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7)
- 2023(6833)
- 2022(5279)
- 2021(4899)
- 2020(4013)
- 2019(8945)
- 2018(9050)
- 2017(17340)
- 2016(9642)
- 2015(11176)
- 2014(11551)
- 2013(10933)
- 2012(10156)
- 2011(8832)
- 2010(9337)
- 2009(8883)
- 2008(9319)
- 2007(8701)
- 2006(8135)
- 2005(7912)
- 学科
- 济(40348)
- 经济(40275)
- 业(26785)
- 管理(26343)
- 企(20891)
- 企业(20891)
- 农(14927)
- 中国(14879)
- 方法(11031)
- 学(10846)
- 财(10482)
- 业经(10354)
- 制(9793)
- 农业(9555)
- 土地(8595)
- 数学(8535)
- 地方(8461)
- 数学方法(8260)
- 发(7705)
- 银(7416)
- 银行(7404)
- 行(7011)
- 体(6990)
- 理论(6756)
- 融(6717)
- 金融(6716)
- 贸(6637)
- 贸易(6630)
- 易(6434)
- 策(6214)
- 机构
- 大学(141111)
- 学院(139584)
- 济(54115)
- 经济(52670)
- 研究(51856)
- 管理(48578)
- 中国(41782)
- 理学(39561)
- 理学院(39024)
- 管理学(38049)
- 管理学院(37809)
- 京(32625)
- 科学(31871)
- 财(27789)
- 所(27500)
- 农(26477)
- 江(24860)
- 中心(24491)
- 研究所(24234)
- 北京(21143)
- 范(21089)
- 师范(20906)
- 财经(20795)
- 业大(20438)
- 农业(20269)
- 州(19297)
- 经(18697)
- 院(18626)
- 省(18257)
- 师范大学(16757)
- 基金
- 项目(83292)
- 科学(64637)
- 研究(62073)
- 基金(59031)
- 家(52743)
- 国家(51830)
- 科学基金(42829)
- 社会(38990)
- 社会科(36592)
- 社会科学(36577)
- 省(32046)
- 基金项目(30124)
- 教育(28205)
- 划(27163)
- 自然(26487)
- 编号(25958)
- 自然科(25840)
- 自然科学(25831)
- 自然科学基金(25333)
- 资助(24237)
- 成果(23152)
- 重点(18926)
- 课题(18715)
- 发(18137)
- 部(18058)
- 性(16207)
- 国家社会(16158)
- 创(16141)
- 大学(15505)
- 科研(15472)
共检索到239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爱先(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要健全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这一要求,精准地将制度建设提到了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首位。然而,作为国家战略和制度规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铮 金鑫
土地聚集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镇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的空间转变。从时间维度上看,城镇化早期普遍存在土地资源粗放利用问题。随着城镇的快速扩张,集聚效应、市场价格效应、外部性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等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既是城镇化进程的产物,又进一步对城镇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总体上说,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个先恶化后促进的关系变化。应从加强土地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市场化改革、发展集约型城镇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海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土地管理、实现永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错位、粗放式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不够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扭曲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我们应当致力于:树立集约用地意识,落实集约用地共同责任;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立体发展,适度提高用地强度;挖掘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小勇
在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需要付出相应的土地资源代价,会遇到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西部地区一方面要做好保护,一方面又要利用,这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集约利用土地,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新路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提法创新,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出:其核心的转变,在于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强调和提升。这一质量要求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与合理布局,也包括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综合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土地制度改革。而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在把控好建设用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归纳与统计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第一,从部门配置角度看,表现为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第二,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城乡用地结构快速转变;第三,从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土地利用的区域不均衡;第四,从功能配置的角度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资源 配置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妥善解决农业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村土地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且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梳理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基础上,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几点建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和质量,促进社会综合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 土地流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帆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保证现有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走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问题后,提出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改革创新方向,并强调集约用地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问题 改革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文豪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五个方面矛盾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耕地、生态用地的矛盾关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非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三是住宅建设用地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四是保障房住宅用地供应与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矛盾关系;五是政府调控与城镇化自然进程的矛盾关系。这五对矛盾关系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但更多的是统一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土地供给侧的矛盾关系。从长远来看,在土地供给侧矛盾基础上创造和衍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超级红利,不仅没有结束,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中城市的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还将会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不能回避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且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要光明正大地把握好、维护好、运用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地推进中国大中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水平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乃至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威 徐鲲
作为调控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财政"越来越多地为地方政府所滥用,诱发地方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及社会风险。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财政"风险治理制度,有效治理与防范"土地财政"多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鸿彬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改变为股份共有制,农村土地承包权可 以继承,使用权有偿流转,进而将土地所有权真正归农民;为了保障农民的 利益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权 土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亚明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全球角度来看,尽管城镇用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总面积不足2%,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我国城镇化进程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缓慢起步阶段;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3年,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在现有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土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土地制度不仅事关社会长治久安,而且关系执政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城市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围绕市场化方向推进,逐步完善土地价格发现机制,凸显土地价值,实现以地生财,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建设资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方向演进,积极开展"还权赋能"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产权交易中收益分配比例,提升农民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能力。两条路径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型城镇化 土地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双正
小产权房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小产权房的概念内涵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并对其目前市场需求状况、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小产权房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对一些典型地区的小产权房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未来如何妥善有效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小产权房 农村集体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