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4)
- 2023(19195)
- 2022(16162)
- 2021(15133)
- 2020(12628)
- 2019(28922)
- 2018(28317)
- 2017(54493)
- 2016(28989)
- 2015(32654)
- 2014(32261)
- 2013(32140)
- 2012(29891)
- 2011(27130)
- 2010(27378)
- 2009(25550)
- 2008(24573)
- 2007(21714)
- 2006(19292)
- 2005(17634)
- 学科
- 济(125019)
- 经济(124883)
- 业(85393)
- 管理(84668)
- 企(69973)
- 企业(69973)
- 方法(53552)
- 数学(46755)
- 数学方法(46352)
- 中国(40822)
- 农(33485)
- 财(32690)
- 融(30233)
- 金融(30232)
- 地方(29220)
- 银(28732)
- 银行(28687)
- 行(27674)
- 业经(27634)
- 制(25605)
- 贸(24320)
- 贸易(24299)
- 学(23763)
- 易(23589)
- 农业(23027)
- 技术(21904)
- 务(21273)
- 财务(21196)
- 财务管理(21158)
- 企业财务(20091)
- 机构
- 大学(414569)
- 学院(411364)
- 济(175614)
- 经济(172049)
- 管理(161510)
- 研究(144917)
- 理学(138501)
- 理学院(136974)
- 管理学(134965)
- 管理学院(134209)
- 中国(115183)
- 京(89625)
- 科学(84986)
- 财(81507)
- 所(72553)
- 中心(66510)
- 研究所(65599)
- 财经(64850)
- 农(64683)
- 江(60070)
- 经(59139)
- 北京(57885)
- 业大(57663)
- 经济学(54139)
- 范(54092)
- 师范(53607)
- 院(52067)
- 农业(50167)
- 州(49124)
- 经济学院(48842)
- 基金
- 项目(274013)
- 科学(216626)
- 研究(203387)
- 基金(200472)
- 家(174410)
- 国家(172747)
- 科学基金(148166)
- 社会(130625)
- 社会科(124053)
- 社会科学(124022)
- 基金项目(105223)
- 省(104191)
- 自然(93781)
- 教育(92428)
- 自然科(91619)
- 自然科学(91599)
- 自然科学基金(90013)
- 划(88156)
- 资助(83165)
- 编号(82071)
- 成果(67221)
- 部(61740)
- 重点(61289)
- 发(61062)
- 创(57144)
- 课题(56684)
- 国家社会(54689)
- 教育部(53447)
- 创新(53369)
- 人文(51824)
- 期刊
- 济(193655)
- 经济(193655)
- 研究(128657)
- 中国(84911)
- 财(62495)
- 学报(61490)
- 管理(60489)
- 农(59271)
- 科学(58602)
- 融(50764)
- 金融(50764)
- 大学(47335)
- 教育(45888)
- 学学(44339)
- 农业(40851)
- 技术(36488)
- 财经(32373)
- 经济研究(31647)
- 业经(30265)
- 经(27773)
- 问题(24977)
- 业(21964)
- 技术经济(21251)
- 图书(21126)
- 贸(21125)
- 理论(20059)
- 世界(19657)
- 科技(19299)
- 国际(19052)
- 现代(18226)
共检索到63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威 郑子龙
文章从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各自的比较优势入手,构建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博弈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微观项目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影响最优股权架构的主要因素与内在逻辑。结果表明,随着私人持股比例的增加,私人部门在项目中拥有更多的剩余收益分享权与控制权,因此更有动力实现专有技术转让,从而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可见,从项目总成本最小化的角度来看,项目的股权架构是公私双方博弈的结果。公私双方融资成本差异越小或者私人部门参与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越强,混合股权架构的有效选择越多,双方在协商股权架构时空间越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子龙
文章采用108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意愿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私人投资PPP项目的可能性与投资额都受到政府治理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政府治理的改善,私人部门的投资信心得到提升。这种影响随着经济增速、历史投资额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对于不同行业和类型的PPP项目,私人部门的投资信心对政府治理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政府推广PPP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推出相关的规范或规则,而是要从改变自身入手,建立相关监督机制来约束政府行为,建立政府尊重契约、遵守规则的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子龙
文章采用108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意愿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私人投资PPP项目的可能性与投资额都受到政府治理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政府治理的改善,私人部门的投资信心得到提升。这种影响随着经济增速、历史投资额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对于不同行业和类型的PPP项目,私人部门的投资信心对政府治理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政府推广PPP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推出相关的规范或规则,而是要从改变自身入手,建立相关监督机制来约束政府行为,建立政府尊重契约、遵守规则的信誉。在积极完善政策环境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应着眼于提升自身的治理效率,以达到促进PPP项目推广的最佳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曹国强
本文基于1989-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发展中国家视角考察了西式民主变革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西式民主变革导致其收入不平等显著恶化。并且相对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受到的挤压更加严重。在机制上,我们发现西式民主变革首先迫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农业转向制造业,收入不平等因此扩大,继而由于再分配政策偏向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恶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式民主并非善治的代名词,开不出弥合贫富差距的药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国家治理模式与政治体制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自身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等实际国情,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才是国家的长治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中 周勤
全球化趋势能显著的降低绝对贫穷的数量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当具体分解全球化因素时,贸易自由化和信息流动是发展中国家绝对贫穷数量降低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方面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本文也兼论了经济增长作为全球化影响贫穷的中间因子的不正确性。
关键词:
全球化 绝对贫穷 KOF指标 包容性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朱正芹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IPO后的股权与债权的融资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因素以及企业的初始市值 ,于是我们选取了家庭耐用消费品行业以及纺织和服装行业的上市公司 ,对同行业间各组匹配公司进行直接比较 ,从而发现 :站在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角度考虑 ,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这主要是股权融资的软约束造成的企业经营业绩下滑 ,进而导致企业进行多次股权融资行为后市场价值下跌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多次股权融资(SEO) 软约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洪勇 苏敬勤
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是内外部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内涵加以界定,以产业环境驱动、技术合作网络、外部技术转移和内部技术努力4个维度的各因素为基础,构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1家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产业环境驱动维度的因素都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对能力提升呈正向影响,市场压力对能力提升呈负向影响;技术合作网络维度的纵向和横向技术合作关系对技术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外部技术转移对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出显著负向影响;内部技术努力中的技术投入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氛围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丽
通过中国和东盟在宏观环境、投资政策、融资渠道、税收制度、基础设施方面比较,提出我国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善投融资环境:优化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缩小区域差距、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力度。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投融资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志帆 龙晓旋
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技术对应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风险较低的成熟技术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高风险高投入的创新技术而言,金融市场融资更为合适。新结构经济学倡导,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来源从吸收模仿转向研发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结构需要实现从"银行主导"到"市场主导"的转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一国与世界技术前沿的距离。在远离前沿的技术水平上,偏向银行部门的金融结构对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接近前沿的技术水平上转变为负。银行业内部较高的集中度与垄断利润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影响可能是金融结构不能实现适时转型的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淑平 王济民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价值链融资方式日益被国内外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借鉴分析马里、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价值链融资方式运营的框架结构、经营类型、优缺点等,总结出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业 价值链融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杰裕 余芳睿 温洁洁
经济理论及一些国家的经验都表明金融自由化能提高储蓄率,但是近年来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这一结论。本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重新设定,通过三个发展中国家:智利、马来西亚、韩国的经验证据来继续探讨金融自由化对储蓄率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有稳健的证据支持金融自由化促进储蓄率上涨的结论,且该结论对中国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储蓄率 利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景永平
农村低息贷款政策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措施对于摆脱当时的农业危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加批判地因袭发达国家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低利率政策,不仅未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预期的发展,而且给经济生活造成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晶 焦永香
吸引国际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而能否有效利用国际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与什么国家签订什么样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因此关于双边投资协定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09—2019年83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数据为样本,探讨BITs数量与质量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BITs数量策略不能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BITs质量选择策略(即与区域性生产网络核心国家共同签订BITs)能够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与不同生产网络核心国家签订BITs可以通过“引资”“引技”“引制”渠道提升发展中国家投资效率。研究结果为发展中国家选择BITs的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为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BITs发展自身经济提供政策启示,同时也为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利用BITs网络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潘春阳 吴柏钧
惩治腐败和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1996年到2014年138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探索了腐败控制降低一国贫困率的新机制,即促进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我们发现:第一,腐败控制显著促进了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第二,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显著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率;第三,"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腐败控制是通过促进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进而降低一国贫困率的。文章的发现是对发展中国家腐败与贫困关系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不但有助于理解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的制度基础,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设计反贫困的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