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8)
- 2023(7220)
- 2022(6060)
- 2021(5458)
- 2020(4477)
- 2019(9334)
- 2018(9403)
- 2017(17320)
- 2016(8906)
- 2015(9824)
- 2014(9323)
- 2013(8773)
- 2012(7735)
- 2011(6966)
- 2010(6913)
- 2009(6609)
- 2008(6051)
- 2007(5452)
- 2006(4731)
- 2005(4200)
- 学科
- 济(38723)
- 经济(38701)
- 管理(30771)
- 业(27814)
- 企(23372)
- 企业(23372)
- 方法(15233)
- 数学(13147)
- 数学方法(12960)
- 技术(12898)
- 地方(11115)
- 农(9337)
- 中国(9294)
- 业经(8980)
- 财(8498)
- 学(7433)
- 地方经济(7307)
- 技术管理(7172)
- 农业(6757)
- 环境(6741)
- 理论(6514)
- 贸(6262)
- 贸易(6259)
- 务(6099)
- 财务(6073)
- 财务管理(6065)
- 易(6027)
- 信息(5980)
- 和(5820)
- 企业财务(5768)
- 机构
- 学院(126187)
- 大学(123190)
- 管理(50599)
- 济(48356)
- 经济(47300)
- 理学(43579)
- 理学院(43101)
- 管理学(42287)
- 管理学院(42030)
- 研究(40260)
- 中国(29321)
- 科学(26142)
- 京(25536)
- 财(20330)
- 所(19736)
- 中心(19662)
- 江(18652)
- 研究所(18061)
- 业大(17939)
- 农(17811)
- 范(17206)
- 师范(17046)
- 财经(16585)
- 技术(16361)
- 州(15592)
- 北京(15293)
- 经(14929)
- 院(14875)
- 经济学(14203)
- 农业(14090)
- 基金
- 项目(90064)
- 科学(72116)
- 研究(66979)
- 基金(64769)
- 家(56745)
- 国家(56351)
- 科学基金(49175)
- 社会(42777)
- 社会科(40723)
- 社会科学(40718)
- 省(36926)
- 基金项目(34189)
- 自然(31212)
- 自然科(30561)
- 自然科学(30556)
- 划(30302)
- 教育(30044)
- 自然科学基金(29951)
- 编号(28628)
- 资助(25156)
- 成果(22083)
- 发(20730)
- 重点(20589)
- 创(19844)
- 创新(18656)
- 部(18546)
- 课题(18522)
- 项目编号(18292)
- 国家社会(18106)
- 科研(16889)
共检索到180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贤睿 武兰芬 姜军
以量子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数据构建共现矩阵,利用共现网络分析展示技术发展现状,选取链路预测中预测精度较高的相似性指标来对潜在技术会聚进行预测。研究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量子信息技术会聚呈现大致稳定、较小波动的情况。量子信息领域技术会聚整体发展较为平稳,技术共现网络结构逐渐稳固,但是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发展均衡性仍有待提高。基于分析结果,从政府、技术研发和企业3个层面提出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量子信息 技术会聚 共现网络 链路预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鑫 李倩 衣春波 樊亚鑫
科技竞争时代,技术机会的识别和挖掘为科技研发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提出基于链接预测的量化方法,将技术机会识别任务转化为技术元素之间是否能产生共现联系的二分类问题,为技术机会识别提供详细的数据辅助和支撑。获取隐私保护领域的专利数据,构建IPC共现网络并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GraphSAGE,得到链接预测分数后分别从强化型、新生型和衰退型链接3个角度识别持续发展的技术机会、突破创新的技术机会以及寻求转型的技术机会,最后基于识别得到的技术机会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武玉英 张博闻 何喜军 蒋国瑞
[目的/意义]在专利转让网络中,通过挖掘供需主体信息及网络结构对交易机会的预测,有助于提升专利的转化效率。[方法/过程]本文以新能源领域为例,采集2012-2016年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专利技术交易加权有向网络。在转让数据统计分析与网络结构研究基础上,计算并筛选网络节点结构相似度指标,利用LDA主题模型结合余弦相似度方法计算节点内容相似性指标,通过熵权法将结构与内容指标融合,预测网络中专利技术供需主体间交易机会及专利技术流动方向。[结果/结论]结果表明:RA相比其他9个结构指标其预测精度更高,将RA与内容相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尉心渊
核心专利的科学预测对于企业技术战略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建立在技术领域细分的基础上。论文在构建专利相似性矩阵的基础上,利用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对专利网络进行了领域细分。在细分视角下,利用"四年内被引频次、同族专利数、专利宽度、权利要求数、科学关联度"五个指标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心专利预测模型。以OLED领域核心专利预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是否进行技术领域细分"和"与其他常用分类预测方法区别"两个视角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技术领域细分视角的核心专利预测模型在预测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喜军 孟雪 武玉英 张佑 倪晓茹 迟远英
构建专利技术与主体间的交易二分网络,考虑主体的交易技术偏好、主体间共同邻居的度以及主体与技术间的交易频次等对交易机会的影响,修正链接覆盖的模式权重,提出了基于二分网络多维投影的技术交易机会预测模型。通过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以及与传统的二分网络链路预测方法对比,得出: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命中率显著提高,并通过随机选取10组数据集进行精度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健性;此外,实证研究表明:大企业集团内部的技术交易活跃,但对外辐射能力弱;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技术交易的程度不高;历史交易能够增强主体间信任关系和合作经验,对交易预测具有重要影响,主体交易的技术领域偏好和区域偏好也对预测精度提高具有一定贡献。本文提出的思路与方法不仅能够实现专利技术交易推荐,且能够通过技术推荐开展交易伙伴推荐,并预测未来交易的热点领域。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覃雪 单承伟 栾春娟 黄福
探索新兴学科会聚发展趋势的测度方法与指标,有助于我们把握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理解新兴学科形成与演进的机理,对国家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基于科学技术会聚发展的理论,提出新兴领域学科会聚发展趋势的测度指标与方法,并对纳米科技的学科会聚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科技学科会聚指数远远高于SCI-E数据库中整体学科会聚指数,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发散与收敛等特征。测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实证分析结果对纳米科技发展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辰 王楚涵 陶琬莹 耿爽
为及时有效地识别潜在技术机会,采用文本挖掘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文本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文本表示模型Doc2vec技术对专利摘要进行建模,以更深层表征文本语义信息;然后利用基于密度的离群值检测算法,识别出具有潜在技术机会的专利方向;最后以深度学习领域潜在技术识别为例,构建专利检索式并收集458条专利文献作为数据集。实证结果总结出4类主题共10个潜在的技术机会,验证了该基于专利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企业相应技术应用、研发和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友发 张茗源 罗建强 周献中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成为引领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从技术融合、创新主体、潜在市场3个维度,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机会进行识别与分析。通过技术主题词共现分析,研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融合现状,识别出该领域核心技术;通过创新主体专利分析,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潜在技术竞争对手及优势方向,进而发现和拓展技术机会;通过同族专利的海外布局分析,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在市场机会,从而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机会 专利挖掘 技术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冠灿 行佳鑫 王雪 赵云天
[目的 /意义]技术会聚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实现其早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从复杂动态视角出发对现有技术会聚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 /过程]首先,对技术会聚预测相关理论、特征与测度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其次,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讨当前研究对于技术会聚形成机制的理解与实践;再次,从动态性视角出发对当前技术会聚预测研究所采用的动态表示方法进行讨论;最后,结合复杂动态视角对当前技术会聚研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 /结论 ]现有研究普遍缺乏对技术会聚过程中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充分理解,针对技术会聚中技术重组机制、网络异质性、节点动力学及语义特征最优表示方式的探索或可成为提升技术会聚预测能力的突破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德婧 王坤
文章运用了一种新的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预测方法以保证企业的技术投资能够成功。该技术预测方法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技术生命周期、扩散速度、专利的权威性以及扩张潜力。其中,专利的权威性和扩张潜力是表征技术范畴的指标。最后,文章使用了一种数据融合算法将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合,以完成综合评估。文章还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这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潜力。实证中,本研究利用汤森路透的全球专利库评估了快递物流领域的三项技术——运输规划技术、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在快递物流领域内运输规划技术的投资优先级要高于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雪 杨国梁
本文采用智库双螺旋法进行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研究。结合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模型,总结其问题特征、功能作用、研究范式和规模尺度,得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属于中规模智库研究问题,提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多元科技目标、相关学科领域和研究基础条件的不可公度性。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导向和证据导向,采用外循环“解析—融合—还原”方法,以及内循环DIIS过程融合法和MIPS逻辑层次法,将会聚科学领域的科技目标、关联领域、条件基础等降维解构为若干可以比较的关键因素,形成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智库研究方法,以期对科技决策部门识别和遴选会聚科学领域有所助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梦霞 张宇娥 凌世婷 林青
[目的/意义]识别技术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并掌握重点研发方向的当前布局形势,对于科研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全面了解该领域并进行战略性技术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专利技术功效视角,提出基于内容的领域重点研发方向识别和布局分析框架。首先,通过领域技术分解和细粒度的专利数据功效标引,构建基于专利技术内容的技术功效矩阵,以技术功效揭示技术研发对象及技术改进方向。然后,提出领域重点研发方向识别方法,并构建时间和空间分析维度相结合的领域重点研发方向布局分析框架,从时间维度上分析重点研发方向的演变趋势和维持情况,从空间维度上分析主要国家和主要申请人重点研发方向布局情况,全面把握领域重点研发方向的布局形势。最后,以第三代功率半导体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从技术功效视角研究领域重点研发方向和布局形势,是从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出发,对领域关键研发对象、改进方向、技术布局策略的深度揭示,实证研究表明该分析框架对全面掌握领域重点研发方向和布局形势具有可行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韦婷婷 冯丹钰 宋世领 张建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技术机会发现相关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技术机会发现旨在发现新的技术动向,推测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技术形态或技术发展点,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专利挖掘方法在技术机会发现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5种底层共性分析方法的代表性研究,厘清分析方法与研究内容的适配关系,为该领域开展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技术选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机会发现所采用的方法手段虽然一直跟进深度学习的发展,但是尚未针对性地进行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最后,本文从数据、方法应用和评价体系3个角度提出了改进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思铭 栾春娟
探索专利技术会聚层次对专利市场价值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理论。基于专利技术分类体系,首次提出专利技术会聚层次概念,构建专利技术会聚层次对专利市场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利用1985—2019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专利技术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专利技术会聚层次对专利市场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低层次专利技术会聚,较高层次专利技术会聚对专利市场价值的影响更显著;专利技术会聚层次对专利技术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利技术质量在专利技术会聚层次与专利市场价值之间发挥中介效应;相较于低层次专利技术会聚,专利技术质量在较高层次专利技术会聚与市场价值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结论既可为中国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逻辑思路,也可为中国可持续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冉从敬 田文芳 贾志轩
[目的/意义]专利技术主题演化分析可以深刻揭示主题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如何对其进行准确挖掘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沿着“技术演化理论构架”→“技术生命周期划分”→“技术主题提取”→“技术主题演化分析”这一研究主线,以自建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首先基于Logistics模型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划分;然后分别利用LDA主题模型和PCA+K-means模型进行技术主题提取,并从技术主题强度和技术主题内容两个维度进行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最后,以视频图形处理技术领域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智能模型可以挖掘出主题领域的热门和新兴主题,该分析方法对于认识和追溯技术主题演化规律进而厘清关键技术的发展脉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