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表现为明显的阻碍作用;创新驱动与技术环境协调发展的推动效果更强;创新驱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而模仿创新的后发利益增量边际递减。创新模式与技术环境存在一定匹配关系,在技术环境的合理区间才能最大化创新的驱动效应。为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平衡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结合区域技术进步阶段,在完善技术环境的同时设计梯度分层的技术进步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支春红  杨有红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传统收益分配模式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分析,认为EVA是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的理性选择,并提出了EVA索取模式和EVA奖金模式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介绍了国外企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本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人力资本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未来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颖  张凤林  
经典的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会引发敲竹杠行为从而导致专用性投资的无效率。本文通过在经典的敲竹杠模型中引入关于雇员能力的不对称信息,构建一个新的模型来分析企业工资合约的刚性与灵活性,以解决敲竹杠所导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分析表明:从保护雇佣双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看,固定工资合约优于灵活工资合约;且在固定工资合约下,雇员虽然仍可能面临敲竹杠风险,但敲竹杠未必妨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一力  
一、人力资本定义、分类 1.人力资本的定义。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奠基者之一的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舒尔茨,1962);而萨洛(1970)提出"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