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0)
- 2023(10463)
- 2022(8527)
- 2021(8058)
- 2020(6377)
- 2019(14511)
- 2018(14681)
- 2017(26688)
- 2016(14717)
- 2015(16510)
- 2014(16105)
- 2013(15110)
- 2012(13748)
- 2011(12184)
- 2010(12145)
- 2009(11041)
- 2008(10215)
- 2007(9093)
- 2006(7834)
- 2005(6523)
- 学科
- 济(46654)
- 经济(46587)
- 管理(36796)
- 业(30438)
- 企(24126)
- 企业(24126)
- 农(17181)
- 中国(15924)
- 地方(15334)
- 方法(14111)
- 业经(12615)
- 财(12054)
- 数学(11263)
- 农业(11232)
- 理论(11212)
- 数学方法(11054)
- 制(11028)
- 学(10696)
- 教学(9843)
- 教育(9464)
- 体(9358)
- 环境(8313)
- 和(8090)
- 贸(8054)
- 贸易(8047)
- 银(7858)
- 银行(7841)
- 融(7794)
- 金融(7786)
- 易(7663)
- 机构
- 学院(183464)
- 大学(178951)
- 管理(64642)
- 济(63317)
- 研究(61940)
- 经济(61556)
- 理学(54617)
- 理学院(53832)
- 管理学(52598)
- 管理学院(52252)
- 中国(46320)
- 京(41102)
- 科学(39184)
- 农(31535)
- 财(31002)
- 中心(30207)
- 江(29993)
- 所(29777)
- 范(29600)
- 师范(29305)
- 业大(27689)
- 研究所(26957)
- 北京(25910)
- 技术(24963)
- 农业(24610)
- 州(24300)
- 院(23569)
- 财经(23477)
- 师范大学(23219)
- 经(21217)
- 基金
- 项目(126147)
- 研究(99019)
- 科学(98134)
- 基金(85694)
- 家(73965)
- 国家(73230)
- 科学基金(62777)
- 社会(58847)
- 社会科(55250)
- 社会科学(55239)
- 省(52449)
- 教育(47539)
- 基金项目(45728)
- 划(44166)
- 编号(43932)
- 自然(39260)
- 自然科(38305)
- 自然科学(38293)
- 自然科学基金(37548)
- 成果(36275)
- 资助(33022)
- 课题(32134)
- 重点(28820)
- 发(28751)
- 年(27542)
- 创(26990)
- 部(26245)
- 项目编号(25834)
- 创新(25022)
- 性(24625)
共检索到286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艳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中学教研组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但与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尚有距离。究其原因有:教研组非单纯的专业组织性质,教研组长角色的非专业性,组长缺乏专业领导者的素质,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因此,应改革教研组的组织定位,使之成为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不公平的学校生存状态,给普通校教研组更好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 中学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关键词:
教研组文化 专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艳
教研组的性质不清一直影响教研组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质量。近些年,中小学纷纷把教研组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加以建设,然而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教研组性质定位直接影响教研组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对北京市城区的教师和教研组长进行调研,从教研组的工作内容、教研组的组织类型、组长的角色三方面研究中学教研组的实际性质,发现,当前北京市中学教研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它繁杂的工作内容、多种的组织性质/内涵,以及组长多重的角色使之与专业学习共同体尚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普通校和一些主科教研组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研组明确组织定位,厘清组织目标,净化工作内容,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改进...
关键词:
中学教研组 专业学习共同体 组织性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平
我校于2007年9月开展"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这是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情,运用"实践共同体"的理论,促进校本层面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尝试与创新。在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聚焦"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12年制的现代双语民办学校,享有全市招生权和招收外籍学生,聘用外籍教师的资格。现有小学、初中、高中53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倡导开展互动式研修活动,即变传统的专家讲座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互动对话,学校倡导老师们在研修活动中充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叶
教研组是长期存在于中国学校内的独有的一个组织形式。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校文化的打造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共同应对棘手的问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便是一种选择。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载体,"实和活"应成为教研活动的目标。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教研组的各种风采展示能强化核心的形成。
关键词:
教研组 教研活动 教师发展 学校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当代学校正在经历一场整体转型性变革,变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研组自身也需要实现多方面转型。同时,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在策略上需要策划并落实专题研究与日常研究这样的具体"抓手",注意多重多类资源的转化并及时更新相关教研制度。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教研组 发展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庆华 郭广生
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提出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框架:围绕“参与·成长”的共同愿景、以对话式认知模型为内层、以支持性学习环境为外层的双螺旋模式,实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和教学功能。北京市某高校创立基于关联课程群的跨学科师生学习共同体,为本科生提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成果”的教育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发展了解决复杂问题、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
师生学习共同体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操太圣 乔雪峰
一定程度上,教研组具备了专业学习社群的诸多特质,可视为后者的中国模式。然而,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精细化管理的过分推崇、以及华人社会和谐文化的无远弗届,使得该社群因素遭受重创。学校虽采取诸多措施,试图让教研组重新成为专业学习社群,无奈药不对症,致使两者渐行渐远。文章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实践中的教师专业性,呼吁要尊重教师自主发展空间,关注其在学校变革中的努力,如此才能使得教研组功能复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学校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师专业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科教研体制与行政管理主导"为线索对我国教研组发展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学校教研组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之下所存在的管理取向、体现专业发展思想以及组织单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多元化专业组织的角度,结合实践个案对学校教研组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该文以新课程实施为时代背景,反思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的弊端,指出学科教研组要在活动内容、形式和教研氛围上走向专业化;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好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即如何履行好专业引领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中小学 教研组建设 学科带头人 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伯钧
中小学教研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教研组建设的方法、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的性质、教研组文化等方面,表明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已经开始从技术操作走向价值追求,从形式走向内涵。同时,教研组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教研组建设缺乏系统性,教研组内涵建设缺乏教育理解,教研组发展缺乏保障机制等。结合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实际和研究现状,今后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应加强教研组建设的理论建构,关注教研组建设的现实条件,完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中小学教研组 基础教育 教研组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平
电大的“中心教研组”是中央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形成的一种教学研究协作体,是“大教研室”理念的一种物化体现。电大的教学过程是由各级电大共同完成的,所谓“大教研室”,就是把全国电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教学全过程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按照“大教研室”理念成立的“中心教研组”,其运行机制与传统高校的“教研室”形式完全不同,主要体现在“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部门和团队是群体形成的两种组织方式,两者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现状来看,教研组所形成的是部门。由部门转变为团队,既需要教研组内部围绕"多人一科"和"参与研究"进行组织结构重构,也需要学校整体围绕"多向沟通"和"基层自主决策"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关键词:
教研组 教师团队 组织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