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9)
- 2023(22118)
- 2022(18562)
- 2021(17163)
- 2020(14325)
- 2019(32453)
- 2018(31927)
- 2017(60154)
- 2016(32368)
- 2015(36270)
- 2014(35795)
- 2013(35539)
- 2012(33094)
- 2011(30089)
- 2010(30286)
- 2009(28245)
- 2008(27850)
- 2007(25088)
- 2006(22462)
- 2005(20834)
- 学科
- 济(152126)
- 经济(151944)
- 业(108856)
- 管理(106232)
- 企(94941)
- 企业(94941)
- 方法(58934)
- 数学(48520)
- 数学方法(47977)
- 中国(42556)
- 财(40772)
- 农(40631)
- 业经(39198)
- 地方(32969)
- 制(31559)
- 农业(27974)
- 学(27067)
- 技术(26478)
- 贸(26390)
- 贸易(26365)
- 务(26082)
- 财务(26020)
- 财务管理(25968)
- 易(25581)
- 企业财务(24638)
- 银(23959)
- 银行(23908)
- 融(23265)
- 金融(23261)
- 和(23215)
- 机构
- 学院(467410)
- 大学(465450)
- 济(204773)
- 经济(200889)
- 管理(179605)
- 研究(165184)
- 理学(152666)
- 理学院(150992)
- 管理学(148635)
- 管理学院(147756)
- 中国(129715)
- 京(99902)
- 科学(96943)
- 财(96105)
- 所(83675)
- 农(77942)
- 研究所(75038)
- 中心(74761)
- 财经(74727)
- 江(72829)
- 经(67864)
- 业大(66235)
- 北京(63782)
- 经济学(63219)
- 农业(60738)
- 院(59875)
- 范(58497)
- 师范(57847)
- 州(56809)
- 经济学院(56607)
- 基金
- 项目(303393)
- 科学(240804)
- 基金(222171)
- 研究(221863)
- 家(194239)
- 国家(192604)
- 科学基金(165787)
- 社会(144387)
- 社会科(137070)
- 社会科学(137041)
- 省(117610)
- 基金项目(116157)
- 自然(105657)
- 自然科(103216)
- 自然科学(103185)
- 自然科学基金(101415)
- 教育(101165)
- 划(98689)
- 资助(90979)
- 编号(87100)
- 成果(70540)
- 重点(68943)
- 发(68547)
- 部(67758)
- 创(66375)
- 创新(61592)
- 课题(61380)
- 国家社会(60981)
- 教育部(58432)
- 制(58031)
- 期刊
- 济(238520)
- 经济(238520)
- 研究(145997)
- 中国(103338)
- 财(77293)
- 管理(75132)
- 农(72056)
- 学报(70086)
- 科学(68087)
- 大学(54668)
- 学学(51664)
- 农业(49118)
- 教育(48993)
- 融(48344)
- 金融(48344)
- 技术(44592)
- 财经(38832)
- 经济研究(38275)
- 业经(37432)
- 经(33724)
- 问题(30501)
- 业(28952)
- 技术经济(26116)
- 贸(25785)
- 世界(24105)
- 国际(23339)
- 统计(22479)
- 科技(22049)
- 现代(21839)
- 版(21099)
共检索到735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以专利保护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对2007—2014年间1989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门槛回归。结果发现:专利保护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利保护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专利保护的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将近一半的省区都未达到专利保护强度的最优区间,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GDP甚至尚未跨过门槛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以专利保护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对2007—2014年间1989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门槛回归。结果发现:专利保护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利保护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专利保护的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将近一半的省区都未达到专利保护强度的最优区间,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GDP甚至尚未跨过门槛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作为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重要的制度衍生物,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政治关联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工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存在严重的要素价格负向扭曲,这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会通过"要素替代效应"直接削弱工业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提高企业的政治关联主动性对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产生间接影响;政治关联在要素价格扭曲与工业企业创新积极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所有制差异,国有企业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抑制效应产生负向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中则属于"遮掩效应",即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抑制效应存在正向调节功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蓉蓉
专利制度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有效产权制度。我国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但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存在缺陷。应不断构建和完善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加快审查制度、低碳技术专利权的强制许可制度、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资助制度,简化低碳技术专利的维权程序,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国平 晏莉
文章从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关系入手,采用法经济学方法,对专利制度在“专有”属性下的功能与“利”的配置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实现技术创新,设计最佳专利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志启
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企业创新利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权激励的视角,论述了专利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波动和专利制度变革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随着我国专利法的修改,我国专利保护水平出现迅速提升的趋势;但是专利保护水平的提升,并不必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如果激励企业更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其他激励手段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权激励 专利制度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关键词:
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 创新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时蕾 张寒 刘璨 杨红强
基于非农就业调节效应,本文构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非农就业——营林投入”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省(区)1497户林农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体上提高了农户对林地的劳动投入积极性,但对资本投入的增加并不显著。这种效应对不同程度非农就业的农户具有差异性。对于纯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地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显著增加,表现出产权激励效应;对于非农户,由于退出效应的作用,改革导致了非农户的资本投入显著下降了约36%;对于I兼农户,其劳动投入的减少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反映出林权改革的要素替代效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提高的制度环境,但并非充分条件;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会导致产权的正向激励机制受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磊
专利法的修订是否能促进技术创新,是否能够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利用缺乏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等变量,系统地刻画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属性,以三次专利制度变革为虚拟变量构建产业创新动力模型。探究了中国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均显著地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随着专利保护强度逐步加强,模仿创新对产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模仿创新 市场特征 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昊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最优专利制度旨在从国家制度运行、市场规律运行和政策有效性三个方面寻找最优的制度路径。其既讨论专利制度发展中的法律与政策实践,更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制度运行的市场规律和最优绩效;进而为寻求建立以专利为核心要素的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由独立专利政策向协同创新政策转变,酝酿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提出可能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
创新驱动 专利制度 专利政策 专利经济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卢麟
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新技术在产业领域的成功应用,或是指对现有技术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头联接着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另一头直接与经济相连接。实践表明,技术创新往往带来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引起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因此,如何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社会环境,推动技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路傲然 马春艳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0—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FA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门槛特征。结果表明:FDI对两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具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FDI对科研产出效率的影响先不显著,系数由负变正,后跨过“分化”门槛,变为正向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双拐点”促进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庆琳 毛昊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生长形成的共享经济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创新与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相融合,表现出新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以追求规模效应为主的市场创新,缺乏将技术创新作为共享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价值判断和实践依据,是一个突出问题。共享经济创新展现的市场活力表现在:围绕用户体验开展市场创新、注重以先进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注重融合技术应用和移轨创新。专利围绕着支撑共享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展开,专利制度为共享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成为驱动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问题是我国共享经济产业发展中专利创新的融资信号作用受到抑制,拥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并未获得市场优势资源;产业发展中底层技术的专利缺失,而应用层未能形成充分的布局优势;可能存在滥用专利阻碍产业发展的情况;软件专利、商业方法专利和图形用户界面专利中的审查标准滞后于市场实践等。专利制度对共享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仍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建议进一步发挥专利制度在共享经济产业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专利制度和专利审查标准,引导构建以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为支撑的共享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强化企业专利融资和诉讼应对能力,在保护专利权与遏制专利滥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平衡机制;在底层、应用和热点技术中加强基础技术专利布局,支撑中国共享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希敬 胡维佳 陶蕊
通过对近现代专利制度变迁的分析,探究了专利制度变迁的动因和利益取向,从起初促进工业社会发展演变成欧美发达经济体控制全球经济的战略工具,专利制度的本质属性被扭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专利制度既不是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专利制度对不同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效果存在很大差异;专利制度实施程度的强弱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专利 反专利 亲专利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