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
- 2023(549)
- 2022(490)
- 2021(515)
- 2020(405)
- 2019(985)
- 2018(894)
- 2017(1503)
- 2016(1027)
- 2015(1388)
- 2014(1455)
- 2013(1265)
- 2012(1113)
- 2011(1010)
- 2010(974)
- 2009(686)
- 2008(636)
- 2007(496)
- 2006(405)
- 2005(385)
- 学科
- 教学(2854)
- 济(2549)
- 经济(2549)
- 理论(2357)
- 学法(2261)
- 教学法(2261)
- 学理(2047)
- 学理论(2047)
- 教育(1181)
- 体(1130)
- 业(1023)
- 研究(1022)
- 管理(1019)
- 联合(898)
- 合体(879)
- 经济联合(879)
- 经济联合体(879)
- 联合体(879)
- 中国(700)
- 方法(700)
- 企(667)
- 企业(667)
- 生(656)
- 研究生(633)
- 农(579)
- 数学(563)
- 数学方法(560)
- 技术(530)
- 学校(497)
- 贸(487)
- 机构
- 学院(12961)
- 大学(10617)
- 职业(3910)
- 济(3548)
- 研究(3494)
- 经济(3433)
- 技术(3418)
- 管理(3325)
- 职业技术(2829)
- 理学(2728)
- 技术学院(2718)
- 理学院(2676)
- 范(2641)
- 师范(2628)
- 管理学(2595)
- 管理学院(2560)
- 教育(2503)
- 江(2294)
- 京(2170)
- 科学(2037)
- 中国(1993)
- 师范大学(1987)
- 农(1937)
- 州(1855)
- 所(1620)
- 业大(1578)
- 中心(1498)
- 研究所(1491)
- 财(1490)
- 农业(1456)
共检索到18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臣英 王荣辉
随着BPR和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兴起 ,出现了用“合工”思想替代“分工”理论的说法 ,并称“分工”理论过时了。其实 ,“分工”理论不但没有过时 ;相反 ,它的应用层次更高了 ,从企业内部层次拓展到了企业层次。这种供应链上的企业分工趋势 ,给信息经济下的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工 合工 专业化 供应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柴志贤 何伟财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开始呈现专业化分工特征,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部分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功能专业化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功能专业化显著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增长,而对工业效率表现一定的抑制效应,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的城市群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的抑制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功能 城市群 专业化 产业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勃 王茂军
城市专业化分工是区域分工合作的表现形式。在高铁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专业化格局出现新的特征,高铁成为影响城市间专业化差异的重要因素。分析了2008-2014年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利用DID模型识别了城市专业化水平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比分析高铁城市的专业化影响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且主要集中在高铁网络较为完善的"四横四纵"地区内。分布模式由缺乏明显临近关系的参差分布转向高水平相对均衡分布;(2)高铁对城市专业化分工有正向影响,且系数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如何评判产业升级对发展战略制定和产业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关键。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还是以"高大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表征的所谓产业结构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厘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重新定义,采用KWW法测算中国2007年、2012年物质生产部门小类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重点研究中国国内附加值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物质生产部门2007-2012年间国内附加值率整体提高,由2007年的60.61%提高到2012年的62.14%,实现了产业升级。进一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变化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较快;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国内附加值率提高约2%;低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程度依次递减。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出口额与低国内附加值率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仍然遵从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最后,从集聚高端要素、深化对外开放、攀升价值链、调整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产业升级 KWW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勃 王茂军
城市专业化分工是区域分工合作的表现形式。在高铁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专业化格局出现新的特征,高铁成为影响城市间专业化差异的重要因素。分析了2008-2014年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利用DID模型识别了城市专业化水平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比分析高铁城市的专业化影响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且主要集中在高铁网络较为完善的"四横四纵"地区内。分布模式由缺乏明显临近关系的参差分布转向高水平相对均衡分布;(2)高铁对城市专业化分工有正向影响,且系数大小与城市规模成U型关系;(3)高铁的影响力度增强,连通性和中心性对城市专业化分工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条件影响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减弱;(4)巨型城市具有独特性,经济与高铁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越 高峰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 加工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东波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界定了"产业升级"的涵义,并在HIY方法的基础上特别考虑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价值构成,进而准确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VSS)。研究发现,2000~2008年中国出口的VSS均值为47.93%,出口品的国外附加值率整体较高且主要缘于加工贸易。细分行业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值中的国外附加值率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科技含量集中的电子设备制品行业的VSS更是在80%以上,说明中国出口的巨额增长带有某种"假象",出口品所含技能水平的提升并未反映为国内附加值的同步增长,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最后,我们基于出口贸易价值构成的分析,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未来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三忙
对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和地区专业化演变特征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正在消减,但是产业聚集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地区专业化则表现为欠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要比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更高。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专业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建军 陈赤平
信任和专业化分工是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主要变量。本文通过动态地阐释我国家族企业的信任结构、家族主义信任的拓展及信任、专业化分工程度对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信任与专业化分工双维度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综合性描述框架,即家族企业主在权衡受信任程度影响的交易成本和受专业化分工程度影响的企业效率的基础上,相机地选择古典式治理、泛家族式治理、网络式治理和现代式治理机制。
关键词:
信任 专业化分工 家族企业 治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帷韬 林瑶鹏 邹小华 陈刚
文章通过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城市职能转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福利影响,发现在城市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地位不对等,中心城市处于谈判优势地位,而次级城市如果仅考虑短期影响,不断提高让步幅度,将受制于各种经济压力,并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导致福利受损。建议政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在减少中心城市资源损耗的同时,补偿次级城市因承接中心城市功能而带来的利益损失,以期实现促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群 职能专业化分工 动态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未无 蔡敏
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融入全球化生产网络,其劳动力市场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的影响正成为研究前沿和热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①一些学者依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侧重探讨中间品贸易、要素禀赋变化和要素再分配等对就业的影响;②部分学者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③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技术进步、劳动市场特征、交易费用和搜寻成本等不同视角展开深入分析。本文最后还指出了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 发展中国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借鉴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995年、2000年以及2005年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验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技术复杂度越高的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也越高;技术越复杂的行业在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内,垂直专业化水平相对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评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文章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并对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差异度是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外向度高的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外向度低的行业更加深入;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强化程度更为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显著特征,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对象深入到工序层面,参与国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由产品间分工扩展到产品内分工,并且,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的相关概念被引入贸易模型,形成了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论做了归纳,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和动因、程度度量以及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评述,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利民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空间集聚状态分布不均且集聚程度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省区集聚能力强弱分明,传统油区和新兴石油码头对行业的集聚产生较大影响。该行业分工状况表现为天然气依赖型、石油(原油)依赖型和油气综合型三种分工类型;油气专业化分工程度与本区总生产效率的差异较大。省区行业生产效率的实证结果显示集聚引致的规模经济对行业生产正向效率起较大作用,而分工专业化对行业生产效率作用不甚明显。综合行业的集聚和分工特征,提出了提高该行业生产效率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