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5)
- 2023(14390)
- 2022(12166)
- 2021(11103)
- 2020(9600)
- 2019(21811)
- 2018(21471)
- 2017(40869)
- 2016(22429)
- 2015(25216)
- 2014(25065)
- 2013(24488)
- 2012(22397)
- 2011(20013)
- 2010(19638)
- 2009(17994)
- 2008(17650)
- 2007(15553)
- 2006(12883)
- 2005(11022)
- 学科
- 济(91365)
- 经济(91263)
- 管理(64274)
- 业(62348)
- 企(51067)
- 企业(51067)
- 方法(49669)
- 数学(44934)
- 数学方法(44441)
- 财(24983)
- 农(23450)
- 中国(21300)
- 业经(18825)
- 学(18206)
- 贸(18096)
- 贸易(18093)
- 易(17596)
- 务(16848)
- 财务(16806)
- 财务管理(16770)
- 企业财务(15963)
- 农业(15837)
- 地方(15814)
- 制(14879)
- 技术(14056)
- 理论(13892)
- 环境(13003)
- 和(12946)
- 银(12673)
- 银行(12619)
- 机构
- 学院(319809)
- 大学(319678)
- 济(128236)
- 经济(125774)
- 管理(125626)
- 理学(110539)
- 理学院(109378)
- 管理学(107351)
- 管理学院(106786)
- 研究(100884)
- 中国(74911)
- 科学(65068)
- 京(65007)
- 农(61004)
- 财(56919)
- 业大(53557)
- 所(50673)
- 中心(49183)
- 农业(48776)
- 财经(47297)
- 研究所(46773)
- 江(46056)
- 经(43253)
- 经济学(40104)
- 北京(39467)
- 范(39456)
- 师范(38896)
- 经济学院(36743)
- 州(36457)
- 院(35925)
- 基金
- 项目(227749)
- 科学(178716)
- 基金(166877)
- 研究(158171)
- 家(148155)
- 国家(146975)
- 科学基金(126082)
- 社会(100727)
- 社会科(95645)
- 社会科学(95616)
- 省(89993)
- 基金项目(88762)
- 自然(85109)
- 自然科(83249)
- 自然科学(83222)
- 自然科学基金(81764)
- 划(76186)
- 教育(74989)
- 资助(68526)
- 编号(62661)
- 重点(51685)
- 部(50302)
- 成果(48814)
- 创(47794)
- 发(47508)
- 科研(45394)
- 创新(44729)
- 计划(43857)
- 教育部(43048)
- 课题(42812)
- 期刊
- 济(124125)
- 经济(124125)
- 研究(80849)
- 学报(57493)
- 中国(54117)
- 农(52761)
- 科学(49093)
- 财(45009)
- 大学(42057)
- 管理(41844)
- 学学(40152)
- 农业(35204)
- 教育(29792)
- 技术(28240)
- 融(25541)
- 金融(25541)
- 财经(23076)
- 业经(20934)
- 经济研究(20866)
- 经(19704)
- 业(19474)
- 统计(17653)
- 问题(17172)
- 版(16405)
- 策(16128)
- 技术经济(15421)
- 科技(14870)
- 商业(14720)
- 业大(14526)
- 理论(14525)
共检索到43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妍 马明宇 宁宇哲
使用麦可思2011—2015年关于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情况的现状,并从学历程度、学校类型、专业及城市类型等维度详细分析了专业匹配与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总体而言,专业匹配确实能为高校毕业生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总体影响系数为5.89%,但是这种影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科学历的影响大于专科学历的影响,分别为6.13%与3.66%;211院校与非211院校的系数值分别为11.79%和9.01%;工学、医学及理学专业匹配度高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其他专业的影响较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因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对专业匹配度的要求较高。随后,通过使用2011—2014年数据和构造自匹配专业与职业情况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2015年的结果基本类似,证明了模型构建的普适性。
关键词:
专业匹配 工资溢价 学科差异 高等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必彧 翁杰
本文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匹配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比例明显降低;完全匹配的比例在不同就业单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在就业中实现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相匹配能显著增加他们的工资收入。
关键词:
大学生 匹配度 工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卫卫 曾小溪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门槛模型,考察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异质性和非线性作用。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提升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但是这种作用在城市职工与农民工之间存在异质性;人口规模扩大更有利于提高城市职工的工资水平,而对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职工工资水平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低于最优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有正向作用;而少数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最优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没有作用或有负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集聚效应 劳动力工资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红斌 马莉萍
绩效工资制度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通过运用2007—2010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显著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且主要表现在奖金绩效工资的增加,但可能会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县际工资水平差异;上级教育财政生均补助对教师津贴补贴具有显著正影响,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努力程度对整体教师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影响。在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应避免教师工资水平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合理的工资结构,建立公开透明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元 李锐 王后 陈亮
本文基于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民工样本实证分析了利用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对于民工就业的地点、工作类型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外出就业,基本上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的工资;其次,利用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但是却可以增强他们的流动性,使得他们能够跨越更远的距离,到达离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区更近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在那里找到更多的机会从事非农就业,以及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岗位。这表明家庭层面社会网络对民工工资水平只具有间接效应,而不具有明显的直接效应。这一结果加深了我们...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民工 工资水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由由 朱菲菲
基于1999-2013年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构建了高校工资水平的竞争力指数,本文对我国高校工资竞争力的现状、变化规律进行客观评估,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高校名义工资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在2003年以后开始回调;部分省份的高校名义工资水平很高,但其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却远低于平均水平,出现了高校工资水平与高校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同步现象。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和高校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主动调整人员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熙 彭璧玉
产业集中度是刻画产业市场结构形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标志性概念,系区分市场结构是趋于垄断还是竞争的主要依据。文章以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工资水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工资水平与产业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我国的行政垄断对产业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的局面,大力推进企业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辉 许罗丹
本文在Feenstra和Hanson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利用中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当地的熟练劳动的工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我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市场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外国直接投资对各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也不相同。国内资本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贡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熟练劳动 工资水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运用1999—2007年中国160多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出口企业的工资比非出口企业大约高7.1%;出口企业未出口前与其他持续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出口贸易的确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J.Paul Elhorst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本文运用模块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及地区工资非均衡的各种政策体制因素和经济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既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又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具体而言,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资 非均衡 政策制度 市场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虎 田盈 田力
本文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的角度分析了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采用中国30个省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对地区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在度量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时,利用系统理论和耦合理论,构建了匹配度的测算模型,对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整体较高,随时间变化有上升的趋势,但各省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提升能够提高地区投资效率。各地区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注重与其人力资本禀赋相适应,提高两者匹配程度,进而改善投资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杰 蒋梅英 罗仁娟
本文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微观入户调查数据,检验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我们以被调查者的户籍和同一地区是否有人到外地经商或务工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跨境流动可能具有的内生性是否会导致经验估计偏误。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显著地提高了边境地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学历、民族和外流前的收入水平等潜在的影响因素,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仍然显著且稳健。此外,我们还通过工具变量法的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不同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具有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