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08)
2023(23122)
2022(19572)
2021(18171)
2020(15468)
2019(35585)
2018(35358)
2017(65964)
2016(36875)
2015(41490)
2014(41470)
2013(40433)
2012(37065)
2011(33407)
2010(33699)
2009(31407)
2008(30881)
2007(27980)
2006(24360)
2005(21607)
作者
(107022)
(89078)
(88719)
(84408)
(56536)
(42961)
(40389)
(34870)
(33863)
(32000)
(30131)
(30039)
(28290)
(28257)
(27684)
(27630)
(27324)
(26534)
(25716)
(25667)
(22382)
(21984)
(21952)
(20372)
(20135)
(20063)
(19970)
(19785)
(18043)
(17860)
学科
(139894)
经济(139739)
(113974)
管理(110059)
(99036)
企业(99036)
方法(66231)
数学(55466)
数学方法(54732)
中国(43067)
(41356)
(41351)
业经(37404)
(30800)
(30077)
金融(30073)
(29326)
(29147)
银行(29061)
(28619)
理论(28573)
财务(28535)
财务管理(28482)
农业(28469)
地方(28113)
(27846)
企业财务(27044)
技术(26147)
(25906)
贸易(25889)
机构
大学(520526)
学院(517640)
(198472)
管理(197739)
经济(193960)
研究(171889)
理学(170687)
理学院(168729)
管理学(165463)
管理学院(164517)
中国(129886)
(111385)
科学(109438)
(93408)
(93385)
(87694)
业大(81224)
研究所(80070)
中心(79731)
(78663)
财经(74613)
农业(73854)
(73655)
师范(72869)
北京(70348)
(67793)
(63437)
(61747)
经济学(59538)
师范大学(58617)
基金
项目(347969)
科学(272645)
研究(252080)
基金(248779)
(218456)
国家(216509)
科学基金(184909)
社会(155827)
社会科(147577)
社会科学(147538)
(139242)
基金项目(131427)
自然(122267)
教育(121609)
自然科(119463)
自然科学(119425)
(117978)
自然科学基金(117299)
编号(103335)
资助(102910)
成果(85152)
重点(79259)
(76657)
(74783)
(74066)
课题(73899)
创新(68794)
科研(67092)
教育部(65527)
大学(65275)
期刊
(214436)
经济(214436)
研究(152972)
中国(106384)
学报(87286)
(84416)
教育(79368)
科学(76534)
(74956)
管理(74205)
大学(66116)
学学(61131)
农业(57158)
(51926)
金融(51926)
技术(48375)
财经(36900)
业经(36599)
经济研究(33422)
(32530)
(31733)
问题(27857)
技术经济(25645)
(25371)
图书(25282)
科技(24834)
统计(23620)
理论(22763)
商业(22568)
现代(22261)
共检索到768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国靖  龙泽海  黄兆信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即专创融合,已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焦点和难点。论文构建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与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各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来自全国596所高校12596份教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课程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正向影响强于师资建设;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在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由此,结合教育管理的三大关键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机构,构建了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影响机制的要素框架。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策略;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体系构建为载体,依据专业学习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类融入学生专业发展;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补齐专创融合的最大短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冀宏  
基于一般与特殊、知行统一的视角,剖析了践行"创新致于创业、创业基于创新",即"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观的理论逻辑依据及其必要性。从目标融合、课程渗透和协同保障层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层次化、统一化耦合路径,并在"双创融合"视域下,结合"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及"统一性"等多元特征,从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方面,提出了健全机制体制、营造特质的校园环境和推崇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常态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崇刚  苏丹  
文章阐述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体系亟待健全,众创空间、创意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创新等,进而提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众创空间与创意产业基地进行融合,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英慧  
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汉生  仇志海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厘清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科学定位了人才目标,修正了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专创融合"的实践体验平台建设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取得实效,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鑫  王晓成  
高职学生是国家人才储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国家实施经济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主导,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资源与技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探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学科融合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运用三种范式:跨学科范式-课程渗透、科技教育范式-教学实践、社会学范式-社会化合作,三种范式综合运用可以发挥出"1+1+1>3"的效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葛茂奎   葛茂松   许春蕾   杨阿滨   孟凡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人才缺失、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为专创融合提供从育人主体、过程、方位的指引,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原则与对策,完善运行机制与科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敢创敢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文娟  王盼  
依据普惠式与精英式教育结合的理念,构建层级推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通道。遵循主阵地和主渠道结合的理念,建构非线性交互式的课程体系。遵循通识性和专业性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形成生态圈闭环式的教学内容设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阮崇友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催生了国家各行业领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整体需求,而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关注、探索现实社会发展问题与规律的重要途径,推进学生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其新时代发展前进的首要任务。由张佳景与张子睿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思创融合实践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一书,作者立足于自身丰厚的一线教学科研经验与学术成就将思政教育同创新教育协同研究,着力推进二者对大学生健康、长远、高效发展促进作用,通过教师及校内各级组织等教育、引导与支持作用切实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设,从而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利荣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高校现有单一的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理念。如何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是高校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要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立现状的分析,转变教育理念,提出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举措,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浪潮的兴起,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中也掀起了以学生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风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有利于专业知识有效转化,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积极意义和具体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策略,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伍耀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内在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进行探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爱民  夏鑫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化,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深刻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对比和思考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支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的新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齐齐  
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成为高校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一直存在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纷纷出台并实施许多针对性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便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创新,开辟更多产业空间。可从新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与学生虽已意识到个体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因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仍存一定难度,致使社会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对此,本文将结合张强、廖成中编著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并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组织模式影响组织绩效。通过对首批23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从组织定位、职能定位、建设主体、组织目标、管理机制、组织文化等维度归纳首批示范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特征,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协作型和跨专业性。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应实施独立建制内设机构的组织模式,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