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3)
- 2023(6995)
- 2022(5987)
- 2021(5647)
- 2020(4649)
- 2019(10533)
- 2018(10579)
- 2017(19924)
- 2016(11294)
- 2015(12942)
- 2014(13487)
- 2013(12642)
- 2012(11666)
- 2011(10310)
- 2010(10408)
- 2009(9861)
- 2008(10037)
- 2007(9327)
- 2006(8333)
- 2005(8023)
- 学科
- 管理(36745)
- 济(34968)
- 经济(34892)
- 业(32098)
- 企(28753)
- 企业(28753)
- 制(21069)
- 银(18731)
- 银行(18586)
- 行(17258)
- 财(15048)
- 方法(12908)
- 度(12233)
- 制度(12229)
- 融(11406)
- 金融(11403)
- 体(11301)
- 中国(11113)
- 数学(10464)
- 数学方法(10323)
- 业务(9928)
- 务(9839)
- 财务(9814)
- 财务管理(9780)
- 业经(9656)
- 农(9500)
- 企业财务(9277)
- 理论(9230)
- 体制(9140)
- 银行制(8631)
- 机构
- 学院(152944)
- 大学(150683)
- 济(59376)
- 经济(57790)
- 管理(54210)
- 研究(47731)
- 中国(44788)
- 理学(44469)
- 理学院(43967)
- 管理学(43255)
- 管理学院(42941)
- 财(35225)
- 京(31715)
- 江(27006)
- 财经(26309)
- 科学(26214)
- 中心(23792)
- 经(23633)
- 所(23568)
- 农(22931)
- 银(22709)
- 银行(21800)
- 州(21686)
- 研究所(20415)
- 行(20351)
- 北京(19969)
- 范(19537)
- 财经大学(19429)
- 师范(19306)
- 经济学(19165)
- 基金
- 项目(91022)
- 研究(71821)
- 科学(70791)
- 基金(63868)
- 家(53744)
- 国家(53218)
- 科学基金(46131)
- 社会(43846)
- 社会科(41370)
- 社会科学(41361)
- 省(36910)
- 教育(35699)
- 基金项目(33170)
- 编号(31112)
- 划(29978)
- 自然(28226)
- 自然科(27551)
- 自然科学(27542)
- 自然科学基金(27058)
- 成果(26907)
- 资助(26626)
- 制(23387)
- 课题(22651)
- 重点(20795)
- 部(20704)
- 性(20158)
- 创(19497)
- 年(19081)
- 项目编号(19017)
- 发(18944)
共检索到25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兰耕云
以建立和增强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但什么是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是什么,却缺乏深入研究。人们习惯于从工作层面,从各自所处的部门和岗位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因而淡化了改革焦点,降低了改革份量。从理论上加深对它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珍华
银行缺乏信贷约束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资金约束软化。1985年,专业银行改革了资金管理体制,实行了信贷资金“实拨制”。以存定贷,从表象来看,似乎可以形成“存款”与“贷款”的平衡与约束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相昉
中国工商银行稽核机构自1986年组建至今的七年间,为查错防弊,强化内部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银行体制政企不分,经营目标和经济责任不清,稽核应有的地位不能摆正,稽核作用常被曲解等原因,使稽核人员与具体工作处在种种矛盾之中,部分稽核机构甚至被撤消或合并,工作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要使稽核工作从根本上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着力推进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建立规范的、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体系;并以此为契机,改革现有稽核体制,实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新稽核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秉文
1993年是全国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的头一年,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一年,是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关键性的一年。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支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全国银行分行长和保险分公司总经理会议决定,专业银行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专业银行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既承担宏观调控职能,又在信贷、结算、现金、信息的提供上直接支持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这种转化,是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荣 朱喜安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存在密切的联系。能源的消耗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绩效,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耗竭、碳排放增加等问题。针对如何有效的减少碳排放这个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后,针对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通过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建立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指标,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广亨
中国银行系统稽核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开拓进取,特别自1986年举行第一次全国稽核工作会议以来,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由于稽核工作是一项新工作,有些人还不熟悉,不理解。对稽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结合我们工作实际,紧跟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大气候,开展稽核理论研讨,指导实践,为改革开放服务,是我们稽核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之际,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已作为金融改革的主方向。为确保银行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必须以企业资本金为依托,建立量化约束机制。一、问题的提出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管理办法,由于长期延用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虽经多次改革,但供给制、包下来、无量化的状况,至今仍未改变,企业依然吃银行"大锅饭"。40多年来,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是贷款没有"量"的界限;二是贷款没有法定偿还期和科学的计算方法。生产经营规模、资本金差异不大的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量却悬殊很大。企业贷款像滚雪球似地年年增量,变为企业长期占用的铺底资金,企业离开银行贷款就不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裕杰
在我国传统银行理论束缚下,我国银行信用一直是国家分配社会资金并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工具,也是国家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一种杠杆,具有集中性、社会性和生产性的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专业银行将从国家工具和杠杆的圈子里逐步解脱出来,相伴而来的将是市场机制的压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萍华 莫广勤 何五星 杨清平
一、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首先,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评价以及生产资源的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进行。专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商品的直接经营者,有着对经济的特殊融合参与作用,使其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计划经济时期,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实物计划决定,“钱随物走”成为整个经济的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中佳
对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几点看法王中佳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体制必须进行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转换金融运行机制,把专业银行推向市场,建设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企业化的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葛民
一、重新认识和落实经营自主权我国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自列入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规划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的来说,进展不大。我认为其关键原因就是在认识和落实经营自主权上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一是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以来,主要是在内部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初步的放权。虽然改革的范围和深度都限制得如此严格,结果还是起步不久就刹车,而且下放的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梦旦 李锋
一、专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提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几个年头,我们的金融管理体制仍存在着许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已出台的改革措施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不适应的地方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效民
专业银行体制转换探讨赵效民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改革。与界定和分离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商业性信贷业务,另行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浅层次改革相比,专业银行体制的转换属于深层次的金融改革。这项改革涉及到各有关方方面面的经济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全洲
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社会成本约束中国银行宁夏国际金融研究所尹全洲金融改革不是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而是由社会上的主要集团的利益格局所决定的事情。由于金融改革不能不受国民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其面临的问题通常是如何减少社会成本,克服既得利益阶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湖北省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一、商业银行是我国专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首先应把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开,建立以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这种改革趋势不仅必然,而且可能。 1.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金融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的每一次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