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5)
- 2023(15418)
- 2022(13258)
- 2021(12262)
- 2020(10536)
- 2019(23897)
- 2018(23677)
- 2017(46313)
- 2016(25007)
- 2015(27960)
- 2014(27040)
- 2013(27103)
- 2012(24604)
- 2011(21816)
- 2010(21798)
- 2009(20440)
- 2008(20536)
- 2007(18283)
- 2006(16011)
- 2005(14307)
- 学科
- 济(106784)
- 经济(106666)
- 业(102950)
- 企(94322)
- 企业(94322)
- 管理(91403)
- 方法(51259)
- 数学(41327)
- 数学方法(40937)
- 财(35883)
- 业经(33268)
- 农(30684)
- 务(27599)
- 财务(27541)
- 财务管理(27508)
- 企业财务(26163)
- 中国(24968)
- 技术(22709)
- 农业(21849)
- 制(20811)
- 理论(19736)
- 地方(18910)
- 和(18723)
- 划(17882)
- 贸(17693)
- 贸易(17680)
- 学(17234)
- 易(17116)
- 策(17093)
- 体(15724)
- 机构
- 学院(354491)
- 大学(351909)
- 管理(150336)
- 济(145729)
- 经济(142866)
- 理学(129941)
- 理学院(128697)
- 管理学(126941)
- 管理学院(126287)
- 研究(107173)
- 中国(84542)
- 京(74122)
- 财(69362)
- 科学(63617)
- 财经(55616)
- 农(53041)
- 江(52127)
- 所(51918)
- 经(50645)
- 业大(49957)
- 中心(49101)
- 北京(46568)
- 研究所(46529)
- 经济学(43016)
- 州(42130)
- 范(41889)
- 商学(41639)
- 师范(41554)
- 农业(41432)
- 商学院(41253)
- 基金
- 项目(235903)
- 科学(187916)
- 研究(176194)
- 基金(173013)
- 家(147972)
- 国家(146668)
- 科学基金(129430)
- 社会(112723)
- 社会科(107019)
- 社会科学(106993)
- 省(92533)
- 基金项目(92300)
- 自然(83598)
- 自然科(81715)
- 自然科学(81698)
- 自然科学基金(80327)
- 教育(79813)
- 划(75839)
- 编号(71550)
- 资助(70838)
- 成果(56667)
- 创(53427)
- 部(52318)
- 重点(51283)
- 发(49398)
- 创新(49068)
- 课题(47665)
- 国家社会(46049)
- 教育部(45697)
- 人文(45685)
- 期刊
- 济(160656)
- 经济(160656)
- 研究(103866)
- 中国(64366)
- 管理(60446)
- 财(57846)
- 学报(48595)
- 农(48346)
- 科学(46786)
- 大学(38157)
- 学学(36060)
- 教育(34964)
- 农业(33691)
- 技术(32538)
- 融(31879)
- 金融(31879)
- 业经(28323)
- 财经(28040)
- 经济研究(24938)
- 经(23900)
- 问题(20558)
- 业(20293)
- 技术经济(20225)
- 财会(17870)
- 科技(17720)
- 现代(17677)
- 理论(17257)
- 商业(17108)
- 图书(16429)
- 会计(16103)
共检索到51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珺 冉忠明
法律制度完善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制度变革可以提升财务风险较小的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利用2009年专利法修改实施这一难得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对法律修改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拥有较低财务风险的企业,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此次法律修改对负债规模更小、偿债能力更强、盈利能力更强、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而言,其企业创新提升作用更显著。同时,研究结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提供了法律变革层面上的经验证据,为法律修改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慧 张攀峰
本文聚焦于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使用2006—2018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2008年《专利法》修改的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专利法》修改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专利法》修改不仅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但对创新产出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创新投入,最终反映为创新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专利法》修改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大;与竞争水平较低的行业相比,《专利法》修改对竞争更加激烈行业的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大;与法律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相比,《专利法》修改对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雨亭 李黎明
专利侵权诉讼与企业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侵权损害赔偿以经济补偿形式通过改变企业创新回报预期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构建司法救济社会成本模型与企业创新成本模型,分析法定赔偿下限修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提出的三项法定赔偿下限修改方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幅提升赔偿下限能够激励企业突破性创新,但其对侵权的过度威慑将增加创新活动的无谓损失,并产生司法寻租空间;而取消赔偿下限将减少企业对累积性创新的投入,弱化《专利法》的侵权威慑力度,并增加法院裁判成本。在新修订的《专利法》中,3万元赔偿下限能够对企业累积性创新活动产生激励,但亦将导致低质量专利侵权诉讼挤占司法资源。据此,提出优化法定赔偿制度效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法定赔偿 企业创新 专利侵权 侵权威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蕙林
一、概念专利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申请,经过审查,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期限的一种独占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对该项发明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其产品的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专利的概念,可以从技术、经济、法律三个角度去认识:从技术方面理解,它是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研究对正式制度关注较多,对非正式制度研究较少。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商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以及重商文化与地区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弱地区的上市公司,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强地区的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同时,受腐败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重商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腐败程度较低的地区更显著。
关键词:
重商文化 腐败 创新投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维峰
理论分析表明,创新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二者的关系受企业规模的调节。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财务指标还是市场指标来度量企业绩效,创新都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创新与企业绩效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大企业的创新效率以及利用创新成果的效率和意愿都较低。
关键词:
规模 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付岩 班旭
文章以2009—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非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能否巧借我国2008版《专利法》实施的"东风"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既可以促进企业策略性创新也可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具体表现为加大研发投入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量的增长与创新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2008版《专利法》正式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只会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版《专利法》实施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只在国企中显著。从外部《专利法》变迁视角,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法与金融学相关文献,既为国家营造创新环境、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也为上市公司制定创新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满四 王旭东
将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的效应分解为财务效应和治理效应。其中,财务效应表现为促进创新投入,治理效应表现为提高创新效率,两者共同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发挥了显著积极的财务效应,但治理效应微弱,这是制约企业创新的关键。进一步从关系治理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发挥治理效应的路径视角研究关系型融资治理效应微弱的内在机理,发现关系型融资治理效应并未真正发挥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非正常的"关系"严重损害了治理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本身的缺陷导致治理效应的路径失效。研究表明,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提高创新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大力鼓励银行为企业创新加大关系型贷款额度的同时,更需规范"关系"型融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以畅通关系治理路径。
关键词:
关系型融资 关系治理 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博
本文利用2002—2013年2011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专利申请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的债务融资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融资方式与其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型融资在债务中的比重与创新能力负相关,主要原因是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交易型融资,且银行竞争性增强有助于促进企业债务融资的创新绩效。在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安琪 武晓芬
文章以2013—2017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合管理防御理论,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呈"U"型关系。即当管理者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出于研发失败和短期业绩考虑,管理者会抑制企业创新,而在能力较强时才会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同时,企业内外部治理环境对管理者行为有约束作用,企业外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激励均对管理者能力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管理者能力 企业创新 治理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胜绪 方晓波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补资产对渐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中国医药制造、电子信息和电气设备制造等三个行业103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企业互补资产的积累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但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类的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互补生产制造和人力资产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互补营销资产的积累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
关键词:
互补资产 渐进性技术创新 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骏 朱和平
本文以2007-2013年度沪深两市主板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创新专利在该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虽然研发投入对各类专利产出均有显著贡献,但在我国目前环境下,专利并不能有效代表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专利产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季良 刘健
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2012—2015年中国4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外部创新驱动机制(双驱机制)对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驱机制整体上有利于企业综合绩效的提升,外部驱动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强于内部驱动,双驱机制的整体驱动力优于单一的内外驱动;技术创新因素对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
双驱机制 综合绩效 创新驱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关键词:
高管持股 R&D 激励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持股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ESG表现与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数字技术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证据
再融资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强制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的证据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创新补助究竟有没有激励企业创新自主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
工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驱动企业成长的绩效分析——基于创新型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