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
- 2023(1445)
- 2022(1189)
- 2021(1193)
- 2020(1003)
- 2019(2247)
- 2018(2081)
- 2017(4002)
- 2016(2044)
- 2015(2244)
- 2014(2111)
- 2013(2233)
- 2012(1962)
- 2011(1820)
- 2010(1832)
- 2009(1750)
- 2008(1624)
- 2007(1540)
- 2006(1373)
- 2005(1332)
- 学科
- 济(8941)
- 经济(8937)
- 业(8243)
- 企(7713)
- 企业(7713)
- 管理(7297)
- 制(4297)
- 体(3814)
- 体制(3678)
- 方法(3537)
- 贸(3466)
- 贸易(3464)
- 易(3415)
- 财(3084)
- 数学(3058)
- 数学方法(3025)
- 业经(2274)
- 公司(2061)
- 跨(1849)
- 国公(1848)
- 跨国(1848)
- 跨国公司(1848)
- 中国(1841)
- 电子(1823)
- 出(1820)
- 技术(1756)
- 网上(1742)
- 网上贸易(1742)
- 关系(1588)
- 农(1539)
- 机构
- 大学(30327)
- 学院(29370)
- 济(13955)
- 经济(13728)
- 管理(12321)
- 理学(10710)
- 理学院(10600)
- 管理学(10522)
- 管理学院(10460)
- 研究(9713)
- 中国(7573)
- 财(6497)
- 京(6250)
- 财经(5175)
- 科学(4868)
- 经(4794)
- 所(4684)
- 中心(4487)
- 经济学(4218)
- 研究所(4118)
- 江(4077)
- 北京(4003)
- 财经大学(3977)
- 商学(3883)
- 商学院(3858)
- 经济学院(3804)
- 院(3518)
- 贸(3374)
- 范(3364)
- 师范(3340)
共检索到45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阳
专利的全球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负外部效应,跨国并购所涉的专利技术交易必然带来全球消费者福利的问题,但各国都仅仅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考量跨国并购所涉专利技术的反垄断审查,这必然带来全球正义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国际机制来处理跨国并购中专利交易的反垄断审查。
关键词:
专利扩张 跨国并购 反垄断审查 国际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凌燕
进入21世纪以来,钢铁业进入新的一轮增长周期,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97%,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钢铁业联合重组和并购此伏彼起,新的跨国公司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春霖
近年来,反垄断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5年11月25日,中国商务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做出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恩智浦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NXP,以下简称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有限公司(Freescale,以下简称飞思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春霖
近年来,反垄断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5年11月25日,中国商务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做出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恩智浦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NXP,以下简称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有限公司(Freescale,以下简称飞思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海燕
申报门槛、市场影响、市场份额、并购动因、例外豁免等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审核并购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要加强反垄断制度的国际协调,灵活运用投资方式以缓解企业的政治风险,通过反垄断域外适用、对等适用等实现效力对等原则捍卫国家利益,具体分析并购涉及国的反垄断理念和制度差异,有选择地控制制度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笑晓
企业并购(M&A)是企业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企业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其他企业与一企业合为一体,其他企业不再存在;后者仅是一企业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其他企业依然存在。企业跨国并购(Cross-borderM&A),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取得另一国企业的一部分,甚至全部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的行为。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定义,跨国并购包括:(1)外国企业与境内企业合并;(2)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达10%以上,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1]跨国并...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彭兴华
美国和欧盟有非常成熟的兼并审查制度。2008年中国的《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其受到了西方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兼并审查在实体标准和程序机制与美国和欧盟既相似,又有区别。由于中国的历史、目标和当前的问题明显不同于美国和欧盟,因此《反垄断法》在审查兼并所考虑的因素方面已超出了兼并的竞争效果的范围,而包括了兼并对"竞争者"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社会应给予中国发展和完善反垄断法的空间,使中国能够在不对国际商业施加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其特有的目标。对于兼并审查的程序,中国应考虑发展和明确申报体系中有关"控制"的标准,并在条例中规定下来,使其更加可行,以达到在不对国家主权造成侵害的前提下减少对跨国兼并威胁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璇
随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市场已越过国内的限制逐渐向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使投资变得更加便捷。在此背景下,掀起一股跨国并购的巨大浪潮。跨国并购在一定层面来讲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境外投资风险的降低以及跨国资本公司的流动等,但跨国并购也极其容易限制市场内的竞争,导致国际性的生产与销售的集中与垄断的出现,对企业、消费者乃至对并购方国家的国民经济都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国家就通过垄断法对跨国并购进行规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美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采用了复杂一体化战略,国际直接投资的传统OLI-IDP框架不完全适用于解释中国在海外寻求知识资源的行为,需要调整和补充。中国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并购和有机扩张是获取海外知识资源的主要方式,学者们基于调查问卷和典型案例分析、大型并购数据库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评估了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各种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绩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知识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
知识资源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并购 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鹏杰 周方召 张曦
在华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会产生有碍竞争的市场集中效应,反垄断审查制度对外资并购可能导致的集中具有事前规制作用,而为了获取市场优势地位,不能排除有些跨国公司在反垄断审查阶段贿赂相关人员与部门;同时,具有代理人特征的反垄断审查机构也可能被外资兼并厂商俘获,并以交易企业提交信息的不完备为借口与其达成合谋,使得一项可能导致行业垄断的并购获得批准,因此应加强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信息披露与监管。
关键词:
外资并购 规制 反垄断审查 合谋 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涌
当今国际市场,于各行各业横刀立马的尽是跨国垄断公司,如波音与空客两巨头垄断大型民用飞机制造,ABCD四大粮商垄断国际粮食贸易。在当今世界,如果你把国家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放在一起进行匡算的话,在前100个经济体当中,大型企业的数目超过国家,诸多跨国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江
欧盟竞争法对专利权人标准化进程中欺诈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对象分为欺诈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人和欺诈时无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权人。前者只有在标准化进程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专利权人具有主观意图,做出令人误解的陈述,且其欺诈行为导致反竞争效果时,才构成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可予以反垄断规制。后者在标准化进程中的欺诈行为则仅在公司通过反竞争实践且获得市场支配地位时,该欺诈行为通过欧委会的扩大解释可以适用《欧盟运行条约》第102条,进行反垄断规制,但这种对无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权人的扩展适用应谨慎克制。中国对于标准化进程中专利权人欺诈行为的反垄断规制规则的细化可以从欧盟中获得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江
欧盟竞争法对专利权人标准化进程中欺诈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对象分为欺诈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人和欺诈时无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权人。前者只有在标准化进程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专利权人具有主观意图,做出令人误解的陈述,且其欺诈行为导致反竞争效果时,才构成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可予以反垄断规制。后者在标准化进程中的欺诈行为则仅在公司通过反竞争实践且获得市场支配地位时,该欺诈行为通过欧委会的扩大解释可以适用《欧盟运行条约》第102条,进行反垄断规制,但这种对无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权人的扩展适用应谨慎克制。中国对于标准化进程中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武军 张唯玮 郭宁宁
标准必要专利在标准与专利的整合中应运而生并提升了知识经济效能。但是,专利标准化的同时也扩大了专利权人在相关市场的支配力,很容易产生专利权滥用行为,如不公平高价许可、不合理搭售、无正当理由要求反向许可等。以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切入点,以高通案为例,分析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针对反垄断法体系,从立法与执法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反垄断诉讼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