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696)
2022(14242)
2021(13775)
2020(11268)
2019(26340)
2018(26710)
2017(49064)
2016(27970)
2015(31995)
2014(32698)
2013(31043)
2012(28715)
2011(25737)
2010(26305)
2009(23502)
2008(23128)
2007(20545)
2006(17973)
2005(15829)
作者
(79259)
(65666)
(65247)
(62433)
(41909)
(31765)
(29867)
(25961)
(25342)
(23806)
(22710)
(22032)
(21008)
(20850)
(20228)
(20189)
(19990)
(19607)
(18911)
(18768)
(16602)
(16487)
(16080)
(15174)
(14969)
(14694)
(14633)
(14509)
(13379)
(13160)
学科
(98238)
经济(98111)
管理(73463)
(66657)
(55427)
企业(55427)
方法(45460)
数学(39143)
数学方法(38320)
中国(31935)
(28373)
教育(26158)
(25694)
(23880)
理论(23828)
业经(21939)
地方(20989)
(20153)
农业(18616)
技术(17715)
教学(16685)
(16589)
(16040)
贸易(16027)
(15496)
(15415)
银行(15362)
(14718)
金融(14709)
(14604)
机构
大学(383125)
学院(379626)
管理(141996)
(132383)
研究(129076)
经济(128650)
理学(122117)
理学院(120559)
管理学(117804)
管理学院(117092)
中国(91948)
(84971)
科学(83538)
(65703)
(63185)
(62008)
(60946)
师范(60387)
研究所(59967)
(59209)
中心(58830)
业大(58137)
北京(54429)
农业(49335)
技术(48900)
财经(48815)
师范大学(48792)
(47998)
(47306)
教育(46449)
基金
项目(256921)
科学(200392)
研究(192709)
基金(179060)
(155885)
国家(154407)
科学基金(131069)
社会(114280)
社会科(107641)
社会科学(107607)
(103774)
教育(96069)
基金项目(94075)
(88651)
自然(85593)
自然科(83587)
自然科学(83564)
编号(82575)
自然科学基金(81988)
资助(74715)
成果(70247)
课题(60429)
重点(58424)
(56381)
(54819)
(53194)
项目编号(50244)
(49486)
创新(49303)
大学(48490)
期刊
(149155)
经济(149155)
研究(116454)
中国(89896)
教育(79974)
学报(63129)
(57524)
科学(56255)
管理(52568)
大学(48274)
(47501)
学学(43679)
技术(40135)
农业(39886)
(28811)
金融(28811)
业经(24721)
图书(23972)
财经(22742)
经济研究(22133)
职业(21972)
(21071)
科技(19573)
(19414)
(18958)
问题(18661)
(18582)
论坛(18582)
理论(17319)
(17135)
共检索到57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华杰  杨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以科技小院培养农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案例,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从时空维系、社会网络构建、信任知识生产三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在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共享技艺库三个维度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可行的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宏彦  王冲  李晓林  张福锁  江荣风  王雯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对当前农业院校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驻农村基地科技小院为载体,以技术人员身份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该模式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了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明明  刘巨保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校构建和实施"三跨"培养模式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益做法,总结了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  郭耿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丁选  王敏  卢辉斌  
分析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多主体协同是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构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位一体、三层融合、五个共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1335"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力、服务产业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靖  束金龙  赵坚  
介绍了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上海市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探索开展以"六化"为核心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炎志  徐旭雁  李仙  李晴虹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般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研究院联合培养工作的探索,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当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晓威  曹雷  王兴铭  陈旭远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其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一环。东北师范大学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开展了系列工作,提出了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思路和举措。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不断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