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0)
2023(11607)
2022(10205)
2021(9551)
2020(7861)
2019(18430)
2018(18260)
2017(35677)
2016(19490)
2015(22043)
2014(22229)
2013(21949)
2012(20116)
2011(17990)
2010(17804)
2009(16004)
2008(15444)
2007(13547)
2006(11624)
2005(10035)
作者
(55656)
(46110)
(45821)
(43570)
(29674)
(22119)
(20852)
(18063)
(17837)
(16643)
(16234)
(15303)
(14649)
(14544)
(14232)
(14025)
(13714)
(13702)
(13365)
(13295)
(11349)
(11344)
(11134)
(10630)
(10276)
(10252)
(10244)
(10080)
(9362)
(9036)
学科
(82198)
经济(82118)
管理(54441)
(53504)
(44400)
企业(44400)
方法(37472)
数学(32540)
数学方法(32236)
(21188)
中国(19583)
地方(19291)
业经(18651)
(17873)
(16766)
理论(13919)
农业(13883)
(13694)
贸易(13684)
技术(13497)
(13363)
(13178)
产业(12457)
(12428)
环境(12346)
(11776)
财务(11718)
财务管理(11696)
(11361)
金融(11359)
机构
学院(275121)
大学(274693)
管理(113854)
(110321)
经济(107980)
理学(99153)
理学院(98095)
管理学(96602)
管理学院(96104)
研究(90236)
中国(65969)
(58887)
科学(55494)
(48495)
(44288)
(43909)
(42142)
中心(40945)
业大(40911)
研究所(40476)
财经(39803)
北京(36282)
(36207)
(36182)
师范(35850)
(32971)
农业(32968)
经济学(32559)
(32325)
财经大学(29755)
基金
项目(193190)
科学(152392)
研究(143156)
基金(139791)
(120818)
国家(119827)
科学基金(104085)
社会(88984)
社会科(84365)
社会科学(84342)
(76681)
基金项目(75327)
自然(68408)
自然科(66783)
自然科学(66771)
自然科学基金(65567)
教育(65311)
(63261)
编号(58862)
资助(57646)
成果(46470)
重点(42940)
(42617)
(41757)
(40628)
课题(40225)
创新(37796)
教育部(36663)
科研(36493)
人文(36111)
期刊
(119845)
经济(119845)
研究(80631)
中国(49385)
管理(41340)
学报(40923)
科学(38701)
(37406)
(35240)
教育(31247)
大学(30935)
学学(29070)
农业(26245)
技术(24897)
(23284)
金融(23284)
业经(20695)
财经(19309)
经济研究(18449)
(16465)
问题(15665)
图书(14688)
理论(14475)
技术经济(13664)
科技(13584)
实践(13301)
(13301)
(13226)
现代(12884)
商业(12592)
共检索到393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刘乃全  任光辉  
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如果专业市场对该行业产品存在强需求,往往会导致同类企业在市场周边的集聚,同时集聚经济的形成使得企业能够为专业市场提供低价格的商品。与此同时,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导致甄别商品质量的难度增加,由此造成的专业市场交易效率下降将降低对采购商和集聚区企业的吸引力,同时集聚区产业组织的变化促使领导型的企业绕开专业市场组织企业间的分工,并建立自身的产品营销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立军  
基于来自浙江省义乌市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集聚经济学的动态外部性理论,本文首次将产业集聚的动态外部性对专业市场发展的作用机制分为三种: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产业与市场的分工协作网络中,产业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对构筑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加快专业市场升级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产业集聚的多样化效应对专业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较为明显。但区域内的过度竞争却不利于专业市场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本文以浙江省纺织产业为例,利用1988-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产业集聚与出口贸易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出口贸易对产业聚集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产业聚集程度的加深同样对出口贸易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郁文凯  杨金鹏  
城市化通过市场拉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产业聚集。而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与聚集则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测度两者的互动关系。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聚集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聚集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文峰  
浙江产业集聚区物流配送活动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生产商、物流运营商、客户、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根据发展导向的相似性,将这些产业集聚区分成四类。从物流配送活动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每一类产业集聚区提出了相应的物流总体发展战略及相关运作方式,即港口战略物流配送模式、精品农业物流配送模式、商贸服务物流配送模式和技术服务物流配送模式。最后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敏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然后基于浙江数据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金融集聚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确实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各金融行业集聚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保险业助推作用最强、证券业次之、银行业最弱。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宝值  梁亮  于涵  
一、浙江创意产业集聚现状及集聚效应分析(一)浙江创意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现状浙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当前,杭州高新开发区、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已相继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和动漫教学研究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动画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敏  赵红岩  朱娜娜  谢高  
以浙江省第三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对2003—2012年浙江省第三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探究集聚成因,得出以下结论:第三产业各分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不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数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2003年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在浙江省范围内表现出"倒T形态",2012年则表现出"C字形态";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结果也显示出不同因素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集聚影响作用不同。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提出发展浙江省第三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蓉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明确要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园集聚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浙江省的支柱性产业,对于建设文化强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浙江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借助实际案例调查分析浙江文化产业园的集聚模式,对其集聚规律进行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金菊  
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面临外包企业规模偏小、外包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外包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和中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应从加强服务外包产业链建设、离岸在岸统筹发展、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和优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加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旭东  史博文  
FDI作为浙江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浙江省市场内占有重要地位,也影响着浙江省的产业集聚程度,文章就FDI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FDI对浙江省各行业企业数量、资本集聚程度及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FDI能够对企业数量、资本集聚程度及产业专业化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进而对产业集聚产生积极的效应,促进产业专门化,推动产业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健  尤雯  
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本文不仅从定性上阐述了两者的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而且还以软件产业为例,从实证上进一步证明了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之间高度相关的关系。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提高我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斯敖  王君  
以专业市场和制造业集群为基础,浙江经济空间集聚是一个从"位空间集聚"向"流空间集聚"演进并形成地理网络空间集聚的创新过程。浙江地理网络空间集聚形成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即"位空间集聚"协同发展、"位空间集聚"和"流空间集聚"协同发展、"流空间集聚"协同发展,并形成集聚型态创新、时空结构创新、网络结构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的地理网络空间集聚创新效应。浙江需要加强"位空间集聚"与"流空间集聚"的融合创新,推动经济从"位空间集聚"优势迈入地理网络空间集聚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燕东  
本文针对浙江服务外包业人才开发需求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服务外包人才的开发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盛  
以浙江案例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法系统探讨地理集聚对商业信用环境影响。研究证实:(1)地理集聚对商业信用环境优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出集聚影响超过资本和就业集聚;(2)沿海地区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伴随商业信用环境逐渐优化,非沿海地区信用环境对经济形势及资本特征较为敏感;(3)副省级城市制度门槛对地理集聚造成一定扭曲,显著降低商业信用环境;(4)资本集聚和就业集聚显著提高信用示范城市商业信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