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8)
- 2023(15556)
- 2022(13003)
- 2021(12178)
- 2020(10117)
- 2019(23269)
- 2018(22541)
- 2017(43518)
- 2016(22601)
- 2015(25319)
- 2014(24859)
- 2013(24483)
- 2012(22706)
- 2011(20328)
- 2010(20253)
- 2009(18688)
- 2008(17721)
- 2007(15251)
- 2006(13672)
- 2005(12385)
- 学科
- 济(113437)
- 经济(113332)
- 管理(64859)
- 业(60212)
- 企(47855)
- 企业(47855)
- 方法(44447)
- 数学(39848)
- 数学方法(39363)
- 中国(30430)
- 农(27486)
- 财(25010)
- 地方(24085)
- 业经(21704)
- 贸(20806)
- 贸易(20791)
- 易(20252)
- 制(18463)
- 学(18384)
- 农业(18352)
- 银(15564)
- 银行(15550)
- 环境(15449)
- 融(15406)
- 金融(15405)
- 策(15037)
- 行(15005)
- 地方经济(14924)
- 和(14295)
- 务(13904)
- 机构
- 大学(318504)
- 学院(317633)
- 济(151970)
- 经济(149437)
- 管理(125138)
- 研究(111920)
- 理学(107699)
- 理学院(106637)
- 管理学(105040)
- 管理学院(104434)
- 中国(86927)
- 财(68569)
- 京(65890)
- 科学(60614)
- 财经(54125)
- 所(53400)
- 中心(51092)
- 经(49508)
- 经济学(48595)
- 研究所(47992)
- 江(46169)
- 农(43880)
- 经济学院(43542)
- 北京(41782)
- 范(40482)
- 院(40431)
- 财经大学(40228)
- 师范(40182)
- 业大(40003)
- 州(35662)
- 基金
- 项目(210723)
- 科学(169825)
- 研究(158647)
- 基金(157940)
- 家(135960)
- 国家(134895)
- 科学基金(117655)
- 社会(106514)
- 社会科(101299)
- 社会科学(101278)
- 基金项目(81766)
- 省(78224)
- 自然(72583)
- 教育(72431)
- 自然科(70994)
- 自然科学(70979)
- 自然科学基金(69760)
- 划(66286)
- 资助(64734)
- 编号(62090)
- 成果(50501)
- 部(48897)
- 重点(47211)
- 发(46736)
- 国家社会(45979)
- 创(44106)
- 教育部(43234)
- 课题(42708)
- 人文(42105)
- 创新(41316)
- 期刊
- 济(168297)
- 经济(168297)
- 研究(102519)
- 中国(62008)
- 财(52082)
- 管理(49033)
- 科学(41246)
- 学报(40225)
- 农(39811)
- 大学(32940)
- 融(32083)
- 金融(32083)
- 学学(30905)
- 教育(30852)
- 技术(29265)
- 经济研究(29224)
- 财经(27631)
- 农业(27214)
- 业经(24535)
- 经(24023)
- 问题(21709)
- 贸(20323)
- 国际(17994)
- 世界(17745)
- 技术经济(17418)
- 统计(16673)
- 策(14967)
- 业(14889)
- 理论(14107)
- 现代(13998)
共检索到48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高德步 夏胤磊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1985—2012年面板数据,从人均真实GDP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所蕴含的速度和质量两个视角来实证研究三种类型专利授权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作用效应。主要发现是:总体来看,发明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造成显著U型作用效应,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未产生显著的作用效应;以中国各省份出台专利资助政策为界限,发现1999年前后不同时期中三种类型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且1999年后三种类型专利对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并未造成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扣除专利资助政策信息后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质量造成了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鹏
里贝洛模型表明:只要存在一种"核心"资本,经济在缺乏递增报酬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持续增长;征税对经济增长率和财税政策对政府的其他政策具有启发性影响;进而得出各国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会引起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结论。这些结论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生增长 税收 储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土地财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勇兵
在政府不可能以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时,迫使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来支撑旧体制。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使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进一步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基于1985—2006年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内生金融控制这个解释。
关键词:
FDI 储蓄 内生金融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要素在产业与空间上的错配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并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本文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2004—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层面、四大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城市规模以及考虑空间关联性等角度对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来源于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城市规模与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与产业选择的三个匹配机制。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在劳均资本相对占优时才会发生,城市规模则通过相对最优城市规模"门槛效应"影响了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服务业化"正相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大城市提高经济比重的关键,中小城市则应重点构建符合本地优势的工业体系。本文从要素空间匹配的视角为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空间优化和城市产业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也为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尤佳 张孝德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往往被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问题是自身增长模式的转型危机。这种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部的资本和技术完成财富和生产力的原始积累,如果等到引进的增长效应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才开始启动建立内生增长模式的话,那么从导入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模式转型衔接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外资对内资的导入控制、导入挤压、导入抑制、导入摩擦、导入风险。
关键词:
导入增长 内生增长 依赖陷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科技进步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早就说过:“目前大家对经济增长的关心并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战明华 许月丽 宋洋
本文针对于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一直呈现高投资、低消费但却相对平稳增长这一有悖于标准理论的事实,在对 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个解释框架。结论是,资本边际产出的非递减特征与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中国高投资、低消费条件下仍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更新改造投资、非国有与集体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以及政府的非消费性支出都是导致资本边际产出非递减的因素。因此,从政策实践的角度来说,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如何对资本边际产出与利率变化进行政策协调以及根据资本边际产出背后的控制因素变化适时地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变得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资本边际产出 利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功。本文认为,中国平等的社会结构使中国政府成为一个中性政府。中性政府是不与任何社会利益集团结盟且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所俘获的政府,它比一个有偏的政府更可能追求整个社会的长远经济增长。在作者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重复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平等如何促成中性政府的产生,核心思想是,社会平等增加了政府和强势利益集团结盟之后被推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它更可能选择成为一个中性政府。
关键词:
中性政府 马尔科夫均衡 平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一直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的实际考察也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在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调整成本”,这既包括与大规模的公共支出相伴随的安装和调配成本,也包括由于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寻租和“非生产性寻利”行为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了考察调整成本对公共支出效应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展开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经验分析。自1980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中央的财权相对于地方政府逐步削减、预算外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预算外支出主要由地方所控制等种种现象都表明,围绕公共支出的调整成本上升了,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共支出 调整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旺 王孝松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纳入教育人力资本因素,构建了刻画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使用中国29个省区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从而说明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降低了抚养比和人口增长率,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因此,至少对我国经济增长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功不可没,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钟正生
本文运用中国实际GDP和总保费额的数据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与保险市场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同时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对中国而言,保险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才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原因。这意味着现阶段中国保险功能的发挥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
保险 经济增长 受限制的VAR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本文从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证专利制度的绩效,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专利制度运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专利制度的绩效与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关联的,现阶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应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的倾斜及对专利技术商业化环境的完善。
关键词:
专利制度 绩效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云 刘思明
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型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韦韡 蔡运坤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但消费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文章基于晋升锦标赛理论,采用2014-2018年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与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压力与居民消费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强烈的增长压力对低市场化地区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更显著,但却促进了高市场化地区的居民消费,由此加剧了居民消费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强烈的经济增长压力会导致地方政府采用投资驱动式增长与土地财政依赖的策略,以短期内显著推高GDP。此外,地方官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而为了争取机会,以“层层加码”“硬约束”与“软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将显著挤出居民消费水平;且在晋升激烈驱动的现实经济增长压力下,晋升希望更大的任期小于4年的省委书记采取的政策更加倾向于短期。研究结论为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