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2)
2023(15594)
2022(12799)
2021(11671)
2020(9762)
2019(22347)
2018(21710)
2017(41238)
2016(22973)
2015(26034)
2014(26518)
2013(25967)
2012(24322)
2011(21831)
2010(22426)
2009(20920)
2008(21022)
2007(19407)
2006(17198)
2005(15650)
作者
(69928)
(58282)
(57874)
(55554)
(37254)
(27960)
(26597)
(22770)
(22237)
(20916)
(19881)
(19729)
(18806)
(18643)
(18319)
(18251)
(17715)
(17270)
(17107)
(16794)
(14692)
(14456)
(14350)
(13524)
(13218)
(13051)
(13014)
(12973)
(11985)
(11771)
学科
(101006)
经济(100902)
管理(62208)
(56279)
(44307)
企业(44307)
方法(40811)
数学(35550)
数学方法(35119)
中国(29833)
(27315)
地方(24302)
(23320)
(22517)
业经(20421)
(20306)
农业(17638)
(17242)
贸易(17225)
理论(16861)
(16546)
(16212)
金融(16204)
(16127)
银行(16085)
(15385)
(15235)
环境(14679)
(13996)
(13481)
机构
大学(337090)
学院(335924)
(134588)
经济(131326)
管理(120945)
研究(120157)
理学(102718)
理学院(101355)
管理学(99187)
管理学院(98561)
中国(91520)
科学(75266)
(73529)
(63407)
(62450)
(61112)
研究所(56425)
中心(55777)
(55315)
业大(50767)
财经(49825)
农业(47978)
(47382)
师范(46862)
北京(46384)
(45075)
(43592)
(42915)
经济学(42088)
经济学院(37987)
基金
项目(220014)
科学(172310)
研究(158364)
基金(158177)
(139475)
国家(138372)
科学基金(117340)
社会(99316)
社会科(93942)
社会科学(93910)
(86596)
基金项目(83354)
自然(76078)
自然科(74375)
自然科学(74349)
教育(74003)
(73417)
自然科学基金(72984)
编号(64432)
资助(64388)
成果(53177)
重点(50493)
(48026)
(47998)
课题(46280)
(44368)
科研(41827)
创新(41637)
国家社会(41332)
大学(40547)
期刊
(153851)
经济(153851)
研究(102221)
中国(72426)
学报(57929)
(55647)
科学(51480)
(50318)
管理(44260)
大学(43057)
教育(41619)
学学(40288)
农业(36904)
(33962)
金融(33962)
技术(30263)
财经(25624)
经济研究(24355)
业经(24331)
(22120)
问题(21788)
(20145)
(17547)
(16963)
图书(16901)
统计(16546)
技术经济(16406)
理论(15281)
资源(15247)
商业(15002)
共检索到51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娄朝晖  钱晨  
基于专业化交易地理集中促成的总合交易费用节约,义乌市场不仅衍生出周边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义乌城市集聚度,并进一步引致周边的浙中城市群走上圈层化的发展路径,构建起基于自主层级体系的城市共同体。本文借助新兴古典城市网络分层模型刻画了圈层化的微观机制,并启示内陆城市形成自主共同体,以获取类似海滨城市优势的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立军  任光辉  
本文利用"义乌商圈"核心层8个区域1996~2006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共享一个大规模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市场不断拓展所产生的投资协同以及由此引致的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相关区域基于各自的比较利益更容易围绕市场形成有效的分工。在市场拓展和区域分工的相互作用之下,随着市场所在地产业的向外转移和扩散,区域间的经济会向收敛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超泽  
80年代末以来,区域性经济集团化正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中国须协调和处理好与国际集团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想方设法将自身置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协作系统内、运用"圈层式"对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可以基本上达到这一目的。根据"圈层式"模式,一是中国分别直接向第一圈层、第二圈层以及第三圈层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二是间接的区域经济合作。即中国通过参与由第一圈层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并假以区域经济集团力量分别向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国家进行渗透。中国处在西太平洋新月型"繁荣孤线"经济增长带的中间地区;更重要的是,亚洲太平洋次地区的经济合作正掀起浪潮,所有这些都使中国的对外区域经贸一体化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松峰  刘春国  陈旭  薛重生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交通格局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定量测度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从而提出"亚圈层多核联动"这一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新模式,并就新模式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做了阐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斌  尹皓  阳勇  
立足城市经济圈层分析,提出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模式,即中心发散型、区域集中型和点轴联系型,各个模式都有相应的参与主体和参与模式。其实施要点主要包括:政府需承担起领路人的角色;农村职业院校建设是主线;企业和名校作为重要参与者,应强化与学校的合作;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海军  
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历史与现实观察的"专业市场消亡论",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现实并不相符。本文采用一个拓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模型,结合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乘数模型,分析了在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提供了一条形成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的有效路径,并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多方均能获益的内在机理。与原有研究义乌市场和"义乌模式"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义乌市场置于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核心地位来加以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华经济圈一体化与大陆区域经济新格局本刊评论员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在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以"中华经济圈"的崛起而令世人瞩目。"中华经济圈"的一体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上的一体化是大陆和台、港、澳地区资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从明  吉振霖  雷雨  梁甄桥  
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构建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市场,而文化和方言多样性对市场分割具有潜在影响。历史上方言分布与行政区划的高度重叠使得方言多样性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效应被低估。为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因果识别困难,本文利用中心城市及与其接壤的地级市人工合成"城市圈",实证分析了方言种类对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方言多样性是阻碍国内市场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考虑了测量误差和遗漏变量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由于地方戏曲主要使用当地方言演唱、面对当地居民的特征,本文进一步采用地方戏曲种类作为方言多样性的工具变量,两阶段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圈内每增加1种方言,平均而言市场分割程度提高2.42%;相较于单一方言的城市圈,方言数量处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圈市场分割程度高了近8.23%。本文为理解文化与语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小碧  陆立军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群、市场及产业经济系统的演进。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到了三者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提出了"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和"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这两个概念后,构建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历史逻辑过程及内在机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春萌  
伴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旅游业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优先部门。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阐述东盟旅游部门一体化的历程,分析东盟推行的旅游政策、市场和行业的一体化策略,进而探讨区域旅游业的初步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国红  陆立军  
随着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即“义乌商圈”的基本形成,以及“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全球发布,义乌已经初步具有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某些特征。在对6363份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起“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回归评价模型,从实证上得到“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有机结合,以及良好的创新氛围营建等对于义乌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若干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国红  陆立军  
目前,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为核心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即义乌商圈已经初步形成。在对6363份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经实证研究得到义乌商圈国际化经营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洋  吴昊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下分析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与地区专业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珠三角各个城市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产业平均集中率以及行业空间分散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珠三角地区更符合一体化的中级到高级阶段,各地区的专业化程度上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发生了有序地扩散,各地区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也逐渐增强,在经济一体化的子区域中,存在不同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必须顺应我国推进经济转型以及对外国际接轨的时代潮流,突破块块为主、壁垒分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