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6)
2023(4266)
2022(3718)
2021(3712)
2020(3127)
2019(6849)
2018(6846)
2017(12436)
2016(6804)
2015(7791)
2014(7718)
2013(7461)
2012(7288)
2011(6591)
2010(6981)
2009(6673)
2008(6787)
2007(6540)
2006(6053)
2005(5508)
作者
(20262)
(16851)
(16787)
(15993)
(10881)
(8244)
(7774)
(6631)
(6460)
(6154)
(5900)
(5766)
(5512)
(5402)
(5359)
(5053)
(4951)
(4943)
(4925)
(4868)
(4377)
(4064)
(4009)
(4000)
(3862)
(3802)
(3758)
(3696)
(3460)
(3430)
学科
(25870)
经济(25711)
管理(17770)
(17514)
(15852)
企业(15852)
方法(10488)
中国(9615)
(8395)
(8366)
理论(8068)
(7161)
业经(7023)
(6719)
数学(6448)
数学方法(6200)
教育(6151)
(6011)
农业(4927)
社会(4501)
(4285)
地方(4224)
(4065)
贸易(4059)
经济理论(4022)
(3964)
金融(3963)
企业经济(3923)
(3886)
(3839)
机构
大学(102291)
学院(97306)
研究(37616)
(36075)
经济(35090)
管理(34406)
理学(28916)
理学院(28418)
中国(27991)
管理学(27604)
管理学院(27407)
科学(23816)
(23251)
(19621)
(18666)
研究所(17547)
中心(17253)
(16528)
(16405)
师范(16256)
(16166)
北京(15245)
财经(14174)
业大(13417)
师范大学(13321)
(13132)
(12779)
农业(12707)
(12677)
教育(11629)
基金
项目(60363)
科学(47506)
研究(45209)
基金(43586)
(39260)
国家(38426)
科学基金(31730)
社会(29861)
社会科(26846)
社会科学(26834)
(22143)
基金项目(21994)
教育(21512)
(19597)
自然(19522)
自然科(19100)
自然科学(19090)
自然科学基金(18761)
编号(18683)
资助(18180)
成果(17752)
(13750)
重点(13555)
课题(12926)
(12139)
大学(12002)
国家社会(11955)
教育部(11897)
项目编号(11819)
(11694)
期刊
(47345)
经济(47345)
研究(33272)
中国(27568)
学报(18644)
教育(18630)
科学(17047)
(16225)
(15550)
大学(14564)
管理(14532)
学学(13142)
农业(10920)
(8152)
金融(8152)
财经(7868)
技术(7804)
图书(7728)
(6897)
经济研究(6582)
(6323)
(6023)
业经(6020)
书馆(5616)
图书馆(5616)
问题(5601)
世界(5482)
(5149)
论坛(5149)
(4973)
共检索到166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孙碧  
"威斯康星理念"被教育史界公认为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确立的标志。本文将"威斯康星理念"置于进步主义时代威斯康星州内进步派和中坚派政治斗争的语境,聚焦于康芒斯、麦卡锡和伊利等社会科学学者,指出他们在学术生涯早期因其学说中浓厚的政治色彩而遭遇一系列学术自由事件之后,如何在专家工作中处理既要参与社会改革和服务又力图避免卷入党派斗争的两难问题。由于此种两难困境,学者们不得不在"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与实现社会改革的政治理想的边界之间小心游走,但他们的谨慎并没有使大学免于成为党派斗争的受害者。本文通过对社会科学学者面临的两难问题及其谨慎心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威斯康星理念"的神话光环所遮蔽的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露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升级威斯康星理念""扩大威斯康星理念""新威斯康星理念"等不断充实"威斯康星理念"的内涵。实践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构建服务学习新形式和新型伙伴关系、扩大社会服务渠道等。"威斯康星理念"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政府拨款减少、服务主体矛盾、大学学术危机等诸多挑战,其发展变化对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领域拓宽途径、创新形式、健全机制等方面有借鉴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强  
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渐生长出以"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州立大学理念,其理念核心认为高等教育是促进人的完善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机构,州立大学应该为所在州的全体人民提供平等且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威斯康星理念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从最初为本州人民提供实用知识,到20世纪初与进步主义运动和政治改良思想的结合,直到今天所强调的成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威斯康星理念的边界得到了持续拓展,这一理念的百年流变也向我们展示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培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在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从作者视角开展了跨学科性对被引的影响研究。考虑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本文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构建数据集。为控制论文质量,本文仅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各学科一流期刊的来源论文。论文分别利用作者专业度和投票向量的欧氏距离量化独著与合著论文的作者跨学科性,同时辅之以跨学科数以完善跨学科性的测量。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跨学科性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引;对独著论文来说,采用两种测度方法的作者跨学科性对论文被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合著论文而言,采用欧氏距离的测度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跨学科数视角则发现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形。此外,研究还发现作者数、学科以及论文质量对二者间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包翔  王世鹏  刘桂锋  
代表作是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探究学者在代表作抽选时的影响因素,对学者学术水平的展示以及代表作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代表作特点,以管理学、法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个社会科学学科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学者在代表作抽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设计李克特五级量表,通过在因子分析中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要因素,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归纳修正后的因素,最终构建代表作抽选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代表作的学术属性、新颖属性、社会属性、时间属性、传承属性等5种因素是影响社科学者代表作抽选的主要因素,不同学科学者在代表作抽选时的侧重点不同。文章从学者、科研管理部门两个角度提出提升代表作制度实施效能的具体举措。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选取科研信仰、感知成本、促成因素、社群影响、自我效能、科研态度和科研意愿构建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实证分析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科研信仰、社群影响对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2012年3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期刊数据库建设以"公益、开放、协同、权威"为定位,以整合学术期刊数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玉衡  
1990年博耶提出"教学学术"这一理念,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了大学教学学术运动。本文是国内首次对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实践案例进行具体研究,即对实践大学教学学术理念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学学术实践举措进行概要的介绍和评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占据高等教育知识疆域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已是共识。但是关于如何繁荣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从观念上和制度上改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如何提高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深入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导向、文化传统、吸收外来知识、高等学校学科管理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层面,还会涉及民族认同、提升国家软实力或国际竞争力等宏大问题,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显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瑞菁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朝宗  
研究和建立科学、公正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是整治“学术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剖析当前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套责、权、利三者结合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苏新宁  
鉴于学科创新力还没有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研究中,宏观层次创新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稀缺,应该深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方面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张培  成颖  柯青  
相较于期刊论文,对图书被引影响因素的探究不足。文章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图书和作者的特征对图书被引的影响。研究发现:书名长度、有无丛书项、所属学科、出版地和出版社等特征对图书被引有显著影响,有无英文书名的影响不显著;作者人数、机构类别、机构所在地、基金资助对图书被引存在显著影响;10个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的R2徘徊于0.2左右,显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书名是学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概括主旨、吸引读者等要务。本文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2844册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书名中有无标点符号、标号与点号、标点组合、符号的数量以及标题句式等特征对被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纯文字的书名,在书名中合理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提升图书的影响力;书名仅包含点号或者同时包含点号和标号的图书被引较高;未发现标点符号数量对图书被引的显著影响;带有冒号的标题能够增加图书的被引;顿号也可以让图书获得更高的引用;书名中仅包含书名号时,其被引较低;复合式标题的图书比非复合式标题的图书具有更高的被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孙禺  
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看美国公立大学的若干社会职责及特点王孙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美国著名公立大学,1849年建校。1992-93学年度学生总数41,948人(其中本科生27,4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