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6)
2023(12323)
2022(10199)
2021(9745)
2020(7917)
2019(17862)
2018(17505)
2017(32411)
2016(16608)
2015(18294)
2014(17600)
2013(17167)
2012(15515)
2011(14094)
2010(14051)
2009(13411)
2008(12045)
2007(10357)
2006(8853)
2005(7773)
作者
(44013)
(36778)
(36673)
(34733)
(23109)
(17325)
(16364)
(14206)
(13806)
(12710)
(12470)
(12240)
(11561)
(11480)
(11368)
(11221)
(11042)
(10773)
(10455)
(10358)
(9086)
(8718)
(8612)
(8286)
(8261)
(8140)
(7909)
(7893)
(7286)
(7253)
学科
(66996)
经济(66939)
管理(52262)
(51175)
(43155)
企业(43155)
方法(27567)
数学(23892)
数学方法(23628)
中国(22166)
技术(21333)
(17985)
(16378)
贸易(16365)
(16070)
业经(15554)
(15123)
技术管理(13907)
(13459)
农业(11992)
(11587)
银行(11573)
(11465)
金融(11463)
(11210)
理论(10813)
(10578)
(10217)
地方(9876)
(9772)
机构
学院(229369)
大学(228829)
(102971)
经济(101220)
管理(91236)
理学(78950)
研究(78932)
理学院(78176)
管理学(77025)
管理学院(76572)
中国(60684)
(47234)
科学(44107)
(43784)
(37304)
中心(36104)
财经(35591)
研究所(33931)
(32768)
经济学(32518)
(31629)
(31055)
北京(30006)
业大(29407)
经济学院(29303)
(29179)
师范(28936)
(28755)
财经大学(26784)
(25471)
基金
项目(158072)
科学(127870)
研究(120068)
基金(117396)
(102159)
国家(101407)
科学基金(88301)
社会(79754)
社会科(75836)
社会科学(75823)
基金项目(60875)
(59880)
教育(55504)
自然(54407)
自然科(53322)
自然科学(53313)
自然科学基金(52436)
(50870)
编号(47225)
资助(46787)
(39279)
成果(37802)
(36236)
创新(35822)
重点(35583)
国家社会(34669)
(34540)
课题(32660)
教育部(32024)
(31102)
期刊
(109321)
经济(109321)
研究(68785)
中国(48420)
管理(36918)
(32040)
科学(31107)
学报(29883)
(28857)
教育(28368)
大学(24083)
技术(23178)
学学(22382)
农业(20593)
(20199)
金融(20199)
经济研究(19500)
业经(17675)
财经(17420)
(15289)
(14095)
科技(13810)
问题(13490)
技术经济(13372)
国际(12996)
世界(12431)
(12042)
(12029)
论坛(12029)
图书(10992)
共检索到34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顾浩然  郭本海  龙卓茜  乐为  
基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的静态、动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动态知识流动仿真模型对不同优化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规模呈明显扩大趋势,逐步呈现以上海微电子等研发单位为核心节点的“核心-边缘”结构,产学研合作以“产-学”模式为主;光刻胶、光刻气体等配套设施研发机构处于网络边缘与技术链上下游节点技术交流水平有限;新加入网络节点对网络知识水平提升的贡献较小,且与网络合作紧密程度不高;研发方向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节点进退出机制优化三种优化策略均对网络知识水平提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均衡性及发展潜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谷林洲  邵云飞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网络特征和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特征,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存在派系结构,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存在失真现象。最后,从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合作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化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向平  
构建集群式创新网络是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基于供应链来构建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有效的集群内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在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的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六大优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若干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李非凡  
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生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指出创生阶段的演化动力是获取互补性资源,扩张阶段的演化动力是提升社会资本,成熟阶段的演化动力是保障组织协同,衰退阶段的演化动力是实现组织创新。并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对IBM专利合作网络的数据进行挖掘,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昌进  张宝建  
基于网络嵌入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从关系和结构双重动态视角出发,以2008—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材料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创新合作网络,具象呈现283个创新网络社群演化进程,研究创新网络社群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编码追踪每个创新网络社群在移动时间窗下的更替,针对不同时间窗下的社群创新主体关系异质性与结构特征,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网络社群异质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创新网络社群的凝聚性及稳定性均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社群稳定性与凝聚性均强化了创新网络社群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为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为融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  陈培  Gad David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卡脖子”技术频繁出现的背景下,研究光刻技术扩散与动态演化对攻克“卡脖子”技术、突破全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专利引证数据构建引文网络,并通过局部向前搜索、局部向后搜索和关键路径3种不同的主路径分析方法来描述光刻技术知识扩散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光刻技术动态演化的阶段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日、德先发优势明显,光刻技术的扩散由台积电、阿斯麦等大公司主导;技术发展前期,主要侧重器件制造和工艺的改进,而在后期则注重光刻材料的研发,从2015年开始技术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EUV光刻胶材料;与全球范围内光刻技术扩散趋势相比,我国进入光刻领域较晚,技术扩散能力不强且尚未出现在技术扩散主路径中。本研究从技术扩散路径和技术动态演化两个角度揭示了光刻技术扩散的客观规律和特征,丰富了“卡脖子”技术的理论研究,为我国技术路径选择提供企业和技术层面的决策支持与经验依据,以期对突破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锁定带来一定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育晓,张明亲,邵亚虹  
基于嵌入性理论,运用因子分析与统计回归法,提炼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表现形式,检验了网络整体嵌入性、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对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信息锁定效应、路径依赖效应和认知趋同效应;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性和负效应之间呈U型关系,并据此识别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中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的适度嵌入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崔金栋  王胜文  高志豪  
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使得创新生态网络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兴主体形态,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复杂性使得研究其发展演化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复杂系统为视角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揭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4种主要形态的运行机制,展示车企主导型、产业链主导型、产学研联盟主导型和创新生态系统主导型4种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张国红  魏云凤  刘晓燕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聪慧  余翔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基于专利信息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和技术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全球和中国CCS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网络结构、中心性以及凝聚子群特征以明确合作态势,并基于构建的技术关联网络分析了中国主要CCS机构与国外技术领先CCS企业的潜在技术合作机会。两种不同维度的网络图谱分析结果可为中国CCS技术创新合作与发展、促进国际CCS知识交流提供参考和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宏芬  余向平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来构建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有效的集群内技术创新体系。本文在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若干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武  陈培  Gad David  
以专利家族为研究视角,阐述技术路径动态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专利家族自引会对技术主路径造成干扰,通过对主路径进行调整,提出一种修正技术主路径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光刻技术在“投影对准和曝光系统—浸没式投影物镜—浸没式光刻材料—光刻胶”4个阶段经历了“路径消解—路径产生与路径依赖—路径消解与突破”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以荷兰阿斯麦、德国蔡司和日本东京电子为代表的专利家族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阿斯麦为核心的利益联盟垄断核心技术,强化光刻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作用,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路径依赖理论的认知,通过揭示光刻技术路径演化过程及企业演化格局,为后发国家突破技术路径依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贵川  何亚惠  罗文雪  张黎明  
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作为近年来技术创新体制的领先实践广受关注,然而理论界并未对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达成一致结论。为此,运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61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基于研究方法差异探讨现存研究分歧成因。结果发现:企业主体层面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政府主体层面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组织间合作层面合作紧密度和知识转移强度,创新环境层面外部投资强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能够显著提升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另外,研究样本类型、数据来源和绩效测度指标不同均会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结论可为中国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惠青  邹艳  
以产学研合作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的角度对知识整合进行了界定,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整合在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