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3)
2023(12142)
2022(10354)
2021(9494)
2020(7946)
2019(17004)
2018(17032)
2017(31499)
2016(16764)
2015(18542)
2014(17870)
2013(17124)
2012(15261)
2011(13783)
2010(14219)
2009(13742)
2008(13142)
2007(12102)
2006(10786)
2005(9838)
作者
(45267)
(37724)
(37638)
(35849)
(24136)
(18067)
(16952)
(14311)
(14199)
(13684)
(12874)
(12764)
(12137)
(11968)
(11704)
(11676)
(11208)
(11080)
(11047)
(10914)
(9527)
(9137)
(8930)
(8640)
(8632)
(8485)
(8364)
(8348)
(7520)
(7425)
学科
管理(63566)
(59841)
(59560)
经济(59462)
(52861)
企业(52861)
方法(22349)
技术(21328)
(19487)
(18509)
中国(18403)
数学(18203)
(18021)
数学方法(17962)
业经(16938)
技术管理(14040)
(12749)
银行(12730)
(12243)
(12196)
(12032)
财务(11988)
财务管理(11959)
理论(11635)
(11550)
农业(11539)
贸易(11539)
(11331)
金融(11328)
企业财务(11293)
机构
学院(230878)
大学(228089)
(94036)
经济(91957)
管理(91480)
理学(77749)
理学院(76985)
管理学(75866)
管理学院(75401)
研究(73410)
中国(57719)
(47266)
(47144)
科学(41602)
(37982)
财经(36049)
中心(35337)
(35062)
(32426)
(31948)
研究所(30966)
业大(30182)
(29501)
北京(29365)
(28951)
师范(28675)
经济学(28313)
(26850)
财经大学(26403)
技术(26220)
基金
项目(151138)
科学(121380)
研究(115990)
基金(109438)
(93661)
国家(92845)
科学基金(81742)
社会(75452)
社会科(71658)
社会科学(71645)
(61119)
基金项目(56974)
教育(54217)
自然(50530)
(49777)
自然科(49380)
自然科学(49368)
自然科学基金(48514)
编号(47286)
资助(42990)
成果(38485)
(37773)
(34594)
创新(34386)
重点(33873)
课题(33356)
(33237)
(32340)
国家社会(31384)
项目编号(29692)
期刊
(110020)
经济(110020)
研究(71415)
中国(53923)
管理(38905)
(38862)
教育(31332)
(30476)
学报(30233)
科学(30222)
技术(24401)
大学(24207)
(24014)
金融(24014)
学学(22406)
农业(20174)
业经(19273)
财经(18122)
经济研究(17461)
(15724)
科技(13870)
问题(13189)
技术经济(12859)
(11830)
论坛(11830)
图书(11529)
(11198)
(11009)
理论(10641)
商业(10596)
共检索到361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民利  田成瑞  简惠云  
研究技术创新对原制造商(OEM)和第三方再制造商(IR)的利润水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以及专利许可费的影响。考虑以下4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①无技术创新;②OEM技术创新;③IR技术创新;④双方同时技术创新。研究表明:无论是OEM还是IR开展技术创新,OEM的利润均上升,其中IR技术创新模式对OEM最有利;新产品价格只与OEM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再制造产品价格与OEM和IR的技术创新水平均有关;IR技术创新时的专利许可费高于无技术创新和OEM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余建军   陈维新   谢小丽  
考虑专利授权下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其中供应链成员通过捐赠开展CSR活动,分析了捐赠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捐赠敏感程度高于对零售价格的敏感程度时,企业才会进行捐赠,此时捐赠对提高供应链成员和系统利润总是有利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捐赠是最优选择,零售商捐赠模式优于制造商捐赠模式;捐赠不能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并且会导致专利授权费用的增加;两部定价契约能够实现考虑捐赠的闭环供应链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非对称纳什谈判,按照各自议价能力之比分配契约协调带来的剩余利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志  李帮义  汪磊  唐娟  
针对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高端制造商将再制造专利许可作为外部竞争要素情形的闭环供应链竞合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需求下再制造专利许可对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利润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专利许可是高端制造商的有效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可提高高端制造商利润,降低低端制造商利润;再制造专利许可策略对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支付意愿越强,其环境效益越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飞  许茂增  
本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消费者对零售渠道和直销渠道具有不同的渠道偏好,研究了专利许可零售商实施再制造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和协调问题。运用博弈论方法求得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形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消费者渠道偏好系数对节点企业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的影响。针对分散决策存在效率损失的问题,以集中决策的最优解为基准,通过联合运用一个由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专利许可费构成的定价机制和一个利润分享机制,实现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正  孟庆春  张文姬  
从供应链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政府研发补贴和消费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发现:政府实施研发补贴和消费补贴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供应链价值;同时会随着政府研发补贴力度和消费补贴力度的增加,供应链价值、链内企业价值以及消费者价值也随之提升;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提高消费补贴力度要比提高研发补贴力度更能促进供应链价值创造,而在其他条件下,政府提高研发补贴力度会更有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慧  袁开福  
考虑政府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对由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基于斯塔克尔伯格竞争博弈理论,得出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新品和再制造品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而得到再制造供应链成员及系统的利润模型,最后分析了碳配额价格对新品和再制造品定价决策的影响,并进行了两种决策结构利润的比较。研究表明:单位碳配额价格的提高不利于新品和再制造品的销售;供应链企业作为整体集中进行决策更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的提升。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文杰  沈宁宁  张璟  耿孙悦  朱一格  刘勇  
针对具有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回收拆解产品质量差异、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价格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主要研究其成员企业最优定价决策问题。构建了包含制造/再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回收拆解商的三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采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确定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利润,并重点探讨废旧产品回收率τ、产品替代系数δ两个关键参数对它们的影响;将该决策模型应用到汽车发电机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3种渠道权力结构,当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均最大;而当回收拆解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总利润却最小;2)随着τ和δ的提高,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均增加,单位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则降低;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下降,回收拆解商的利润上升,导致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呈U形。研究能够为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与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闻卉  曹晓刚  陶建平  黎继子  
文章针对带有零部件和产品两级再制造的S-M闭环供应链,分别考虑了制造商主导、供应商主导和无市场主导者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定价决策,得出了每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策略集以及最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关于无效回收比例的变化规律,并用数值算例分析了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无效回收比例对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建明  
本文目的是研究当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原制造商具专利保护以及新产品与再制造品之间存在差异情况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决策及系统协调机制设计问题。根据现实情形构建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利用博弈理论讨论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情形下节点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最优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废旧产品的再造率和专利许可费用均对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到供应链系统各方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提出的一种收益-费用分担契约协调机制,可以实现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效率优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曙红  初叶萍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振   叶春明   郭健全  
【目的/意义】在市场需求和废旧品回收质量水平不确定下,研究了激励相容理论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绿色供应链的影响,以期寻找最优补贴政策和产品绿色度水平。【设计/方法】构建了考虑政府差异化补贴和产品绿色度的不确定再制造供应链系统成本模型,运用模糊机会约束法解决模型不确定因素,并运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寻找模型的近似最优解。【结论/发现】研究表明,再制造绿色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最优的回收策略;当无政府补贴时,提高再制造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度水平会增加成本,此时企业环保意愿较低;当政府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实行差异化补贴时,提高再制造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度水平的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环保意愿,实现政府和企业的目标相容,优化再制造绿色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欣  曾珍香  张舜  魏津瑜  
面向制造型企业低碳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云制造平台运营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引入价格与碳减排量共同影响的需求函数,综合对比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云制造供应链最优碳减排量、最优定价及供应链总利润,提出了云制造模式下供应链环境治理的协调机制。主要结论包括:①为实现分散决策的帕累托改进,基于决策主体有限理性的假设,设计了旁支付自执行契约对分散决策的云制造供应链系统进行环境协调优化。②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契约的有效性,实现了对云制造供应链系统利润增加值的公平分配。③在灵敏度分析中还发现,云制造供应链利润与碳减排成本及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系数负相关,与消费者的低碳偏好正相关,且消费者的低碳偏好程度对云制造供应链的总利润的影响最大。本研究为我国云制造服务提供商和云服务平台运营商的运营及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诗杨  周楠  蹇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了一个社会责任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不同渠道策略下的定价决策模型,进而分析了制造商社会责任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然后从供应链视角、社会整体福利视角提出了制造商的最优渠道策略。研究发现:单渠道策略下,制造商社会责任的增加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供应链利润和社会整体福利;制造商开辟网上渠道,会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的整体销量;当社会责任系数低于一定阈值时,合理的供应链内部利润转移机制可以解决网上渠道开辟所引发的供应链成员间矛盾冲突,从而达到制造商、传统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赢;当社会责任高于一定阈值时,制造商将失去开通网上渠道的动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军飞  陈伟达  王文宾  
研究竞争环境下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建立由供应商、研发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研发制造商是否实施研发策略的两种情形,并探讨了研发策略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实施研发策略不会改变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价,但会降低普通制造商的产量,并提高研发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产量;实施研发策略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较低的产品定价策略,提高供应商和研发制造商的利润,并降低普通制造商的利润,且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若环境影响降低系数大于某阈值,实施研发策略能够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紫艳   陈启楠   苏嘉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消费意识的形成,产品共创已经成为市场中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在产品共创视角下,以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背景,构建供应链集中式决策模型和分散式决策模型,比较分析两种模型下消费者参与制造商产品创新的程度与制造商促使消费者参与的能力水平两个变量对供应链各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并采用两部定价、收益共享以及成本共担三种协调机制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不大于某一阈值时,产品最优售价、需求量以及供应链总利润均与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以及制造商促使消费者参与的能力水平呈同向变动关系;两部定价、收益共享以及成本共担三种协调机制均可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进,而且相较于其余两种协调机制,两部定价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效果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