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6)
2023(12463)
2022(10621)
2021(9612)
2020(8275)
2019(19058)
2018(18718)
2017(36069)
2016(19735)
2015(22090)
2014(21946)
2013(21836)
2012(20351)
2011(18635)
2010(18448)
2009(16875)
2008(16513)
2007(15001)
2006(12833)
2005(11154)
作者
(60390)
(50851)
(50500)
(47688)
(31712)
(24529)
(23046)
(20067)
(18872)
(17798)
(17014)
(16895)
(16100)
(16061)
(15662)
(15548)
(15445)
(15068)
(14655)
(14589)
(12909)
(12372)
(12274)
(11597)
(11345)
(11344)
(11155)
(11080)
(10401)
(10189)
学科
(85057)
经济(84979)
管理(54372)
(53619)
(42897)
企业(42897)
方法(37582)
数学(32783)
数学方法(32474)
(23959)
业经(19600)
中国(19193)
地方(18835)
(18546)
(18318)
(17029)
贸易(17025)
(16481)
农业(16240)
技术(15136)
(14061)
产业(13316)
(12373)
理论(12259)
环境(11783)
(11362)
财务(11341)
财务管理(11312)
(10818)
银行(10755)
机构
大学(287841)
学院(287468)
(115906)
经济(113484)
管理(110347)
研究(97359)
理学(96269)
理学院(95134)
管理学(93530)
管理学院(93003)
中国(69782)
科学(63961)
(60295)
(58482)
(50375)
业大(49658)
(48669)
农业(46785)
研究所(46510)
中心(45501)
(43178)
财经(39896)
(37741)
师范(37238)
北京(36715)
(36091)
经济学(35098)
(34555)
(34378)
经济学院(32156)
基金
项目(200660)
科学(156734)
基金(144807)
研究(140268)
(129121)
国家(128066)
科学基金(108452)
社会(88848)
社会科(84349)
社会科学(84322)
(80404)
基金项目(78412)
自然(72169)
自然科(70499)
自然科学(70474)
自然科学基金(69254)
(67753)
教育(63726)
资助(57481)
编号(56425)
重点(45327)
成果(44624)
(44228)
(43199)
(42661)
创新(39885)
计划(39102)
科研(38934)
课题(38150)
国家社会(36871)
期刊
(121989)
经济(121989)
研究(74488)
学报(53060)
中国(52344)
(52283)
科学(46292)
大学(38206)
(37149)
管理(36444)
学学(36097)
农业(35258)
教育(26555)
技术(23707)
业经(21618)
(20961)
金融(20961)
经济研究(19463)
(19228)
财经(19042)
问题(17163)
(16483)
图书(16018)
(15449)
科技(15292)
技术经济(14716)
商业(13798)
业大(13630)
(13619)
理论(13220)
共检索到406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童彤  
为了实现资源互补,降低研发风险,许多企业在专利研发中进行合作,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专利合作网络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融合,实现了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扩散,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以专利信息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网络相关模型使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专利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指出合作次数、发明人数量和活动年期对知识扩散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在网络的密度和独立研发能力与知识扩散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韩朝曦  黄鲁成  
在产业链高端获得高附加值是摆脱"低端锁定"的必经途径。集成电路产业链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研发需求,目前有关嵌入产业链后研发合作情况的研究不足。从产业链视角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嵌入产业链前后的网络规模、小世界性、无标度特征及节点影响力范围和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价值链研发合作特征,且围绕固定核心企业的合作网络展开,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对产业进化具有重大影响,但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研发合作网络中尚未形成影响。最后,提出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韩丹丹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2015年的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瞿辉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研究高产机构所构成的合作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扩散规律,剖析我国当前科研合作网络知识交流、扩散的特点。认为科研合作网络已成为科研领域的常态化事物,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对知识扩散具有重要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全面探索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促进科学知识的交流与扩散,同时也为我国科研政策的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杨中华  张志清  
科研合作网络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扩散途径。以netscience网络的最大联通分支为研究数据集,统计给出基本拓扑特征,在R环境下调用Igraph对知识源在网络不同中心性位置下的知识扩散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研究得出知识源的位置对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由此提出从知识源中心性选择来促进知识扩散效率这一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介数中心的最终知识存量和知识扩散充分程度最高,但度中心的知识时效性更具优势。知识难度越大,不同位置知识源下的知识扩散差异越大,知识源中心性选择对于知识扩散的效率提高越重要。科研合作网络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永达  闫盛枫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与知识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创新通过多个组织合作完成,但现有研究对于合作创新机理仍缺乏共识。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通过引入邻近性概念构建合作创新解释框架,然后基于中国1985-2015年集成电路领域的500 945条专利的全样本数据,通过QAP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地理邻近、知识积累邻近、知识结构邻近与创新环境邻近共同影响合作伙伴选择,且随着时间推移与产业发展,地理邻近的重要程度逐渐降低,知识结构邻近的影响呈现U型变化,知识积累邻近和创新环境邻近在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后开始正向影响合作创新伙伴选择,表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坚   刘雪莲   丁洁扉  
长三角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但针对该区域集成电路行业产学研多主体深度融合创新绩效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选取1995—2021年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的专利数据构建产业合作创新网络,采用ArcGIS可视化手段,通过拓扑结构分析、空间结构分析等方法梳理该网络演化的趋势特征,并基于2021年其中124家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近年来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创新网络,网络结构从松散逐渐紧密,网络内区域间联系逐步增强,与区域外主体空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企业在合作专利申请行为中的位置优势及经验优势不会影响企业的合作意愿;知识邻近性对关系邻近性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通过创新绩效对合作创新成果产生中介效应,而且创新绩效对合作创新成果的正向影响显著;环境邻近性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邻近性且显著负向影响创新绩效。因此,要进一步打造品牌化、国际化和数字化的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能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元   许智颖   王舒扬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但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驱动要素机制与可实现路径尚未明晰。为揭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的驱动因素及组态路径模式,在厘清关键核心技术的概念特征基础上,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利用定性比较分析与必要条件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份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必要条件及可实现路径展开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技术、R&D投入强度、市场化环境和政府支持度是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因素;(2)存在3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路径,分别是高数字技术下市场导向型、高组织集聚下产业导向型和高研发资助下政府导向型,且均以技术层为基础、组织及环境层为支持;(3)产业协同能弥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要素匮乏的不足,同时政府资助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以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本存量与增加科技研发资本流量为两大着力点,在积极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政府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巴志超  李纲  朱世伟  
知识扩散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知识在科研合作网络中的流动特征,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知识扩散模型,模拟知识在科研合作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考虑不同个体的知识自我增长以及知识吸收能力,采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知识扩散速率、知识均衡程度等作为衡量知识扩散效果的评价指标,探究不同合作网络结构、知识遗传继承和知识变异重组与知识扩散的动态关系。研究显示:知识在合作网络中的知识水平、扩散速率、分布均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网络的随机化程度越大,知识扩散的速度越快,知识的分布越均匀;合作网络的规模越小,专家高知识溢出效应越显著,越能促进知识的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关鹏  王曰芬  傅柱  
科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主要受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这两个过程的影响,据此提出知识扩散的机制。采用多Agent系统建模方法构建科研合作网络知识扩散仿真演化模型,分析了网络结构、知识溢出效应和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知识扩散效果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研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扩散效果造成影响,BA无标度网络结构优于其他网络结构(规则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前期,随着知识溢出效率因子的递增,网络平均知识存量总体震荡上升,知识扩散速率递增,同时网络知识存量分布均衡度递减;个体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后期,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大的网络表现出较强的平均知识存量增长,也加剧了网络知识存量的不均衡分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卫  闫帅  史锐涵  
【目的/意义】基于论文形成的作者合作关系是目前科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了解影响合作关系产生的各类因素有助于了解学科科研合作情况、帮助科研人员选择合作者等。【方法/过程】以图情学科核心作者所形成的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借鉴链路预测的相关思想,构造可能影响合作连接产生的网络结构指标和作者自身属性以及作者合作计量指标,基于有监督的二分类算法,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在网络结构影响方面,CN、作者接近中心度的差异两个网络结构指标有较强的影响力,CN指标呈正向影响关系、作者接近中心度之差呈负向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靓  纪宇凡  张维阳  曹湛  李洋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知识经济的转型,知识流成为探讨城际关系和空间重塑的重要视角,以合著科研论文为媒介的知识合作网络受到关注。基于2015~2019年Web of Science中的论文合著数据,利用爬虫技术,以地级以上城市为节点,构建长三角城市知识合作网络。通过边联系强度、节点中心性和QAP网络回归分析,研究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就空间格局而言,长三角知识流集中于沪宁合杭甬"Z"型发展带上,呈现出"富人俱乐部"现象。南京在长三角的知识生产力和控制力超越上海,居于首位。江苏城市的省内外合作量都较高且均衡,呈现多极发展。安徽城市的省内合作稀疏,主要靠合肥的对外合作发展。浙江的省内联系呈杭州和宁波双核格局,联系强度介于江苏和安徽之间。(2)就影响机制而言,人口规模、研发投入、高校数量对城际知识合作有促进作用,其中高校的影响最突出。距离衰减效应仍然存在,行政边界也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但不如距离阻尼大。文化邻近性对长三角知识合作影响不显著,而行政等级效应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单晓红  杨娟  魏云凤  
进行产业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把握产业内部创新合作变化规律及趋势,对复杂市场变化和行业激烈竞争做出响应,为产业组织治理提供依据,提升产业创新绩效,引导产业优化。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动态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特征演化中,集成电路创新网络结构呈现由松散型向核型结构演化的趋势;在主体及合作关系演化中,中国企业逐渐占据网络主体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较低,合作趋于同类型主体间合作,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网络稳定性演化中,网络变化速率经过前期的波动变化后逐渐降低,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稳定性逐步提升,并有效促进了创新绩效产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嫮  曾刚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地方产业网络为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在全球价值链中与区域外的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互动,并实现升级。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首先界定了价值链治理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阐述了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主要类型,以及价值链治理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浦东集成电路(以下简称IC)地方产业网络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全球IDM公司的治理行为对浦东IC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价值链治理者——全球领先公司,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推动或阻挡,决定于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行为是否侵犯了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决定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