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
- 2023(2177)
- 2022(1746)
- 2021(1821)
- 2020(1466)
- 2019(3454)
- 2018(3602)
- 2017(5731)
- 2016(3797)
- 2015(4502)
- 2014(4610)
- 2013(3840)
- 2012(3405)
- 2011(3001)
- 2010(3091)
- 2009(2634)
- 2008(2634)
- 2007(2471)
- 2006(2073)
- 2005(1841)
- 学科
- 济(7294)
- 经济(7288)
- 管理(6820)
- 教学(5030)
- 教育(4750)
- 业(4249)
- 理论(4113)
- 中国(4038)
- 学法(3548)
- 教学法(3548)
- 学校(3166)
- 企(3036)
- 企业(3036)
- 学理(2957)
- 学理论(2957)
- 工作(2836)
- 研究(2789)
- 政治(2249)
- 农(2223)
- 方法(2185)
- 体(2173)
- 思想(2104)
- 思想政治(2058)
- 政治教育(2058)
- 治教(2058)
- 德育(2056)
- 数学(1849)
- 制(1829)
- 数学方法(1826)
- 财(1821)
- 机构
- 大学(44205)
- 学院(42855)
- 研究(13377)
- 济(12123)
- 管理(12101)
- 经济(11633)
- 理学(9741)
- 理学院(9612)
- 京(9492)
- 管理学(9225)
- 中国(9149)
- 管理学院(9139)
- 范(8769)
- 师范(8723)
- 科学(7760)
- 江(7575)
- 教育(7507)
- 技术(6995)
- 职业(6746)
- 财(6538)
- 所(6446)
- 师范大学(6402)
- 州(6350)
- 农(6274)
- 北京(6228)
- 业大(6202)
- 中心(5987)
- 研究所(5810)
- 图书(5672)
- 书馆(5567)
共检索到7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皓在《中国大学教学》第2期撰文认为,专业并不是一个永久的固定存在模式,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专业的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虽然已经三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整,但是仍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节奏。一是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的错位。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出现因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柳清秀 杨菲菲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专业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文章分析了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风险的原因,并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五个方面提出了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 风险 规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宾齐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趋同化,是当前我国高校趋同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高校,在竞争压力下,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向综合类或其他类高校雷同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去农化"、非农化速度加快、雷同专业比例增大等。对农业高校不同时期的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揭示专业设置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指出趋同化的危害。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专业设置 趋同现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学众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大学作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其功能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知识生产领域内,也体现在办学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准确把握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特点,对于高校设置专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有益。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Ⅱ” 专业 课程 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镕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要遵循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原则,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原则,与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改进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深化专业建设改革的措施,有助于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设置 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历经两年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揭开了专业设置的神秘面纱。据悉,此次改革教育部对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进行审批,其余专业均可由高校自主设置。实际上,早在2001年10月,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普通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就已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次年,教育部最终选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允许7所高校以备案制的形式,自主设置本科专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程华明 左灵芝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六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最多,包括经贸英语、商务翻译、涉外文秘、旅游英语、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报关与报检等,另有开设涉外会计、幼儿双语、对外汉语等特色方向。商务日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有经贸日语、日语翻译、涉外文秘、旅游日语等。而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等专业开设的院校较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外语专业 特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晋瑞
从不同区域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有不同要求的特点出发,探讨MTI培养中特色专业方向开设及其相关课程设置这一问题,认为MTI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区域翻译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设置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方向,并配置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必修及选修课程,以确保MTI项目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翻译硕士 MTI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昌送 王劲松
专业是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的重要纽带,合理设置与不断调整优化专业是职业教育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综合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三所新加坡理工院校专业设置的典型特征是:专业设置与开发上需求导向,各方参与及学校自主;专业调整与优化上具有动态调整,自我调适与注重特色发展;专业布局和体系上对接产业、引领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为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加坡 理工院校 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章泉 王洪松
随着首批教育硕士生进入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阶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笔者结合试点工作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文 蔡美风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得益于自下而上的专业设置和统一规范的专业认证体系,专业认证体系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自主特色和高质量的专业标准提供制度保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表现出专业数量上的"小而精"与"大而全",专业方向上的技术性与应用性,专业类型上的多样化与跨学科等特色。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技大学 专业设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辜明安 陈秋生
我国高校因较为频繁更名而弄丢原校名并产生纠纷的情形并非个案。高校频繁更名在一定程度反映了高校定位不明、理念偏差与大学精神迷失等现实流弊,体现了行政权力对高校资源配置的强烈影响。对于大学来说校名必不可少,但名校却并不因校名而自然生成。著名大学是历经长久的人才培养、学术积淀和文明传承而"炼成"的。我国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应该克服浮躁情绪,切实扎根中国大地,确立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恪守大学之道,不必为校名而大量耗费精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扬
改革传统的单一工种的培训方法,将培训目标建立在"大专业工种"的基础上,实行专业设置综合化,这既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综合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将有助于打破分工过细的旧观念,培养适应高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条件下的新型技术工人,有效地提高现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综合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柴福洪
在精英教育条件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设置专业,与社会职业联系不紧密,教育专业与社会职业互动关系被人为破坏,既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又制约了高校学术与教、学、研、训的发展。从职业和专业的概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为基础,科学把握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正确选择专业设置的模式,并且遵循专业设置的七大原理。
关键词:
职业 专业 高职专业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