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9)
2023(16488)
2022(14220)
2021(13220)
2020(10963)
2019(24807)
2018(24461)
2017(46731)
2016(25119)
2015(28002)
2014(27428)
2013(26344)
2012(23825)
2011(20995)
2010(20585)
2009(18766)
2008(17467)
2007(14844)
2006(12461)
2005(10256)
作者
(68765)
(56963)
(56631)
(53722)
(36077)
(27263)
(25852)
(22569)
(21616)
(19995)
(19389)
(18998)
(17775)
(17609)
(17552)
(17175)
(17159)
(16943)
(16353)
(16174)
(14073)
(13679)
(13633)
(13016)
(12726)
(12532)
(12524)
(12412)
(11289)
(11283)
学科
(94631)
经济(94533)
管理(75138)
(70844)
(59815)
企业(59815)
方法(47129)
数学(41209)
数学方法(40630)
(25673)
(24765)
中国(24402)
业经(21882)
技术(20044)
(19848)
地方(18066)
农业(17537)
(17337)
贸易(17327)
理论(17021)
(16849)
(16741)
财务(16658)
财务管理(16626)
企业财务(15746)
(15385)
环境(15263)
(15059)
(13639)
(12892)
机构
学院(341344)
大学(340517)
管理(139659)
(131640)
经济(128780)
理学(122617)
理学院(121350)
管理学(119050)
管理学院(118446)
研究(106314)
中国(76856)
(70441)
科学(67208)
(58126)
业大(52176)
(51920)
(50740)
中心(49594)
财经(48169)
(47149)
研究所(46729)
(45082)
师范(44639)
(44064)
北京(43306)
农业(40787)
(39717)
经济学(39348)
(38627)
技术(38199)
基金
项目(247217)
科学(195515)
研究(181597)
基金(179584)
(156091)
国家(154830)
科学基金(134675)
社会(114218)
社会科(108324)
社会科学(108297)
(97269)
基金项目(95544)
自然(88237)
自然科(86232)
自然科学(86214)
教育(84809)
自然科学基金(84628)
(81487)
编号(74894)
资助(73009)
成果(58320)
重点(55200)
(54174)
(52309)
(52246)
课题(50492)
创新(48747)
科研(47496)
教育部(46946)
国家社会(46909)
期刊
(134014)
经济(134014)
研究(93096)
中国(59431)
学报(52815)
管理(49402)
科学(48855)
(46185)
(44188)
教育(40962)
大学(40743)
学学(38319)
技术(33569)
农业(33007)
业经(23964)
(22840)
金融(22840)
财经(22228)
经济研究(21901)
(18989)
图书(18231)
科技(17784)
技术经济(17203)
问题(17033)
(16693)
理论(15762)
(15760)
商业(15056)
现代(14689)
实践(14634)
共检索到46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立杰  金源  王金凤  张珂  
[目的/意义]在海量专利信息中精准识别出能够聚焦于用户需求的关键技术,是企业降低创新风险的有效举措,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区间二元语义方法,客观地确定目标领域中用户需求的权重及优先级。其次,应用质量功能配置构建“用户需求—产品”“产品—IPC小类”“IPC小类—IPC小组”的三级质量屋,通过三阶段QFD过程,将用户需求的权重及优先级转化为IPC小组的权重及优先级,识别出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智能小家电领域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垃圾处理设备或方法、磁力或电力操控技术、传感器或传声器、核算系统或核算装置是智能小家电领域聚焦于用户需求的关键技术,进而得出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研究结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瑞茜  陈向东  
本文以中国大陆在35个技术领域获得中国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共类数据为样本,构建了非对称的技术知识流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结构洞和中间人分析方法,探索了技术关联结构特征,识别了技术关联网络的核心技术、中介技术和新兴技术。研究发现,各技术领域的连结较为频繁,使得核心技术领域的个体网络也更为成熟,并催生出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整个技术领域存在代理人、咨询人和联络人三种技术中介角色,尤以基本通讯进程BCP、机械零件MEE和数字通讯DIG的跨技术领域中介作用突出,通过化学、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重要的跨领域技术融合,五大技术领域得以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彩虹   蔡鸿宇   石进   李明   卢明欣  
[目的/意义]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是技术突破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挑战。从专利应用视角出发,探究行业内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企业寻求技术突破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以专利为桥梁,搭建“技术—应用”共现关系;基于技术的应用相似度采用Leiden社区发现算法将技术划分成不同类别,进而明确各应用的特征技术类;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评价各应用的技术关键核心度,取各应用中关键核心度TOP 15的技术为关键核心技术备选集合;将各关键核心技术备选集合中属于各应用特征技术类的技术确认为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结果/结论]结合各应用间的技术差异,识别出行业内各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企业从整体层面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艳萍  董瑜  韩涛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构建关键技术识别分析框架,可为产业、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专利共被引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簇;再通过领域专家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最后从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对聚类簇进行专利组合分析,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专利簇即为关键技术。[结果/结论]与已有方法比较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产业关键技术,还能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揭示出切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向,也可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海云  王振蒙  胡正银  王超  朱礼军  
[目的/意义]针对利用文本分析识别技术主题的关键技术:技术主题表示模型及相似度计算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综述。[方法/过程]总结了当前技术特征项识别的不断深入、文本表示模型的多样化及技术主题知识单元的关联强度分析的主要方法,以及当前利用专利文本分析识别技术主题的关键技术的不足之处。[结果/结论]提出了基于专利文本分析的技术识别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技术主题表示模型不断拓展且结合运用、主题知识单元关联的多层次分析、专利文本内容分析与引用分析的结合和主题聚类及聚类融合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欧志梅  黄格  郭尚窈  杨思敏  
为揭示数字文旅领域关键技术,促进文旅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系统挖掘数字文旅技术专利,运用TF-IDF、LDA主题模型、ROST等方法和工具,从专利计量、技术热点、技术主题、技术关联四方面展开研究并预测其趋势。研究发现:数字文旅技术现处于成熟初期;专利主题可分为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导航技术、智能传感技术、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五类;发展方向以挖掘5G信息技术潜力、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游客体验、突破信息壁垒为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颖  
为了对技术发展路径中关键技术的选择更为准确,文章综合专利直接被引和间接被引的信息设计了专利引证强度指标,并将该指标和专利引用网络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关键技术发展路径算法。以电动汽车为例进行方法验证,并对其中最大的技术子图进行了聚类分析、4个发展阶段的解读和技术创新点的判断。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有助于简化技术发展的复杂结构,勾勒出由关键技术组成的发展路径,同时对技术创新点预测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凯桐  刘子志  陆金国  魏裕涛  
基于专利视角,以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指标评价体系,对公开日在2016—2018年的珠三角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资源开展实证分布评价,然后对其资源分布开展类型评价,分析各地市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特点。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珠三角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丰  刘啦  缪小明  
[目的/意义]燃料电池由于其污染小、能量转化效率高和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主路径分析法,对19602014年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专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丰田和本田汽车公司在核心专利上占有优势。在此基础上,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了技术轨迹和关键技术分析,研究显示了该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林超然  孔令凯  李传云  杨早立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常娥  
文章从探讨学者身份识别的概念、功能和内涵出发,深入剖析人名规范数据库和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这两种典型解决方案,揭示了学者身份识别的内在机制和关键技术,以期为后续学者身份识别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许海云  董坤  刘春江  王超  王振蒙  
【目的/意义】文本主题自动识别是多种情报分析,如文献分类、检索以及领域前沿识别的基础,因此对文本主题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意义显著。【方法/过程】系统调研了当前文本主题识别的关键技术,包括主题词获取方法、知识单元的关联强度计算以及面向多元关系融合的主题分析方法及实践。【结果/结论】在总结当前文本主题识别方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综合全面的主题词获取方法,并在抽取范围以及语法、语义层面结合运用;在主题词关联计算中,充分利用已有语义词典和领域本体,将基于语义词典相似度和知识单元共现分析结合,并考虑主题关联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辛平  刘德君  弭洪涛  
自主研发电流型变频器实验装置,解决应用中的技术难点,针对其技术难点中的谐波污染和动态性能,利用能量成型控制理论设计系统控制器,实现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无奇异点,提高系统对参数变化及外来摄动的鲁棒性,建立整流器和逆变器的互联能量成型控制新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健美  刘志芳  戴爱兵  
在构建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产业关键技术演进分析流程的基础上,以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信息平台中DWPI和DPCI数据库中1993-2010年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结合主题检索与分类号检索,构建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关主题专利分析数据集,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不同时期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分布及其演进,为相关部门把握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重点、选择研发方向、优化资源布局、提高研发效率等提供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