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8)
2023(8843)
2022(8017)
2021(7681)
2020(6391)
2019(15034)
2018(15093)
2017(29294)
2016(16163)
2015(18471)
2014(18629)
2013(18213)
2012(16459)
2011(14688)
2010(14476)
2009(12834)
2008(12153)
2007(10273)
2006(8775)
2005(7442)
作者
(45281)
(37251)
(36942)
(35171)
(23745)
(17892)
(16851)
(14875)
(14247)
(13203)
(12919)
(12312)
(11733)
(11595)
(11420)
(11354)
(11210)
(11123)
(10591)
(10457)
(9331)
(9050)
(8886)
(8481)
(8367)
(8350)
(8259)
(8142)
(7497)
(7471)
学科
(60410)
经济(60340)
管理(44522)
(42605)
(35331)
企业(35331)
方法(30304)
数学(26281)
数学方法(26000)
中国(16547)
(16157)
(14018)
(13530)
业经(13284)
地方(12298)
理论(12172)
农业(11091)
(10329)
贸易(10325)
(10323)
技术(10034)
(10009)
环境(9695)
教育(9630)
(9334)
财务(9277)
财务管理(9262)
(9180)
企业财务(8780)
(8590)
机构
大学(222043)
学院(221950)
管理(92875)
(82773)
理学(81638)
经济(80848)
理学院(80772)
管理学(79425)
管理学院(79032)
研究(69727)
中国(49065)
(47120)
科学(44837)
(35909)
业大(34366)
(34054)
(33777)
研究所(31463)
中心(31304)
(30423)
(30363)
师范(30127)
财经(29821)
北京(29685)
(27189)
农业(26413)
(25514)
(25376)
技术(24805)
师范大学(24334)
基金
项目(159380)
科学(124693)
研究(118824)
基金(113990)
(98403)
国家(97546)
科学基金(84354)
社会(71881)
社会科(67944)
社会科学(67926)
(63311)
基金项目(62030)
自然(55826)
教育(55554)
自然科(54506)
自然科学(54495)
自然科学基金(53498)
(52921)
编号(50415)
资助(46807)
成果(40112)
重点(34995)
(34849)
课题(34116)
(33330)
(33243)
项目编号(30896)
创新(30757)
科研(30326)
大学(30246)
期刊
(85812)
经济(85812)
研究(63239)
中国(38828)
学报(34232)
管理(32070)
科学(31839)
教育(30516)
(30262)
大学(25883)
(25312)
学学(24099)
农业(21690)
技术(20866)
业经(14767)
(14422)
金融(14422)
图书(13703)
财经(13454)
经济研究(13062)
理论(11797)
科技(11355)
(11261)
问题(11253)
实践(11135)
(11135)
(10518)
情报(10495)
技术经济(10382)
现代(9881)
共检索到30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承  罗尧  
本文利用"首都高校研究生发展调查"数据,从专业硕士就业意愿的角度,对专业硕士培养的结果是否符合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项目定位展开讨论。通过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较,回溯研究专业硕士在生源选拔、学业参与和培养过程中的特点,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与学术硕士相比较,专业硕士的家庭条件更为优越,社会资本存量更优,能够给予专业硕士更高的职业选择自由度和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对读研期间的经济投入更不敏感;第二,目前的实践导师制度对专业硕士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的选择可以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对具体职业的方向选定作用还很有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敏   魏丽娜   李泽龙   陈洪捷  
基于2021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数据,对我国29对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工科硕士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是工科硕士的主要就业选择,但工程硕士去企业就业的比例更高,工学硕士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更高;工科硕士在地区间的就业流向基本符合我国行业结构分布状况;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用匹配度及就业起薪均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但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略高于工学硕士。以上问题聚焦到相同学科背景下,差异有所不同,工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建议根据专业性质确定工科硕士授位类型,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设置工程硕士专业,根据技术发展调整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以优化工科硕士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  
专业硕士培养在现代的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相关国际组织对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给予了肯定。本文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MBA教育的实践和一些调查,对专业硕士学生的职业发展工作特点和流程进行了探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课程特色珠海就读,获香港浸会大学学位;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位证书可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全英授课,教授国际会计领域专业知识;一年学制,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会计和商业部门输送人才;国际专业认证,澳洲CPA已通过认证,香港CPA认证中;申请入学,无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录取条件学术资格持有国家认可的高等院校的商科或非商科的学士学位;或持有其他同等资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苗苗  马永红  包艳华  
基于对全国2015年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调研,从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五个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就业质量分析。发现接近八成学生实现直接就业,专业的社会需求度、人职匹配度、专业忠诚度、就业满意度、期望职业匹配度、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等就业指标值较高,说明定位于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专业硕士,其应有的就业优势在实际就业环境中得到一定体现,但仍然有进步空间。也呈现出就业去向多元化、自主创业率不高、就业地选择受地方消费水平和工资待遇影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特点。基于此,应提高专业学位学生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梅  胡佩锋  
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型硕士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着向大城市集中和就业选择功利化的趋向。在从体制、就业环境、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若干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伟琴  岑逾豪  
分析影响硕士生读博意愿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成功读博期望值直接影响硕士生的读博意愿;读博相对成本与相对收益共同反映了读博效价,既直接影响读博意愿,也调节成功读博期望值与读博意愿的关系;自我认知、重要环境、重要他人三因素构成读博内外情境,既以影响读博效价间接作用于读博意愿,也调节成功读博期望值与读博意愿的关系。基于硕士生读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应从重视硕士生学业生涯指导、完善博士生招录机制、减轻学生对读博成本的担忧三方面完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健磊  范琦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硕士研究生就业逐步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型岗位向国有、民营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转移。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就业定位不准确、就业压力大等矛盾日益突显。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学位,2009年我国全面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文章基于SWOT模型分析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晋琳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出现了偏离本专业的趋向,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本文就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为改善这一现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从根本上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继宝  吴蔚  彭莉君  
以275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目标对实习效果和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对其实习效果和就业能力提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内部职业目标的作用更为显著;实习效果对内部职业目标与就业能力间的正向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外部职业目标与就业能力间的正向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小明  
调查表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口签约率低,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但是,这和其就业期望值是紧密相关的。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薪水、工作稳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志祥  
分析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与就业的矛盾与冲突问题,从培养单位视角,提出了在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思路,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为研究生指出了兼顾学术与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刘帆  郭紫墨  
本文通过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硕士生就业数据,从毕业生迁移就业(包括离开户籍所在地和离开求学所在地)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考察我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实证结果发现选择迁移就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省市分布极不均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与浙江吸引了大部分各种形式的迁移就业的毕业生,而中西部省份对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吸引力非常不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建华  
随着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日渐凸显,研究生就业能力研究也显示出其重要性。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就业信息能力的培养,要从提高就业信息意识、就业信息技能等方面提高研究生就业信息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史祎美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女性研究生比例的提高,女性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通过对2005年和2009年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求职过程方面,2009年女硕士倾向于把中介和亲戚朋友作为求职信息来源,她们更重视工资待遇,但是她们的求职面试比和求职花费均低于男性。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09年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性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比方面的优势显著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满意度。2005年男性与女性的求职过程无显著差异,而且两性的求职过程对就业质量无显著影响。两年相比,两性毕业生的求职策略和行动随时间日益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