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6)
2023(7224)
2022(5968)
2021(6207)
2020(4961)
2019(11813)
2018(11939)
2017(20390)
2016(12356)
2015(14331)
2014(14267)
2013(13102)
2012(12215)
2011(11328)
2010(11495)
2009(9899)
2008(9650)
2007(8414)
2006(7692)
2005(7417)
作者
(29128)
(24225)
(24180)
(23598)
(15575)
(11548)
(11234)
(9646)
(9420)
(8741)
(8433)
(8226)
(7942)
(7849)
(7796)
(7700)
(7309)
(7156)
(7058)
(6982)
(6696)
(5946)
(5735)
(5657)
(5584)
(5556)
(5340)
(5267)
(4969)
(4920)
学科
(40939)
经济(40890)
中国(22241)
管理(21780)
教育(21226)
(17801)
方法(16229)
数学(15049)
数学方法(14890)
(13222)
企业(13222)
(10962)
教学(10955)
理论(10706)
(10538)
(10088)
贸易(10080)
(9955)
(9709)
(9167)
(8770)
(7923)
(7646)
银行(7641)
(7491)
业经(7426)
(7203)
金融(7203)
体制(6894)
发展(6782)
机构
大学(159512)
学院(153416)
(66198)
研究(65464)
经济(64956)
管理(46794)
中国(44635)
理学(39172)
理学院(38527)
管理学(37860)
管理学院(37497)
(37093)
科学(34349)
教育(34088)
(32858)
师范(32721)
(32458)
(30956)
研究所(29447)
师范大学(27437)
中心(26638)
北京(25657)
(23623)
财经(23522)
(23127)
经济学(22440)
(21875)
技术(20250)
经济学院(20084)
(19913)
基金
项目(94499)
研究(81230)
科学(76196)
基金(65844)
(56705)
国家(56102)
社会(49315)
教育(47836)
社会科(46487)
社会科学(46479)
科学基金(46395)
编号(34847)
(34504)
(32725)
基金项目(32612)
成果(32321)
课题(28941)
资助(27436)
自然(25512)
(25359)
自然科(24932)
自然科学(24926)
自然科学基金(24526)
(24294)
重点(23651)
教育部(23150)
中国(22256)
(22248)
(22193)
规划(21370)
期刊
(72813)
经济(72813)
研究(66014)
教育(61542)
中国(48214)
(22972)
学报(19386)
技术(19173)
科学(19060)
管理(18699)
(18019)
大学(16938)
职业(16608)
(14400)
金融(14400)
学学(13668)
经济研究(13137)
财经(12940)
农业(12365)
(11483)
技术教育(11282)
职业技术(11282)
职业技术教育(11282)
(11022)
世界(10234)
国际(10069)
(9845)
论坛(9845)
问题(9645)
业经(8380)
共检索到26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本研究将尝试性地从教育哲学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等视角探究通专结合的合理性。本文的分析框架是 :首先 ,根据教育哲学中关于教育目的、内容及培养模式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二因素的基本原理 ,将分别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对其必然性进行哲学分析 ;其次 ,本文还将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及要求 ,进一步说明“通专结合”在未来社会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 ,给出本研究简短结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樱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尤其是21世纪即将到来,高等教育面临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朝晖  
未来教与学的方式将发生新的重要变化:发展动力转换,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变革。21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锻炼卓越的能力,培育全面的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推行强化特色、提升层次,"知识为本"转向"能力为本",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教育创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胡昌平  
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体系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由此决定了基本的教育组织模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研究了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特征与结构,分析了面向新世纪的专业改革;作者在讨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改革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伟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共同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吴树青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新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未来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全球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因其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洪成文  丁邦平  施晓光  
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余凯洪成文丁邦平施晓光一、世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20世纪后半期,世界科技、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高等教育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既有高等教育规模上的不断扩大,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伟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两翼,二者结合与融通,共同助力于高等教育的腾飞与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有十余年的研究历程,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本文从高校通识教育内涵、目标及其价值归旨出发,探索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新路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忠烈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模式与管理改革探讨王忠烈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历史时期,因此需要考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怎么管理,而要讨论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怎么管理,首先要讨论21世纪的高等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样,它的模式是什么。高等教育在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巴德年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巴德年编者按:“21世纪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巴德年校长就21世纪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状态、21世纪对医生和医学生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现存的问题以及21世纪中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改革,建构主义适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建构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迎接这一挑战的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雪  李家强  
文章认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加强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作者从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中课程总体结构、教学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世纪之交改革人才培养过程中反映的教育思想的变革,概括了近年来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面向21世纪改革中学教育●李夜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勾划了本世纪最后五年以及到2010年的美好壮丽的前景,而这个远景目标归根到底是要靠人去实现的,这也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培养的既是在实现“九五”计划之后,为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而奋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