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2)
- 2023(16794)
- 2022(13775)
- 2021(12529)
- 2020(10475)
- 2019(23339)
- 2018(22669)
- 2017(43437)
- 2016(23260)
- 2015(25452)
- 2014(25036)
- 2013(24855)
- 2012(22989)
- 2011(20694)
- 2010(21126)
- 2009(20018)
- 2008(19466)
- 2007(17539)
- 2006(15758)
- 2005(14668)
- 学科
- 济(105666)
- 经济(105547)
- 业(95064)
- 企(83796)
- 企业(83796)
- 管理(79249)
- 方法(41837)
- 业经(34017)
- 中国(33958)
- 数学(32971)
- 数学方法(32763)
- 财(32098)
- 农(32022)
- 融(29125)
- 金融(29125)
- 银(28599)
- 银行(28559)
- 行(27606)
- 地方(25627)
- 制(25202)
- 农业(23250)
- 务(23015)
- 财务(22982)
- 财务管理(22952)
- 企业财务(21858)
- 技术(20866)
- 贸(20404)
- 贸易(20386)
- 易(19846)
- 理论(17983)
- 机构
- 学院(335517)
- 大学(327917)
- 济(146960)
- 经济(144226)
- 管理(133100)
- 理学(113426)
- 理学院(112281)
- 管理学(110775)
- 研究(110614)
- 管理学院(110172)
- 中国(94919)
- 财(70505)
- 京(68568)
- 科学(64911)
- 农(61057)
- 所(55819)
- 财经(55419)
- 中心(52429)
- 江(51800)
- 经(50450)
- 研究所(50155)
- 业大(49343)
- 农业(47896)
- 经济学(45200)
- 北京(43171)
- 州(41551)
- 财经大学(41154)
- 经济学院(41061)
- 院(39333)
- 商学(38414)
- 基金
- 项目(217697)
- 科学(173415)
- 基金(159839)
- 研究(157413)
- 家(139315)
- 国家(138009)
- 科学基金(120094)
- 社会(104022)
- 社会科(98865)
- 社会科学(98838)
- 省(86746)
- 基金项目(84495)
- 自然(77208)
- 自然科(75561)
- 自然科学(75543)
- 自然科学基金(74285)
- 划(71361)
- 教育(70555)
- 资助(64868)
- 编号(61537)
- 发(51248)
- 创(49125)
- 重点(48852)
- 成果(47639)
- 部(47568)
- 业(46436)
- 创新(45184)
- 国家社会(43532)
- 课题(42885)
- 科研(41516)
- 期刊
- 济(166470)
- 经济(166470)
- 研究(101355)
- 中国(69941)
- 农(56919)
- 财(56427)
- 管理(54703)
- 融(50052)
- 金融(50052)
- 学报(49487)
- 科学(47599)
- 大学(38147)
- 农业(37947)
- 学学(36807)
- 业经(29517)
- 技术(29319)
- 教育(28177)
- 财经(28143)
- 经济研究(26519)
- 经(24209)
- 业(22385)
- 问题(21596)
- 技术经济(18921)
- 贸(17625)
- 商业(17107)
- 现代(16507)
- 国际(16164)
- 世界(16144)
- 科技(15633)
- 财会(15068)
共检索到518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颉茂华 王乾 施诺 李晓玲
专利执行保险对加大研发专利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是否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并从研发能力和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其中介效应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与企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专利执行保险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最终体现在企业价值增加以及市场份额扩大,从而使得企业竞争能力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专利执行保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进行附加测试,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专利执行保险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扩大专利执行保险制度实施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殷耀宁 王军民 黎明辉
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32家上市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融资约束对物流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企业融资约束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持续性创新。在该作用机制中,研发投入发挥了明显的部分中介效应,开放创新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融资约束能够通过抑制研发资金投入,进而抑制企业持续性创新。开放创新则能弱化融资约束对持续性创新的抑制作用。此外,股权集中度和销售毛利率也能够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持续性创新,而企业过高的流动比率则不利于物流企业持续性创新。最后,文章从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开放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宫兴国 陆垚 林春雷
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战略差异度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然而,战略差异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初衷背离。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升战略差异度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不利于财务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适度的财务柔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高股权激励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丰富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可为企业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财务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创新绩效 融资约束 财务柔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申祥 王玉 王晓迪
为了验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研发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5—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促进出口企业的研发,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则会抑制出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具有抑制效应,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其抑制的显著性存在差异。融资约束对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研发抑制作用显著,而对国有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申祥 王玉 王晓迪
为了验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研发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5—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促进出口企业的研发,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则会抑制出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具有抑制效应,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其抑制的显著性存在差异。融资约束对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研发抑制作用显著,而对国有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信东 贺咪
零杠杆融资策略作为解决资本结构问题的一种"角落方案",因其特殊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关于这种极端融资策略使用背后的动机是学术界一直想要探索的疑惑。本文基于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了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零杠杆策略选择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研发投入影响企业极端融资选择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研发投入的公司选择零杠杆融资策略的可能性更大,并且证明了企业避税以及融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传导机制,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从根源上理解高研发投入上市公司选择零杠杆策略的原因,同时为企业作出这种极端融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是改变股权结构和增加管理者激励。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永明 刘敏
以2012—2016年润灵环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三者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一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融资约束这个中介路径实现的;在产权性质分组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促进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显著,且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秀辉 付丽爽
我国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企业成长造成了制约,数字金融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区域数字金融水平调节下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通过系统分析以及基于规模异质和产权异质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无关,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数字金融在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的曲线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大型企业要比中小型企业更加明显,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影响显著。研究不仅强调了企业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也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增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肖春明 宋爱珠 顾凯元
本文利用2013—2019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在实体企业“脱实向虚”趋势背景下,从融资约束视角考察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效应。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且融资约束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创新强度及创新持续性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融资激励效应,对民营企业、高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影响更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引导企业资金投向创新活动;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特定行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研发补贴政策体系,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形成合力,增加财税政策对创新激励的持续性。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曾雅婷 邢晶晶 李宾
新创企业在资源获取和配置方面存在相对弱势,尤其是传统金融排斥带来的融资约束不利于其持续成长。具有普惠性和精准性的数字金融则可以为新创企业提供更多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进而促进其成长。然而,现有文献关于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专门研究较为缺乏,更缺少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为新创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提升其金融资源获取和配置能力,从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以2012—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新创企业为样本的分析显示:(1)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并存在“数字金融发展→缓解新创企业融资约束→增加新创企业研发投入→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传导路径;(2)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新创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和数字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不显著,表明地区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数字金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3)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受融资约束较强的非国有新创企业和更依赖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新创企业和非高新技术新创企业成长没有显著影响,反映出融资约束是新创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技术创新是新创企业提升成长能力的主要路径之一。相比现有文献,本文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为数字金融发展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及其链式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拓展和深化了关于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及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存在“长尾效应”,有助于解决企业早期融资中的“最初一公里”堵点问题。因此,各地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市场化和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积极效应;金融机构要关注各类企业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新创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机会,强化技术创新,进而实现高质量持续成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解维敏 方红星
企业研发(R&D)投入是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持续性的投入,外部融资资源获取则是影响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否扩大企业的融资资源获取渠道、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来源、解决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企业研发投入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6年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地区金融发展积极地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入。并且,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R&D投入的这种正向影响对小规模企业和私有产权控制的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政府干预弱化了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入的积极影响。本文为理解...
关键词:
银行 金融发展 企业R&D投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于建忠 陈燕红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1040家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而且其在不同融资约束企业中存在差异:当补贴规模较小时,政府补贴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高融资约束企业没有产生促进作用;当补贴规模跨越一定门槛后,政府补贴对高融资约束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大于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的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低融资约束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显著多于高融资约束企业,这表明补贴规模与激励效应大小之间存在一定错配。因此,政府对补贴企业筛选与评估时需要考虑企业融资约束,并实行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补贴额度,以提升政府补贴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攀
本文选取2014-2016年河南省新三板科技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金融支持、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越低;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强,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越高;金融支持能够显著抑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金融支持 科技型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投资者关注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与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政府补助能否促进企业的ESG表现?——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与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
ESG表现、融资约束与财务困境——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调节作用
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
企业生产率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生产率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企业成长的调节效应研究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性质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企业专利与外部融资——信号情境的调节作用
高管跨组织任职与企业并购融资决策——基于XBRL持续审计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