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5)
2023(15856)
2022(13362)
2021(12339)
2020(10334)
2019(23683)
2018(23770)
2017(45311)
2016(25301)
2015(28673)
2014(29070)
2013(28285)
2012(25928)
2011(23117)
2010(22907)
2009(20772)
2008(19988)
2007(17539)
2006(15406)
2005(13367)
作者
(73343)
(60678)
(60223)
(57709)
(38651)
(29272)
(27585)
(23965)
(23331)
(21715)
(20858)
(20429)
(19566)
(19187)
(18719)
(18696)
(18282)
(18052)
(17398)
(17345)
(15209)
(15077)
(14772)
(13922)
(13616)
(13581)
(13455)
(13434)
(12348)
(12168)
学科
(100865)
经济(100758)
管理(68282)
(64837)
(52374)
企业(52374)
方法(42411)
数学(36309)
数学方法(35879)
(29918)
中国(27310)
地方(26624)
业经(24506)
(23006)
(22847)
农业(20195)
(18631)
理论(17798)
技术(16194)
环境(15954)
(15953)
(15706)
贸易(15694)
(15128)
产业(14707)
(14626)
(14210)
银行(14162)
(13887)
(13843)
机构
学院(349461)
大学(348228)
管理(136658)
(133294)
经济(130156)
研究(119462)
理学(118060)
理学院(116705)
管理学(114582)
管理学院(113970)
中国(86502)
科学(77244)
(75104)
(62687)
(60256)
(58968)
业大(56043)
研究所(55379)
中心(54381)
(53345)
(49023)
农业(48950)
师范(48534)
财经(47104)
北京(47024)
(44042)
(43094)
(42644)
技术(39685)
师范大学(39124)
基金
项目(245349)
科学(191271)
研究(179891)
基金(173686)
(152030)
国家(150745)
科学基金(128581)
社会(110437)
社会科(104397)
社会科学(104365)
(99810)
基金项目(93360)
自然(83986)
(82555)
教育(82415)
自然科(81908)
自然科学(81882)
自然科学基金(80354)
编号(74988)
资助(70420)
成果(60312)
重点(55287)
(53789)
(52485)
课题(52358)
(50896)
创新(47480)
科研(46165)
项目编号(44959)
大学(44576)
期刊
(148732)
经济(148732)
研究(100789)
中国(70836)
学报(58736)
(57489)
科学(53118)
管理(48333)
教育(44955)
(44041)
大学(43740)
学学(40897)
农业(39593)
技术(32205)
(27384)
金融(27384)
业经(26264)
经济研究(22426)
财经(21776)
(20608)
图书(20180)
问题(20004)
(18648)
科技(18070)
资源(17436)
(17180)
技术经济(16566)
理论(15985)
现代(15637)
业大(15231)
共检索到51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聘奇  税伟  范冰雄  王武林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与问卷调查对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集体效率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集体效率较强,集群集体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总体呈现正相关;较大规模的企业因生产要素等优势而享有更多专业性基础服务设施和科研机构支持,在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体现较强的独立性,企业间的合作或竞争具较低程度的依赖性和相关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对生产商间的水平联合行动,与集群内部的垂直联合行动,与其他厂商之间的竞争合作双边关系,亦或政府协会所给予的协助支持,都显示出较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商业环境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巧珍  戴永务  易祥发  
茶庄园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载体,是融入了深厚人文文化的新型多元化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以茶庄园为研究尺度,研究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文章基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双重视角,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选取精神、美学等指标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进行双重维度的感知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项目来源多样,部分项目具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功能。(2)不同评价主体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期望与体验存在差异。经营者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各指标感知重要性评价和绩效评价分别为4.11~4.47(整体均值4.26)和4.06~4.28(整体均值4.17),消费者为3.88~4.40(整体均值4.09)和3.53~3.79(整体均值为3.65)。总体上看,二者的实际体验评价均低于期望值,而消费者的体验值尚未达到“满意”水平,且远低于经营者,表明人们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但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开发与市场需求尚不一致,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之处。(3)美学、教育、娱乐与旅游是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关键价值,其中美学价值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最容易被感知。(4)经营者感知重要性对消费者感知绩效存在影响,且不同主体感知差异会影响茶庄园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调整资源配置、重点开发多功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项目、统一文化服务共识项目发展策略、关注并谨慎对待感知差异项目等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安溪县龙涓乡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成员158户,注册资金2000万元,茶园面积5900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其中有机认证320亩,拥有经营林权证。并与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了"闽台茶叶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平台软件系统。"经营管理模式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成员158户,茶园面积5900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拥有经营林权证。并与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率先建立了"闽台茶叶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平台软件系统"。经营管理模式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统一品牌"。做法和成效可概括为"专业分工、规模发展、精耕细作、公司运作、效益保障、质量追溯"。在三年的发展中获得荣誉:省、市、县示范合作社;福建省名牌农产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实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理论推导得出,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优势来选建农业专业化部门能够实现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区位商和平均值法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多数县份的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已现端倪。但目前大多数县份主导产品不显著,专业化生产与农业资源禀赋不相协调。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化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欧阳建军  马超  
本文针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综合评价,以新疆11个地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区位商法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物流产业的输出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谢文斌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结构不合理并存的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文章以甘肃省某村为例,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破解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萍  
本文构建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VAR计量模型,经过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文化产业规模、集约和专业的推动作用,进而针对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允生  
近年来,县乡财政支出膨胀与债务累积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切(贾康、白景明, 2002,2004)。尽管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相比较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乡财政问题更为严重,而且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问题大多是地方财政扩张造成的;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的主要矛盾是财源严重不足。因而,解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具有自组织功能。通过企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地方产业体系,推动县域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与成功之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允生  
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 ,专业化产业区具有以企业网络性 ,产业关联性与组织协调性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特点。以及与产业组织结构特点相关联的资源整合、簇群衍生、分散决策、良性竞争、柔性生产、系统创新、地域品牌、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等功能。从而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