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6)
2023(16223)
2022(14021)
2021(12719)
2020(10781)
2019(24501)
2018(24447)
2017(47447)
2016(25432)
2015(28592)
2014(28732)
2013(28670)
2012(26320)
2011(23905)
2010(24059)
2009(22441)
2008(21827)
2007(19481)
2006(17477)
2005(15761)
作者
(74725)
(62524)
(62182)
(59160)
(39731)
(29800)
(28066)
(24434)
(23629)
(22427)
(21297)
(21007)
(20062)
(19950)
(19404)
(19127)
(18531)
(18166)
(17870)
(17799)
(15702)
(15462)
(15071)
(14272)
(14054)
(13910)
(13811)
(13516)
(12664)
(12108)
学科
(123571)
经济(123430)
管理(80732)
(75038)
(63139)
企业(63139)
方法(48831)
数学(42065)
数学方法(41652)
(28643)
(28406)
中国(28197)
地方(26568)
业经(26480)
(24475)
(23446)
技术(20436)
农业(19383)
(18572)
贸易(18562)
(17906)
环境(17620)
理论(17479)
(17427)
(17188)
(16963)
财务(16886)
财务管理(16856)
(16483)
银行(16435)
机构
大学(376476)
学院(374411)
(162027)
经济(158760)
管理(148135)
研究(128794)
理学(127970)
理学院(126528)
管理学(124568)
管理学院(123869)
中国(94092)
(79781)
科学(76610)
(73777)
(64485)
财经(58639)
研究所(58287)
中心(56835)
(56835)
(55187)
业大(53403)
(53113)
北京(50523)
经济学(50131)
(47720)
师范(47307)
(46422)
经济学院(44902)
农业(44085)
(43962)
基金
项目(251211)
科学(198518)
研究(184767)
基金(183545)
(159198)
国家(157944)
科学基金(136147)
社会(119145)
社会科(113109)
社会科学(113081)
基金项目(97344)
(97181)
自然(86801)
自然科(84732)
自然科学(84718)
教育(83497)
自然科学基金(83259)
(80887)
资助(75144)
编号(73778)
成果(59931)
重点(56095)
(55883)
(54232)
(52668)
课题(50928)
国家社会(49595)
创新(49222)
(48596)
教育部(48352)
期刊
(184807)
经济(184807)
研究(115859)
中国(71502)
管理(57185)
(56767)
学报(56415)
科学(53306)
(51742)
大学(43356)
学学(41084)
教育(37142)
农业(35463)
技术(34260)
(31624)
金融(31624)
经济研究(30283)
财经(29994)
业经(28147)
(25824)
问题(23632)
技术经济(20821)
科技(18456)
理论(18026)
(17782)
现代(17403)
(17212)
图书(16665)
商业(16620)
统计(16409)
共检索到559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颖  魏延辉  
在已有的国家层面静态效应研究基础上,本文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通过对中国大陆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大类行业、中类行业、时序多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是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利制度对产业经济增长具有多效应,产业政策制定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与协同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伟  任娜  陶敏  姜秀娟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梅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行业数据,验证技术体制与本土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机会(OPPO)、知识基础特性(PROP)、外部知识获取性(ACEE)的统计量分别是19.897、2.816、2.074,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分别是0.000、0.009、0.047,说明技术机会OPPO、知识基础特性PROP、外部知识获取性ACEE通过了t检验,且技术体制3个变量与经济效率(EFFI)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创新的独占性(APPR)与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EFFI)也存在正相关,但这种相关不是显著的。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国  肖新新  芮雪琴  樊燕萍  
利用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科技投入及增长速度3个方面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强,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向  
利用1998~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FDI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998~2000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资本供给效应,2001~2006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但是资本供给效应为正。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晶  
本文对1993—2009年46个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含量测度结果发现,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含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含量明显超出其收入水平,印度已成为领先国家之一,而中国高技术出口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高技术出口技术含量提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含量的自我提升过程具有显著的收敛性,发展中国家自我提升力表现出明显的"追赶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达君  赵鑫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可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经济增长点;通过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要素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达君  赵鑫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可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经济增长点;通过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要素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慧玲  曹导叶  
高技术是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讨论高技术产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贡献及贡献率的测定方法,测定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并就高技术产业如何持续提升陕西经济,提出坚持用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投融资力度及加快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等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宝凤  武翰涛  曹增栋  毛婷  
基于集聚经济外部性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威廉姆森假说。结果表明,前期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对区域经济显著促增长,但超出门槛值其正效应大幅降低。高技术产业密度、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则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规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世斌  孟凡莲  章道云  周佩  李超  
本文基于一些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四川省200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相关性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卫红  王阳阳  张爱美  王建英  李娜娜  
运用DEA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分别从经济效率和专利效率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全国25个省份2008~2013年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做出实证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看:(1)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有效率的,但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不同地区创新效率水平存在差异;(3)东部地区在"经济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中西部地区在"专利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4)个别省份经济效率与专利效率完全脱节。纵向来看:(1)"经济效率"逐年下降,"专利效率"在波动中逐渐提高;(2)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丽焱  
财政分权制度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重要的制度支撑。通过构建一个财政分权制度内生到高技术企业决策的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分权制度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型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增长,但支出型财政分权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是财政分权影响高技术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