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4)
- 2023(13138)
- 2022(11315)
- 2021(10896)
- 2020(8676)
- 2019(20104)
- 2018(19779)
- 2017(38238)
- 2016(20534)
- 2015(22965)
- 2014(22795)
- 2013(22230)
- 2012(20118)
- 2011(17907)
- 2010(17494)
- 2009(15739)
- 2008(14789)
- 2007(12566)
- 2006(10689)
- 2005(8922)
- 学科
- 济(76582)
- 经济(76494)
- 管理(58753)
- 业(54433)
- 企(45370)
- 企业(45370)
- 方法(34888)
- 数学(29735)
- 数学方法(29396)
- 农(22752)
- 中国(20044)
- 业经(18900)
- 财(18856)
- 地方(17293)
- 学(16563)
- 农业(15447)
- 理论(14067)
- 贸(13380)
- 贸易(13372)
- 和(13188)
- 制(13036)
- 易(12949)
- 技术(12909)
- 环境(12709)
- 务(12251)
- 财务(12190)
- 财务管理(12170)
- 企业财务(11456)
- 教育(11264)
- 划(11108)
- 机构
- 大学(279923)
- 学院(279687)
- 管理(115045)
- 济(105335)
- 经济(102910)
- 理学(101041)
- 理学院(99933)
- 管理学(98352)
- 管理学院(97848)
- 研究(88323)
- 中国(64119)
- 京(58808)
- 科学(55743)
- 财(47038)
- 所(42023)
- 业大(41947)
- 农(41658)
- 中心(40725)
- 财经(38850)
- 范(38789)
- 研究所(38741)
- 江(38647)
- 师范(38492)
- 北京(36516)
- 经(35378)
- 院(32972)
- 农业(32519)
- 州(32282)
- 师范大学(31316)
- 经济学(30618)
- 基金
- 项目(202107)
- 科学(159615)
- 研究(152084)
- 基金(145854)
- 家(125870)
- 国家(124744)
- 科学基金(108146)
- 社会(94690)
- 社会科(89461)
- 社会科学(89440)
- 省(79069)
- 基金项目(78797)
- 自然(69744)
- 教育(69700)
- 自然科(68093)
- 自然科学(68081)
- 自然科学基金(66830)
- 划(66503)
- 编号(64090)
- 资助(57702)
- 成果(51103)
- 重点(44533)
- 部(44131)
- 发(43084)
- 课题(42966)
- 创(42676)
- 项目编号(39580)
- 创新(39541)
- 教育部(38226)
- 国家社会(38184)
共检索到38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方舟之
[目的/意义]研究专利引文形成的路径是合理评估数据样本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以行为逻辑为视角,从专利引用行为的主体、动机、行为能力和外部的引用行为规则4个因素对专利引文的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行为主体经历心理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外部规则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专利引文。专利申请主体的因素是导致引用动机和引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专利引用结果的差异,构建样本和模型时应对不同属性的主体的引文作出区分。
关键词:
专利引文 引用行为 行为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品 李欣明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17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剖释了银行数字韧性的理论逻辑、形成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第一,银行数字韧性是银行运用数字技术防范冲击、适应冲击并在冲击后实现更稳定状态的能力,其逻辑溯源于数字能力、危机管理和金融安全理论。第二,银行数字韧性的形成有赖于数字技术在冲击期间发挥的赋能作用。从赋能效应看,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缓解重大冲击导致的银行风险加重,增强银行韧性。从赋能机制看,数字技术通过减弱重大冲击对银行业务规模、业务成本以及业务关联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银行韧性。从异质特征看,数字技术的韧性赋能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突发卫生事件时更有效,在小规模、非国有、高风险的银行中更显著。第三,银行数字韧性的提升离不开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和监管环境的保障。相对而言,技术人才供给充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数字监管环境优良地区的银行能够更有效地形成数字韧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字韧性 重大冲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时祖光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是公共数据安全保护与有效利用的逻辑前提。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形成源于数字经济下传统数据安全保护范式的落后与范式革新下数据分类分级的产生。从逻辑关系上观察,分级的前提是分类,数据分类与分级在目标与侧重点上亦存在联系与区别。二者都关注数据的安全保障,但分类更强调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分级则是针对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数据施以相应程度的管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制度落实和效用发挥,需要分别确立分类与分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损害程度为标准设计公共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规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明 刘佳
本文综合运用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和能力理论,探讨中国企业研发外部化的形成逻辑、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短期内,研发外部化以降低内部成本和产生规模效应使企业获得比较优势;长期来看,制造企业可借助研发"有限"外部化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竞争优势。通过比较企业采取外部市场交易和内部研发两种方式获得技术时所支付的成本构成,得出市场搜寻费用、知识产权保护费用、知识整合成本、技术风险因子等因素是影响研发内部化程度较高的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珏 祝继高
基金参与公司治理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基金控制权视角,对基金参与上海家化和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在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社会资本的缺失,需借助大股东或管理层来完善其社会资本控制权。在大股东相对控股的情形下,当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委托—代理冲突时,社会资本控制权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基金会权衡大股东权力和管理层权力的强弱,选择支持最有利于其实现控制权的一方。基金动态调整其控制权的路径是:先利用股权资本进行外部治理,然后依靠股权参与公司内部治理来构建其对企业的社会资本控制权,在调停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后,基金继续持有还是出售股份取决于其在内部...
关键词:
基金 公司治理 上海家化 格力电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钰 李艳 刘炳胜 曹新颖
本文将价值共创引入EPC项目管理全过程,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分析EPC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中国联通海南智慧大厦项目作为EPC项目价值共创实例,尝试提出项目承发包双方价值共创的具体路径,探究解决国内“低信任”情境下的EPC项目管理难题,以期帮助提升EPC项目效益,实现项目承发包双方的共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江
政府反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制定、实施限制企业竞争制度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这是合理的,但超过必要限度就会损害竞争秩序和社会整体福利。各国反垄断法的实施经验表明,要规制不合理的政府反竞争行为需要完整的路径体系。竞争评估,是分析、评价政府反竞争行为合理性的前置路径。竞争倡导,是事前避免不合理限制竞争的制度安排、制度实施,或促进法律向有利于竞争的方向修改的路径。竞争执法,是事后追究有关主体的反垄断责任,排除不合理制度影响的路径。鉴于我国政府对经济不合理干预导致的竞争限制的普遍性、严重性以及现有制度的局限,必须通过法律解释、规则建构,建立、完善上述路径体系,推进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青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制度基础、农业发展、资金筹措、商业贸易、科技教育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经济探索,都是围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中国发展道路有着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保护了国家安全;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国际地位较快提高,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关键词:
重工业 工业化发展 中国道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国用 杜国功
以中央企业重组为分析对象,提出包括分析前提、目标体系、对象要素和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可由此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垄断与竞争、资本集聚集中与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地方与国际等应有的逻辑视角进行探讨,进而能较为全面地对中央企业重组进行系统地思考,以求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开展有所参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露 周建国
在政策倡导与实践探索的双重推动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成为应对新问题、化解矛盾冲突与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神奇”的概念,创新同时满足组织行动所追寻的合法性逻辑和结果逻辑。处于多重制度环境中的基层行动者,或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境、特殊需求与利益选择塑造“典型实践”,或迫于制度化压力而采取任务式创新、趋同化创新与展示型创新等策略行为,由此形成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实践样态。基层治理创新乱象丛生,有碍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制度与行为的融合视角,阐释基层行动者的制度压力与回应行为及其制度性同构、策略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乱象生成于合法性逻辑对结果逻辑的挤压、策略行为运作的隐性空间以及制度逻辑与行为逻辑的互构,进而提出从识别创新样态、矫正创新乱象与促进创新变革等方面优化基层治理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时代最新科技产业化的产物,代表了生产力发展方向和趋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生产力代际革命和生产力跃迁的体现。颠覆性创新引致主导技术体系变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前提,产生通用目的技术和发生科技革命分别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充分条件和时代条件,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的科技转化应用制度体系加以保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创业融合,搭建技术转化渠道;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促进数据、科技人才和科技金融三类要素高效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 成果转化 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李雪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季轩民
教师良知关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选择问题以及“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问题。教师良知是无私利他行为的外显与专业道德义务内化相统一的表现,具体体现为直觉与情理判断、反思与评价的综合能力,既服从于教育正当的伦理要求,又怀有教育美善的愿景。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包括:基于人的良知;出于身份转变;终于教育信仰。教师良知作为一种专业伦理的觉察力,是先天自足与后天生长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种道德行为的价值实践。基于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教师良知的发展可以从教师个人善端、道德自律以及信仰建构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教师良知 教师道德 教育正当 教育美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旭光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范式,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也将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和"产业"双重属性,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逻辑内涵,通过产业网络重构、社会多元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模式再造等,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适应力和竞争力,进而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院校内外治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厘清"互联网+"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包晓斌 朱小云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理念、促进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其关键在于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目前,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仍存在农业生态产品相关理念认识不深实践不足、生态要素产权界定不明晰、价值核算方法缺乏统一标准、价值实现路径较为单一等问题。应完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技术支撑,健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畅通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要素流动渠道,推动生态农业多元化发展,构建差异化的农业生态产品补偿机制,推动农业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