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8)
- 2023(10801)
- 2022(9080)
- 2021(8436)
- 2020(7098)
- 2019(16437)
- 2018(15961)
- 2017(31217)
- 2016(15789)
- 2015(17341)
- 2014(16978)
- 2013(16373)
- 2012(14591)
- 2011(12873)
- 2010(12528)
- 2009(11187)
- 2008(10744)
- 2007(8852)
- 2006(7527)
- 2005(6389)
- 学科
- 济(68604)
- 经济(68539)
- 管理(47163)
- 业(45375)
- 企(39645)
- 企业(39645)
- 方法(34096)
- 数学(29173)
- 数学方法(28735)
- 财(17170)
- 中国(16315)
- 农(16295)
- 业经(15367)
- 学(12657)
- 理论(12483)
- 贸(12337)
- 贸易(12330)
- 易(11982)
- 地方(11977)
- 制(11072)
- 务(10927)
- 财务(10885)
- 财务管理(10866)
- 农业(10863)
- 和(10531)
- 技术(10513)
- 企业财务(10354)
- 划(9632)
- 环境(9496)
- 融(9464)
- 机构
- 大学(219798)
- 学院(217405)
- 济(94151)
- 经济(92556)
- 管理(91243)
- 理学(80516)
- 理学院(79738)
- 管理学(78410)
- 管理学院(77995)
- 研究(66860)
- 中国(49954)
- 京(43770)
- 财(42992)
- 科学(38524)
- 财经(35448)
- 经(32541)
- 中心(31860)
- 经济学(30140)
- 所(30113)
- 江(29801)
- 业大(29524)
- 农(28395)
- 范(27752)
- 研究所(27580)
- 师范(27510)
- 经济学院(27232)
- 财经大学(26936)
- 北京(26360)
- 院(24903)
- 商学(24602)
- 基金
- 项目(157216)
- 科学(127569)
- 基金(118877)
- 研究(115850)
- 家(102782)
- 国家(101996)
- 科学基金(90465)
- 社会(77541)
- 社会科(73860)
- 社会科学(73842)
- 基金项目(63249)
- 省(59616)
- 自然(58072)
- 自然科(56836)
- 自然科学(56823)
- 自然科学基金(55795)
- 教育(53863)
- 划(50360)
- 资助(46976)
- 编号(45366)
- 部(35983)
- 重点(35415)
- 成果(35259)
- 创(33872)
- 国家社会(33394)
- 发(33036)
- 教育部(32011)
- 创新(31560)
- 人文(31479)
- 科研(30570)
共检索到300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任声策 刘碧莹
鉴于专利诉讼数量显著增加,并超越单纯的法律案件性质,专利诉讼已成为企业动态竞争中的重要武器,进而成为企业专利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从动态竞争角度看,专利诉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对诉讼结果以及竞争的影响尤为关键。通过总结专利诉讼研究文献和动态竞争理论,从动态竞争视角构建专利诉讼时空选择机理、效应的理论框架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也有助于企业把握专利诉讼的本质,在动态竞争中积累优势。
关键词:
专利诉讼 时空选择 动态竞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怡敏 王龙伟
以2010—2020年我国1 516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竞争的“意识-动机-能力”框架,将专利战略分为专有专利战略、防御专利战略和杠杆专利战略3种,探讨不同专利战略所导致的专利诉讼风险差异,同时考察焦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地方司法保护及政治联系3种外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竞争对手的意识、动机和能力调节其专利诉讼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防御和杠杆专利战略,实施专有专利战略的企业会面临更高的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强度加强了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与其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之间的关系,而焦点企业所处的地区地方司法保护及其政治联系则会削弱上述关系;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够增强竞争对手对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带来的竞争与威胁的意识,促使竞争对手针对竞争信号发起专利诉讼。因此,企业要灵活选择专利战略以降低所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特别是实施专有专利战略时需要提前做好应对专利诉讼的预案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红凤
传统规制理论认为,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乃至质量规制。但新近出现的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则提出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竞争治理,如特许经营权竞标、可竞争市场、标尺竞争、直接竞争。前两者被认为是"适合于市场的竞争",主张在规制领域引入事前或潜在竞争,来替代规制,达到社会最优化效果;标尺竞争试图让被规制企业与"影子企业"进行竞争,以解决效率问题;直接竞争从理论上讲比较完美,能促进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但本文分析表明特许经营权竞标和可竞争市场两种间接竞争无法替代规制,而只能是对规制的一种补充;标尺竞争由于被规制企业往往差异很大,使用回归分析也无法抹平异质差异,且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操友根 任声策 苏芷仪 杜梅
企业专利诉讼与创新间关系是创新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然而现有文献重内部影响、轻外部环境,且存在研究观点相左的现象,因此,专利诉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从动态竞争视角,基于“察觉—动机—能力”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诉讼类型、诉讼强度、市场共性、资源基础和攻防能力5个因素引发被诉企业高/低创新强度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经历专利诉讼后,被诉企业高创新强度行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其划分为基于市场保护、基于资源重配以及出于风险规避的诉讼激励型企业;被诉企业低创新强度行为主要归因于资源基础和攻防能力缺失以及高强度的专利诉讼,可将其界定为基于资源与能力断裂的诉讼被动型企业。研究结论对厘清竞争互动视域下企业创新决策影响因素,弥合现有研究分歧,指导企业从诉讼中强化攻防能力,促进创新跃迁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线实 陈振光
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创造价值与共享收益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文章以产业中的"竞合(co-opetition)"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随后,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脉络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后,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区域内城市竞合 城市竞争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蔡建勋 沈向民 吴健
国际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具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一般对国际税收竞争效应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政府是"自利"或是"善良"的假定基础上。多数学者认为适度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有利的。本文通过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说明在不同情况下的国际竞争对于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从福利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公共选择过程中,中间投票人的经济地位与国际税收竞争福利效应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平
本文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 :( 1 )本文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 2 )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状况、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因素。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一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卫平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状况、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因素。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照军 武常岐
标准竞争是信息时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总结比较国内外技术标准研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文章结合技术标准形成、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技术标准产业化这一理论脉络,对国内外代表性进行了梳理。我们总结并比较了相应研究热点、主要结论,包括技术标准形成机理、战略联盟与专利池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情景提出了一个崭新理论框架,并预测了未来研究。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比较研究 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蓝文永
一、研究背景目前对企业信息化的经济后果研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在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机理、程度和计量方式等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规范性分析框架模型,可以揭示企业信息能力提高对企业竞争力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俊 李亭
文章通过对近40年职业教育制度的简要回顾,考查了其中技能形成过程中的政府治理模式、细分产权变化和产权主体行为等几个特征变量,并以一个基于产权理论的理论模型刻画了校企合作从初始垄断状态到围绕产权收益竞争性合作直至新约束产生的动态变迁过程,从而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经验性证据:随着外部市场上劳动技能价格上涨,校企合作内部产权秩序将重新调整,直到职业教育在与市场互动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平衡点。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动态背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剑 袁蕴
制度经济学者和演化经济学者关于制度动态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系统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企业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竞争力也经历了"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三个动态变迁的路径,并以中兴通讯公司企业竞争力现状为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提出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遵循企业竞争力演化的科学路径,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培育并保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企业竞争力 演化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徐雷
本文认为大企业竞争力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应对政府的能力,二是应对市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企业为了获取竞争力,必须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分配给两种能力,而这个分配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真实的比例,该比例会因为不同行业的产业特性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环境而不同,而该比例在国家间的差异又影响到了国家竞争力。企业只有按照该真实比例去分配资源才能获得它所能达到的最大竞争力。但企业却无法准确获知该比例,只有依据自身经验去判断和估计,这就造成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另外,企业自身的产权结构、管理制度等因素会影响企业获取两种能力的难易程度,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最后,在...
关键词:
双能力 大企业 竞争力 政府 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旭晖
本文认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外显竞争力要素和内含竞争力要素复合累积而成的动态竞争力,在跨国转移过程中,不同要素的标准化程度与本土化程度有所不同。有效的核心竞争力跨国转移受东道国环境因素和零售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东道国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技术与基础设施环境;零售企业自身因素包括核心竞争力的情景嵌入性、企业学习能力和国际化经验。最后,作者提出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跨国转移过程的框架。
关键词:
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跨国转移 要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求知 朱吉庆
现有理论暗含的企业家能力同质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企业竞争力认识的深化,只有从企业家能力的分析视角入手,才能深入到对企业竞争力原生性因素的探究,企业的异质性才能得到彻底的肯定。本文在整合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竞争力模型,为企业竞争力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企业竞争力 管理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