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8)
2023(12915)
2022(11098)
2021(10743)
2020(8785)
2019(20564)
2018(20417)
2017(38031)
2016(21413)
2015(24424)
2014(24628)
2013(23527)
2012(21358)
2011(19292)
2010(19613)
2009(17581)
2008(16031)
2007(13942)
2006(12343)
2005(10896)
作者
(57652)
(47159)
(46935)
(44822)
(30072)
(22657)
(21704)
(18548)
(18269)
(17073)
(16401)
(15658)
(14912)
(14842)
(14680)
(14418)
(14357)
(14056)
(13532)
(13425)
(11851)
(11643)
(11291)
(10821)
(10683)
(10603)
(10579)
(10491)
(9514)
(9348)
学科
(72715)
经济(72636)
管理(55891)
(53822)
(46158)
企业(46158)
方法(34633)
中国(30903)
数学(30045)
数学方法(29657)
(26434)
金融(26433)
(24395)
银行(24361)
(23551)
教育(23131)
(20542)
(18947)
理论(18446)
(17301)
业经(17299)
地方(17086)
(16031)
(14342)
财务(14280)
财务管理(14261)
企业财务(13648)
技术(13031)
农业(13017)
(12792)
机构
大学(287192)
学院(283484)
管理(109741)
(102805)
经济(100169)
理学(95446)
理学院(94328)
研究(93425)
管理学(92581)
管理学院(92042)
中国(69653)
(62109)
科学(57148)
(48017)
(47071)
师范(46759)
(45652)
中心(43688)
研究所(41877)
(41093)
(40248)
北京(40237)
业大(39803)
教育(39192)
财经(39048)
师范大学(38385)
(35526)
(34439)
技术(34050)
(33797)
基金
项目(194745)
科学(153935)
研究(150516)
基金(137301)
(117622)
国家(116438)
科学基金(100320)
社会(90610)
社会科(85672)
社会科学(85650)
(78192)
教育(76588)
基金项目(73194)
(66960)
编号(64615)
自然(64448)
自然科(62940)
自然科学(62929)
自然科学基金(61751)
资助(56569)
成果(54281)
课题(47051)
重点(44498)
(44244)
(42209)
(40945)
项目编号(40082)
教育部(38911)
(38717)
创新(37816)
期刊
(107191)
经济(107191)
研究(92331)
教育(65573)
中国(60965)
学报(41026)
管理(38457)
科学(37739)
(35810)
(35428)
金融(35428)
(35330)
大学(32372)
技术(29360)
学学(28856)
农业(24717)
财经(18443)
业经(17620)
职业(17063)
经济研究(16620)
(15587)
图书(15470)
理论(14466)
实践(13529)
(13529)
问题(13242)
(13066)
科技(12672)
(12594)
论坛(12594)
共检索到419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川武  江玲  邵博学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对教育科研的更高要求,教育科研今后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此,2008年8月,《教育研究》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科研发展座谈会"。会上,一些学者就如何建设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新阶段教育科研的新使命、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教育科研的创新、教育研究者的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大家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一组笔谈刊发,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黄扬杰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而当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问题突出。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视角,以98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等学校的25 082名大学生为样本,通过岭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结合研究专创融合何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复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业课程、创业师资、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均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产生两类高创业能力路径——课程—实践主导型和内外支持联动型。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新图景:从适应大学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转向主动整合大学的学科专业碎片;从单一要素突破转向多要素间的耦合协同;从传统科层结构转向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建华  黄超  王永莲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共同的价值和目标,"有机融合"包括价值融合、目标融合、内容融合、路径融合和融合保障五个层次。根据"有机融合"框架设计,创业教育本土化应采取密切联系的五大策略:"魂策"——注入创新之魂;"根策"——培育创业人格;"路策"——培养创业者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熏策"——创业文化建设;"保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和物质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英慧  
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月花  
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原来的人才培养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开拓性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符合现代社会第三产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这是实现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或者创业的有效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果兰  徐世英  
民族文化、人文社科类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具有先天性相互滋养的特质,这种特质赋予了彼此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上相互交融、创新性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发展、理工农医类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则在实践中体会相互的融合和提升,即理工农医类专业是在学生良好科学品质的养成中、在学科服务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功能化的实现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刚性"内涵,是生成并提升学生思想品质认知内生力量的具有"质感"的重要源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利荣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高校现有单一的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理念。如何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是高校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要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立现状的分析,转变教育理念,提出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举措,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家麟  陈德敏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琳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要有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引导各院校结合自己的现状,采用适合的课程设置,在实践探索中少走弯路,以完成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奎庆  毛伟  袁志华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正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主动融入的格局。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国各地高校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高达2万,参与的大学生超过300万人次。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成强  冯艳  于娜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从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瑶祥  蒋丽君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融合的新型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晶晶  何云峰  
地方农业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与无缝衔接,探索校内外协同创业师资团队成为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依托。创新整合管理资源,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全校协同整合联动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管理新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