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4)
- 2023(12400)
- 2022(10720)
- 2021(10429)
- 2020(8476)
- 2019(19949)
- 2018(20031)
- 2017(37211)
- 2016(21244)
- 2015(24108)
- 2014(24471)
- 2013(23291)
- 2012(21335)
- 2011(19222)
- 2010(19212)
- 2009(16962)
- 2008(16500)
- 2007(14058)
- 2006(12151)
- 2005(10560)
- 学科
- 济(71844)
- 经济(71746)
- 管理(54576)
- 业(50943)
- 企(42056)
- 企业(42056)
- 方法(33598)
- 数学(29070)
- 数学方法(28711)
- 中国(23932)
- 教育(22932)
- 农(19671)
- 财(18673)
- 学(17342)
- 理论(16876)
- 业经(16097)
- 地方(15315)
- 农业(13516)
- 技术(13213)
- 贸(12883)
- 贸易(12878)
- 易(12500)
- 制(12110)
- 和(12051)
- 务(12007)
- 财务(11941)
- 财务管理(11919)
- 教学(11715)
- 环境(11589)
- 企业财务(11339)
- 机构
- 大学(286669)
- 学院(281776)
- 管理(109490)
- 济(101930)
- 经济(99393)
- 理学(95308)
- 研究(94874)
- 理学院(94178)
- 管理学(92559)
- 管理学院(92011)
- 中国(64767)
- 京(62284)
- 科学(57815)
- 范(47563)
- 财(47375)
- 师范(47273)
- 所(46761)
- 研究所(42700)
- 中心(41907)
- 江(40769)
- 北京(40323)
- 农(39885)
- 业大(39696)
- 教育(39544)
- 师范大学(38852)
- 财经(38197)
- 经(34890)
- 院(34651)
- 技术(33879)
- 州(33287)
- 基金
- 项目(194543)
- 科学(153826)
- 研究(151522)
- 基金(137381)
- 家(117961)
- 国家(116818)
- 科学基金(100148)
- 社会(91326)
- 社会科(86181)
- 社会科学(86160)
- 省(77030)
- 教育(76665)
- 基金项目(73028)
- 划(66473)
- 编号(65148)
- 自然(63667)
- 自然科(62147)
- 自然科学(62134)
- 自然科学基金(61000)
- 资助(56021)
- 成果(55501)
- 课题(47216)
- 部(44593)
- 重点(44303)
- 发(42034)
- 创(40933)
- 项目编号(40195)
- 教育部(39073)
- 年(38825)
- 创新(37828)
共检索到41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晓煌 张秀峰
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协同衔接有助于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的对接,是实现和深化专业学位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模式。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协同衔接的现状出发,基于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的根本属性,从理论层面探析了二者协同衔接的必要性,并以美国医学和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与医师和律师执业准入资格的协同对接为例,从实践层面具体剖析了二者协同衔接的内容和机制,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的协同衔接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桂娟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职业型研究生特别是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重点扩张,应是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光平
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之所以能够充分实现与行业任职资格的衔接,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制定了积极的衔接制度,采取了科学的衔接机制,以及选择了有效的衔接路径。这对我国专业学位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粤文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粤文
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为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顾姗姗 朱建达 邵永健
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重要意义和背景条件,讨论了实现衔接的政府制度政策保障,并从高校视角,深入探讨了通过修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考核方式、规范师资队伍、制定鼓励政策等路径实现两者的衔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阳 贾金忠
通过归纳已有的全方位衔接、职业资格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免考职业资格考试部分科目、缩短实践时间等四种衔接模式,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因素:专业学位对应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完备性、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实践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提出了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选择适宜的衔接模式,发挥高校培养主体的作用,强化实践基地作用,完善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等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功 张振刚
从系统理论视角研究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结果表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具有层次分明、类型多样、学科柔性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需要明确学位类别、建立专业学位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扩大专业学位规模,丰富学位类型、扩展专业学位学科。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学位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荣 李曙生 张斌
针对日益增多的单招生源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求,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建设持续化、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中高职衔接 机电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志强 王兰珍 赛江涛 崔逸秋 赵文鹤
通过对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要求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对比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提出了提高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促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美国 林业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珠 赵爽 逯桠楠
科学合理的资格准入是托育机构保育人员专业化的重要保障。文章采用共词分析法,以美国等五个代表性国家为例,梳理托育机构保育人员资格准入的国际经验。结果发现,坚守儿童优先,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以实践性为价值追求,适度增加准入难度以提高人员质量;制定全国统一的专业伦理规范,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以知识能力为核心,强调其在资格准入中的引领等是五国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在核心要求上,专业条件、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四大维度。国际经验启示我们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托育机构保育人员资格准入标准,实行资格准入制度;明确托育机构保育人员资格准入标准制定的价值取向,加强思想引领;系统构建托育机构保育人员的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强化专业导向。
关键词:
托育机构 保育人员 资格准入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抚东 廖沈涵 余伯阳
社会的发展对药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做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国家应加快政策支持与引导,不断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推动建立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相衔接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医药行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新生 衔接 适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在《高等工程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介绍了美国K-12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工程课程、课外活动、工程学校三方面分析了K-12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途径与方式,并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工程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外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