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2)
2023(5182)
2022(4420)
2021(4471)
2020(3721)
2019(8828)
2018(8667)
2017(14655)
2016(9429)
2015(11148)
2014(11588)
2013(9948)
2012(9132)
2011(8279)
2010(8872)
2009(7364)
2008(6940)
2007(6230)
2006(5596)
2005(5059)
作者
(22784)
(18866)
(18742)
(17869)
(12153)
(9063)
(8800)
(7528)
(7316)
(6960)
(6628)
(6197)
(6112)
(6029)
(5965)
(5954)
(5788)
(5628)
(5536)
(5344)
(5033)
(4813)
(4691)
(4445)
(4416)
(4382)
(4330)
(4202)
(3832)
(3806)
学科
(28257)
经济(28229)
教育(19983)
管理(18247)
(17134)
方法(16021)
数学(14835)
中国(14575)
数学方法(14461)
(14273)
企业(14273)
理论(10648)
教学(8922)
(7424)
(6855)
技术(6506)
(5459)
(5417)
学校(5172)
学法(4981)
教学法(4981)
发展(4691)
(4569)
学理(4477)
学理论(4477)
高等(4392)
业经(4344)
农业(4329)
(4009)
(4004)
机构
学院(119902)
大学(118193)
研究(41897)
(38589)
管理(38309)
经济(37547)
理学(33364)
理学院(32887)
管理学(31752)
管理学院(31514)
教育(30772)
(26684)
(26472)
师范(26340)
科学(24544)
中国(23146)
职业(23071)
技术(22757)
师范大学(21584)
(20618)
(19277)
研究所(18887)
北京(17714)
中心(17701)
(17504)
职业技术(16396)
技术学院(15612)
(15328)
业大(14921)
(14850)
基金
项目(77611)
研究(65673)
科学(63454)
基金(51807)
(44853)
国家(43923)
教育(42463)
社会(37366)
科学基金(37065)
社会科(35074)
社会科学(35064)
(33803)
编号(30826)
(30362)
成果(26958)
课题(26020)
基金项目(25699)
自然(22798)
资助(22459)
自然科(22324)
自然科学(22321)
(22298)
自然科学基金(21886)
重点(19778)
规划(19462)
(19304)
项目编号(17764)
教育部(17667)
(17604)
(17351)
期刊
教育(57022)
研究(43185)
(38106)
经济(38106)
中国(34224)
技术(19273)
职业(18695)
学报(15323)
科学(14252)
管理(13900)
大学(13247)
(12486)
技术教育(12412)
职业技术(12412)
职业技术教育(12412)
(12288)
学学(10673)
(9210)
论坛(9210)
农业(8805)
统计(7020)
财经(6848)
职教(6489)
(6283)
高等(6237)
(6126)
(6107)
金融(6107)
经济研究(5990)
成人(5957)
共检索到182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立平  
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迫切要求具有懂教育、懂学校、懂行业、懂职业、懂企业等五种基本特质专家型校长办学。一个校长对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长作为办学核心,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统领、协调、示范、凝聚、创新等作用。其办学理念、决策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与未来。热爱教育,对高职教育有深刻体验的专家型校长办学,既是适应高职教育新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办社会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立平  
专家型校长办学既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高职教育专家型校长应具有懂教育、懂行业、懂学校、懂职业、懂企业等五种特质。成长为专家型校长,需要本人自觉自我完善、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发展平台、深入行业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洁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在"985工程"的支持下,许多国内著名高校都把国际化作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国际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有什么意义,如何利用国际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星  刘琼英  
随着中高职衔接,现代职教体系建构,政行企校合作,终身学习与教育体系建立,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纵深推进,地处非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如何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合作,如何为"三农"服务,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话题,已经十分严峻地摆在了高职院校面前。县区建制是中国和国际经济社会的重要结构单元在中国,县区(含县级市)建制由来已久。据《左传》记载,"真正作为行政区域的县最早见于楚国",显然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锋  袁克强  
毕业设计是重要的高职教学环节,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使其真正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昌永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要求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不能满足于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而要做一个新时期专家型的校长。一个专家型的校长,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具备八个条件,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管理高效的人。这就要求校长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校长该做的事情上,才可能摆脱工作中的忙乱,使学校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运转,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焕亚  朱蕾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全程式创新教育,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实践积累、素质培养和习惯养成等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增强,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文章介绍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全程式创新教育,将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体验融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艺创新、流程再造的重要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明远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的。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时,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学校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旭华  
本文借鉴“体验经济”的启示,根据应用型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应用型教育中实施体验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其与传统教育进行了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晓平  张仲兵  
学科建设是对学科进行丰富、完善与管理的活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进行学科建设,高职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厘定专业培养目标、纠正培养过程中的功利性、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职人才。应通过深入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全面推进应用型专业发展、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等路径稳步推进高职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学敏   胡雪涵  
教育逻辑与管理逻辑是校长办学的重要认知工具,基于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因素,校长办学的这双重逻辑在人性假设、价值目的、教育主体、方式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不免存在诸多背离,致使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常常“左右为难”,从而制约着办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政学两界共同呼吁教育家型校长办学,这既是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教育家型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执两用中,一分为三”的思维智慧,坚持以教育逻辑为价值引领,以管理逻辑为技术支撑,在教育起点、目标重构、主体多元、方式变革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探寻双重逻辑的有机“契合”,实现办学过程“左右逢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中国  
区域化发展是指立足于区域,服务于区域,区域发展特色鲜明,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双赢的一种发展范式。地市高职院校的区域化发展,需以体制改革为先导,以官、校、社间的业务对接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地市行业企业为依托,逐步推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周波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改革中,存在两种最主要的批评意见——免费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劫贫济富”,以及收费制度下来自贫困生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开征高等教育税以应对,同时为贯彻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主张开征教育税为义务教育筹集经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晓东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教育的理念、制度、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本文分析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董庆安  
近年来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僵持不下,已成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一大难题。东海问题表面上是划界问题,但深层次上则反映出中日两国在能源、安全战略等领域的竞争性。东海问题因素复杂,从理论和两国的现实国情来看,中日两国只有以互信为基础、经相互妥协和让步后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东海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